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00158)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9
相关作者:孙喜庆韩磊李金声曹新生谢小萍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8篇加速度
  • 7篇热休克
  • 7篇热休克蛋白
  • 6篇鼠脑
  • 6篇大鼠脑
  • 5篇正加速度
  • 5篇热休克蛋白7...
  • 5篇记忆
  • 5篇+GZ
  • 5篇+GZ暴露
  • 4篇蛋白表达
  • 4篇记忆功能
  • 4篇MRNA表达
  • 4篇Z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皮层
  • 3篇缺血
  • 3篇脑皮层

机构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作者

  • 19篇孙喜庆
  • 9篇韩磊
  • 8篇李金声
  • 5篇曹新生
  • 4篇姚永杰
  • 4篇马贵喜
  • 4篇李鸣皋
  • 4篇刘惠玲
  • 4篇饶志仁
  • 4篇谢小萍
  • 4篇韦应波
  • 2篇曹义战
  • 2篇刘挺松
  • 2篇杨长斌
  • 2篇冯岱雅
  • 1篇吴萍
  • 1篇吴斌
  • 1篇吴燕红
  • 1篇张晓军
  • 1篇徐志鹏

传媒

  • 6篇航天医学与医...
  • 6篇中华航空航天...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G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通过低 G重复暴露的预适应作用 ,来诱导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 ,以探讨预刺激的适宜强度。 方法  SD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5只 )和 +4 Gz重复暴露 (+4 Gz/3min,3次 / d) 1d、3d和 5 d组 (每组 2 5只 ) ,分别于暴露后 6 h、1d、2 d、4d和 6 d处死取脑 ,做冰冻切片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 HSP70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各实验组 +4 Gz/ 3m in重复暴露后HSP70在皮层、海马、丘脑和丘脑下部等部位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时相特点。暴露后 6 h各部位均有轻中度的 HSP70阳性反应 ,暴露后 1d表达至峰值 ,2~ 3d后开始明显减弱。从表达部位看 ,HSP70阳性反应在顶叶皮层、梨状皮层和丘脑下部表达较强 ,丘脑次之 ,海马较弱。各组 HSP70表达峰值虽均在暴露后 1d,但暴露 1d组 2 d后强度明显减弱 ,而暴露 3~ 5 d组在 2 d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即除海马外 ,各脑区在暴露后第 6天仍有较高的表达 ,均未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 结论 多天低 G重复暴露诱导的 HSP70表达较 1d重复暴露组的表达更强 。
李金声孙喜庆吴兴裕饶志仁刘惠玲谢小萍曹义战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加速度免疫组织化学脑缺血
低G锻炼对高G致大鼠记忆功能和平衡能力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低G锻炼对高G致大鼠记忆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变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Gz/5min组、锻炼 3d组和锻炼 5d组 4组 ,每组 8只。锻炼组分别在 + 1 0Gz/5min暴露前进行 3d或 5d的 + 4Gz/3min锻炼 ( 1次 /d)。观察单次 + 1 0Gz/5min暴露后即刻、1d、2d、4d和 6d大鼠记忆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变化。结果 + 1 0Gz组大鼠在 +Gz暴露后各时间点正确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显著变差(P <0 .0 1 )。 + 4Gz/3min锻炼 3d组正确率在暴露后 1d、2d和 6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在2d、4d和 6d时较 + 1 0Gz组显著升高 (P <0 .0 1 ) ;反应时在暴露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 (P<0 .0 5 ) ,在 1d、2d、4d和 6d时较 + 1 0Gz组显著缩短 (P <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较+ 1 0Gz组显著好转 (P <0 .0 1 )。 + 4Gz/3min锻炼 5d组正确率和反应时在暴露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在暴露后 1d、2d、4d和 6d较 + 1 0Gz组显著改善 (P <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较 + 1 0Gz组显著好转 (P <0 .0 1 )。结论 + 4Gz/3min锻炼对高G致大鼠记忆功能损害和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曹新生孙喜庆韦应波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
关键词:正加速度记忆锻炼
+Gz暴露对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G z暴露对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G 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 G z暴露组,+6 G z暴露组,+10 G z暴露组,各组在G暴露后的6 h、1、2、4、6 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G z暴露组的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G值之间的比较表明,+6 G z组HSP70蛋白表达水平最高,+10 G z组最低。结论:+G z暴露对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
韩磊李鸣皋马贵喜孙喜庆
关键词:HSP70蛋白+GZ暴露
不同+Gz暴露后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2003年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的+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Gz暴露组,+6Gz暴露组,+10Gz暴露组,各组在+Gz暴露后的5 h、10 h、1 d、2d、4d处死,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个+Gz暴露组,HSP70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Gz暴露后5h,HSP70mRNA表达水平开始增加,10 h达峰值,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这一变化趋势,不同+Gz值之间的比较表明,+6Gz组HSP70mRNA表达水平最高,且分布较广泛,+10Gz组最低,且分布较局限,主要位于靠近颅底部的皮层中。结论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HSP70mRNA表达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韩磊孙喜庆吴兴裕李金声
关键词:HSP70MRNA+GZ暴露
