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613)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蒨牟甜甜苏航韩洁米宏志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9Tcm-3P4-RGD2 SPECT/CT显像评价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兔动脉斑块稳定性变化的可行性
- 2017年
- 目的 探讨99Tcm-3P4-RGD2 SPECT/CT显像评价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兔动脉斑块稳定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18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按完全随机法分为稳定斑块组(A组)、易损斑块组(B组)、易损斑块他汀干预组(C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2周时对A组行假手术,B组、C组行腹主动脉拉伤术,同时按体质量予以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各组分别在4、8、12周行99Tcm-3P4-RGD2 SPECT/CT显像,计算T/NT比值.12周末处死实验动物,取腹主动脉行离体显像,以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验证,计算各组MVD.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周时3组腹主动脉部位均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8周时A、C组腹主动脉放射性摄取稍增高,B组腹主动脉中下段呈条形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12周时,3组腹主动脉放射性摄取均较8周时增加,以B组增量最为明显;T/NT比值分别为1.579±0.217、1.873±0.226、1.524±0.237(F=8.984,P〈0.05).12周末离体腹主动脉显像示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增高,B组明显高于A组、C组;HE病理染色结果示A组、C组动脉斑块分级为Ⅱ级,B组为Ⅳ级;3组MVD分别为8.17±1.17、15.86±1.07、7.1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36,P〈0.05).结论 99Tcm-3P4-RGD2 SPECT/CT显像能够用于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兔动脉易损斑块的稳定性变化的效果评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韩洁张颖王蒨米宏志苏航牟甜甜解小芬李全张烨虹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 ^(99)Tc^m-3PEG4-RGD用于家兔易损斑块分子显像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通过探测兔新生微血管活体评价动脉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方法将1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普食对照组(A组)、易损斑块组(B组)和稳定斑块组(C组),每组5只。于喂养2周后分别进行股动脉分离假手术(A、C组)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B组),之后喂养不同成分饲料。于4、8、12周末静脉注射99 Tcm-3PEG4-RGD,注射后0.5h、1h、2h行SPECT/CT显像及同机CT平扫。4、8周末显像后对3组各处死1只实验兔,12周末处死剩余动物,行离体血管SPECT显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3组实验兔注射99 Tcm-3PEG4-RGD后0.5hSPECT/CT图像显示,4周后3组兔腹主动脉区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5,P=0.122);8周后B、C组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F=17.037,P=0.001);12周后B组腹主动脉局部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A、C组(F=43.710,P<0.001)。8、12周末,B、C组腹主动脉中均含有新生微血管,且B组数量明显高于C组。B组兔腹主动脉斑块的AHA动脉粥样硬化分型为Ⅲ型及Ⅳ型,C组为AHAⅡ型。A组腹主动脉中无新生微血管及易损斑块。结论 99 Tcm-3PEG4-RGD分子显像对无创性评价兔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 苏航王蒨米宏志谷珊珊牟甜甜
- 关键词:易损斑块
- 分子探针99Tcm-Duramycin和99Tcm-RGD用于动脉易损斑块分子显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的比较99Tcm-Duramycin和99Tcm-RGD对模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探测的可行性及效能。方法选取15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普食对照组(A组,5只)、稳定斑块组(B组,5只)和易损斑块组(C组,5只),分别于饲养4、8、12周末注射99Tcm-Duramycin和99Tcm-RGD,并于注射后0.5 h行SPECT/CT显像。4、8周末各组分别处死1只,12周末显像结束后全部处死。离体观察C组动物的腹主动脉;8、12周末显像前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2个探针在A组3个时间点的显像中,腹主动脉区域几乎无放射性浓聚;在B组8周和12周末的显像中,腹主动脉处均有一定摄取,但99Tcm-Duramycin的放射性分布较99Tcm-RGD略高;在C组腹主动脉处的摄取明显高于同期的A、B组,且99Tcm-Duramycin明显高于99Tcm-RGD。C组中99Tcm-Duramycin和99Tcm-RGD在4周末T/NT比值分别为2.14±0.34和1.46±0.34,8周末分别为2.93±0.41和1.66±0.22,12周末分别为3.25±0.29和1.81±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4.072、5.578、19.692,均P〈0.05)。12周末C组腹主动脉内膜见明显凸出于管腔的黄色脂质斑块;IVUS检查显示,C组8周、12周末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率分别为(450±104)和(767±52) mm,(29.30±2.81)%和(37.98±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44.024和9.226,均P〈0.05)。结论99Tcm-Duramycin和99Tcm-RGD均可用于早期动脉易损斑块显像。99Tcm-Duramycin可先于99Tcm-RGD探测到斑块,且可提供信噪比更高的图像,更有助于得到易损斑块的相关信息。
