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173)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彭长连李芸瑛邵玲窦新永刘光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肇庆学院湘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高温
  • 2篇苋菜
  • 2篇抗氧化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幼树
  • 1篇生理特性
  • 1篇自由基
  • 1篇羟自由基
  • 1篇温下
  • 1篇胁迫
  • 1篇绿叶
  • 1篇木兰科
  • 1篇木兰科植物
  • 1篇抗氧化剂
  • 1篇抗氧化能力
  • 1篇兰科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肇庆学院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4篇彭长连
  • 3篇李芸瑛
  • 2篇邵玲
  • 1篇刘光玲
  • 1篇吴晓莉
  • 1篇黄红英
  • 1篇何笃贵
  • 1篇窦新永
  • 1篇苏丽娟
  • 1篇邓斌

传媒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温下花红苋和绿叶苋叶片生理特性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7
2009年
40℃连续6 d处理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两个栽培品种花红苋和绿叶苋,探讨热胁迫下它们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与绿叶苋相比,高温下花红苋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PO(多酚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苋菜红素显著积累。绿叶苋对高温表现敏感,苋菜红素含量在处理2 d后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质膜透性均高于花红苋,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氧化漂白症状。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下两种苋菜的总酚含量变化不大。热胁迫下花红苋积累较多的苋菜红素和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提高,可能是其对高温逆境具有较好耐受能力的生理基础。
邵玲刘光玲李芸瑛彭长连
关键词:高温苋菜生理特性
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能力的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番红花红漂白法分别检测离体条件下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从紫苜蓿叶片中提取的)对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的结果表明:黄体素清除O_2^-能力为β-胡萝卜素的2.78倍,清除·OH^-的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3.46倍。
黄红英邓斌苏丽娟何笃贵彭长连
关键词:Β-胡萝卜素活性氧抗氧化剂
三种濒危木兰植物幼树光合特性对高温的响应被引量:39
2008年
以3种木兰科濒危植物香木莲、大叶木莲及大果木莲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叶圆片氧电极仪及叶绿素荧光仪,在夏季对其气体交换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木兰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第1个峰出现在08:00,第2个峰出现在14:00~16:00,12: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种木兰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为5.2~7.4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14~17μmolm^-2s^-2,光饱和光强(LSP)为500~800μmolm^-2s^-1,大叶木莲的Pmax、LSP和表观量子产额(AQY)显著高于香木莲和大果木莲。随着温度升高,3种木兰植物光合放氧速率先升后降,最适温度为35℃,香木莲的放氧速率显著低于大叶木莲和大果木莲。短期高温胁迫下(45~50℃)3种木兰植物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明显降低,初始荧光(F0)升高,大叶木莲的Fv/Fm降幅和F0的升幅均显著低于香木莲和大果木莲。3种木兰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耐高温能力的顺序为大叶木莲〉大果木莲〉香木莲。
李芸瑛窦新永彭长连
关键词:木兰科植物高温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高温胁迫下红色与绿色苋菜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40℃高温下连续处理6d的红叶苋和绿叶苋叶中抗氧化能力的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两种苋菜叶中总酚含量相近,红叶苋的苋菜红素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大于绿叶苋,两者的抗氧化酶活性都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差异不大,但红叶苋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幅度比绿叶苋小,其叶中H2O2积累较少,总叶绿素含量较高,热害指数也低于绿叶苋。
邵玲李芸瑛吴晓莉彭长连
关键词:高温胁迫苋菜抗氧化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