不同+Gz暴露对大鼠下丘脑部位热休克蛋白70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的+Gz暴露对大鼠下丘脑部位HSP 70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理。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 Gz暴露组,+6 Gz暴露组,+10 Gz暴露组,各组在G暴露后的5 h、10h1、d、2 d、4 d处死,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下丘脑部位HSP 70 mRNA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Gz暴露组,HSP 70 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Gz暴露后5 h,HSP 70 mRNA表达水平开始增加,10 h达峰值,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这一变化趋势,不同G值之间的比较表明,+6 Gz组HSP 70 mRNA表达水平最高,+10 Gz组最低。结论:+Gz暴露对大鼠下丘脑部位HSP 70 mRNA表达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韩磊李鸣皋马贵喜孙喜庆
关键词:HSP原位杂交+GZ暴露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探讨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Gz/3min组和 + 1 0Gz/5min组 3组 ,每组 8只。 +Gz暴露大鼠分别进行 + 1 0Gz/3min或 5min暴露 ,记录 +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在暴露后即刻、1d、2d、4d及 6d时 + 1 0Gz/5min组大鼠正确率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与 + 1 0Gz/3min组比较 ,在暴露后 1d、2d、4d及 6d时正确率亦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亦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暴露后即刻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延长 (P<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变差 (P <0 .0 1 ) ;+ 1 0Gz/3min组大鼠反应时仅在暴露后即刻和 2d时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1 )。结论 + 1 0Gz/3min暴露可引起大鼠暂时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行为的改变 ,而 + 1
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
关键词:+GZ正加速度记忆
低+Gz重复暴露后对高+Gz致大鼠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探讨低 +Gz重复暴露后对高 +Gz致脑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5只 ) ,+ 1 0Gz/5min单次暴露组 ( 5只 )和 + 4Gz/3min暴露 1次、3次和 5次组 (每组 1 0只 ,每天暴露1次 ) ,分别于暴露后 1d和 6d再暴露于 + 1 0Gz/5min ,于 + 1 0Gz暴露后 3d处死取脑 ,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 4Gz/3min锻炼 1~ 5次 ,每天 1次 ,大鼠脑组织未见病理性损伤。而 + 1 0Gz/5min单次暴露后 ,在皮层、海马、丘脑等部位均可见到变性的神经元 ,个别脑区出现神经细胞凝固性坏死。经过+ 4Gz/3min锻炼 3次和 5次后再暴露于 + 1 0Gz ,变性神经元的数目在顶叶皮层、梨状皮层、海马和丘脑下部等部位明显减少。结论 + 4Gz/3min反复锻炼 3次和 5次 ,再暴露于损伤强度的 + 1 0Gz/5min ,其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轻于 + 1 0Gz/5min单次暴露。
李金声孙喜庆吴兴裕饶志仁刘惠玲谢小萍
关键词:+GZ脑损伤缺血热休克蛋白70
+Gz致脑缺血恢复期大鼠学习能力变化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持续性正加速度 (+Gz)暴露后 ,缺血恢复期大鼠学习训练能力的改变 .方法 :雄性SD大鼠 2 4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6Gz组和 +1 0Gz组 ,观察不同G值 +Gz作用后 ,0 (即刻 ) ,2 ,4和 6d大鼠学习能力的变化 .结果 :辨别性学习能力 +6Gz和 +1 0Gz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6Gz组正确次数较 +1 0Gz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被动回避反应观察发现 +6Gz组和 +1 0Gz组大鼠的 6d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 .0 1 ) .结论 :+Gz暴露恢复期可致大鼠学习能力的持续降低 。
曹新生吴兴裕孙喜庆刘挺松
关键词:加速度
+Gz重复作用对大鼠前脑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探讨不同G值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神经元损伤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方法 将 5 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Gz,+6Gz,+10Gz和 +10Gy暴露组 .分别在暴露后 6h ,1d ,3d处死取脑 ,做石蜡或电镜超薄切片 ,利用光镜和电镜 ,观察不同G值重复暴露后 ,脑神经元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2Gz重复暴露组无明显的脑神经元形态学变化 .+6Gz重复暴露后 6h可见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轻度变化 ,2 4h恢复正常 .+10Gz和 +10Gy重复暴露后 ,分别在海马CA1区、下丘脑、梨状皮层和左颞叶皮层、左梨状皮层 ,可见一定数量的变性神经元及重度的超微结构损伤 .结论 高G值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特定脑区的神经元损伤 。
李金声孙喜庆吴兴裕韩磊谢小萍吴燕红
关键词:加速度组织病理组织超微结构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 +Gz重复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 (5只 )、+4Gz锻炼组 (15只 )、+4Gz 锻炼后再暴露于 +10 Gz组 (15只 )及单次 +10 Gz暴露组 (5只 )。各组暴露后 2 d处死取脑 ,做冰冻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GFAP的表达情况。 结果  +4Gz/ 3min暴露 1次、3次和 5次后 (两次之间间隔 2 4 h) ,GFAP阳性细胞数由少至多 ,以细小型为主 ;单次 +10 Gz 暴露后 ,GFAP阳性反应较强 ,肥大型在梨状皮层和丘脑下部最多 ,在顶叶皮层和海马较少 ;+4Gz 分别暴露 1次、3次和 5次后再暴露于 +10 Gz,肥大型在各脑区逐渐减少 ,在顶叶皮层和海马逐渐消失 ,代之以细小型。 结论 低 G值反复暴露后再暴露于高 G值对脑的保护作用 ,与其能减少肥大、肿胀和损伤的
李金声孙喜庆吴兴裕饶志仁刘惠玲谢小萍曹义战
关键词:+GZ重复暴露加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