- 张颖牟甜甜王蒨韩洁苏航谷姗姗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分子成像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 99Tcm-Duramycin用于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采用99Tcm-Duramycin进行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SPECT/CT显像,探讨该分子探针用于活体AS易损斑块(VP)中凋亡细胞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假手术对照组(A组,4只)、稳定斑块组(B组,4只)和VP组(C组,8只).A组用普通饲料、B、C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周后对动物进行股动脉分离假手术(A、B组)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C组).分别于喂养第4、第8、第12周对3组按体质量自耳缘静脉注射99Tcm-Duramycin 74 MBq/kg,注射后0.5、1、2h行SPECT/CT显像;并于第4、8周末处死A、B组各1只、C组2只,12周末处死剩余所有动物,进行离体腹主动脉SPECT显像、病理学染色分析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活体SPECT/CT显像A组始终未见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B组在第12周、C组在第8和第12周显像均可见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C组第12周腹主动脉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T/NT为3.40±0.22,明显高于A、B2组的T/NT (2.12±0.65、2.68±0.18,F=198.775,P<0.05),与腹主动脉离体显像及病理染色结果一致.3组动物12周末腹主动脉片段TUNEL测得的细胞AI分别为(0±0.02)%、(5.3±1.97)%和(25.4±6.32)%,C组的AI明显高于A、B2组(F=70.260,P<0.05).结论 99Tcm-Duramycin可无创性检测AS的VP中的凋亡细胞,可为评价AS的稳定性提供信息.
- 谷珊珊米宏志王蒨苏航付瑛牟甜甜韩洁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锝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8F-FDG用于家兔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及与^99Tc^m—RGD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家兔动脉易损斑块模型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并结合^99Tc^m-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 SPECT/CT显像、血脂检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结果,评价^18F-FDG PET/CT在易损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4只)、稳定斑块组(B组,4只)、易损斑块组(C组,8只),分别于普食(A组)或高脂(B、C组)喂养2周后,行腹主动脉假手术(A、B组)与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C组),随后继续采取普食(A组)或高脂(B、C组)喂养,在第4、8、12周末时对3组模型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8F-FDG及^99Tc^m-RGD,在注射后1、2和3 h行18F-FDG显像,在注射后30 min行^99Tc^m-RGD显像。在第4、8周末各组处死1只模型兔,第12周显像后处死全部动物,取出腹主动脉,行离体腹主动脉显像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PET/CT显像A组始终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B组在12周、C组在第8周及12周显像均可见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C组在第12周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增高,且高于A、B组。12周时,B、C组腹主动脉放射性分布呈散在、条状及不均匀性分布,3组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52和14.279,均P〈0.05)。C组在第4、8、12周时,3 h腹主动脉SUVmax(0.43±0.08,0.68±0.06,1.74±0.63)及SUVmean(0.37±0.03,0.56±0.03,1.2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939和39.747,均P〈0.05)。12周末,3组模型18F-FDG 3 h显像的SUVmax及SUVmean均与99Tcm-RGD显像的靶/非靶组织放射性比值相关(r=0.748和0.709,均P〈0.05)。第12周末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A组斑块处未见巨噬细胞,B组见少量巨噬细胞,C组见大量巨噬细胞及少�
- 张颖王蒨苏航牟甜甜张晓丽米宏志谢小芬李全张烨虹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动脉易损斑块中新生微血管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 2015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是现今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由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有相关报道表明:斑块的易损性特征与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不成正相关,却与斑块内的组织成分密切相关[1-2]。斑块内新生血管破裂,将导致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故本文就动脉粥样斑块中新生微血管的形成机制、
- 张颖王蒨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分子影像学新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日益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首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在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比例中居高不下,而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因此对于As的早期诊断、斑块稳定性的评价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 韩洁王蒨
- 关键词:分子影像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