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209)
- 作品数:69 被引量:739H指数:14
- 相关作者:马孝义段爱旺高阳刘战东李可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智能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0
- 2010年
- 根据国际灭火机器人的比赛规则,给出灭火机器人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硬件设计是以嵌入式ARM966E-S为核心,科学布置6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实现远红外火焰传感器组,能够快速精确检测环境。并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机驱动。而系统软件设计采用优化的避障、灭火算法。实验证明,该设计大大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快速性和可靠性。机器人搜寻4个房间并完成灭火用时8 s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李小燕陈帝伊马孝义
- 关键词:机器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灭火机器人
- 膜孔灌溉条件下点源平均入渗水深的数学模拟被引量:3
- 2010年
- 应用RETC和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溉点源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膜孔灌溉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粘粒含量和土壤容重等因素的膜孔灌溉点源平均入渗水深通用模型,并利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的室内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膜孔灌溉条件下的入渗系数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膜孔直径和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入渗指数随开孔率和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新建模型能较简单和准确地确定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膜孔灌溉点源入渗特点.
- 孙秀娟马孝义刘继龙战国隆
- 关键词:膜孔灌溉粘粒含量土壤容重
- “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在阐述"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学科地位、课程特点和课程任务的基础上,指出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新兴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共六个方面详尽的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陈帝伊刘淑琴许景辉马孝义
- 关键词:电磁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晋西昕水河径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累积距平分析、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法等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和径流系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并存在一个5~6年左右的变化周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流域下垫面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流域径流变异显著;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相对于降水量变化,人类活动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张建兴马孝义屈金娜贾运刚
- 关键词:径流量
- 单作和间作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5
- 2009年
- 通过两个生长季(2006~2007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13和23两种间作模式及单作种植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截获与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13间作和23间作的消光系数分别为0.45、0.60、0.53和0.52。播后第79d前,间作和单作玉米的干物质量间差异不显著;此后,13间作玉米的干物质量极显著高于单作玉米,13和23间作模式之间玉米干物质量的差异显著;观测期内,大豆干物质量单作和间作间差异显著。玉米/大豆1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51g·MJ-1)和23间作群体的辐射利用率(3.49g·MJ-1)约为单作大豆辐射利用率(1.24g·MJ-1)的2.8倍,但略低于单作玉米(3.56g·MJ-1)。虽然单作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间作群体内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但间作群体的总产量分别比单作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高约6.0%和320%;间作种植收入比单作玉米高56%~60%,比单作大豆高70%~74%。本研究表明,间作种植能够通过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来增加作物产量,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申孝军刘战东陈金平
-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消光系数
- 不同条件下Green-Ampt模型累积入渗量显函数的适用性被引量:11
- 2010年
- 通过分析Green-Ampt模型和Philip模型计算累积入渗量的方程,利用两模型参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两个Green-Ampt模型累积入渗量的显函数,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不同土壤质地和田间试验条件下的入渗试验检验表明,显函数Ⅰ计算的累积入渗量的IRE和RMSE分别为0.01%、0.34%、0.33%、0.33%、1.98%和0.13、0.05、0.09、0.09、0.09,显函数Ⅱ计算的累积入渗量的IRE和RMSE分别为1.53%、0.40%、2.11%、0.67%、4.88%和0.15、0.05、0.11、0.09、0.16,显函数Ⅰ和显函数Ⅱ的计算误差都较小,显函数Ⅰ的计算精度相对更高;土壤质地不同时显函数Ⅰ和显函数Ⅱ的计算精度都有较大差别;田间试验条件下显函数Ⅰ和显函数Ⅱ的计算精度都有所降低.此外建立的显函数结构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可利用建立的显函数解决入渗问题.
- 刘继龙马孝义张振华
- 关键词:GREEN-AMPT模型累积入渗量
- 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0年
- 在干旱的新疆乌鲁木齐采用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内的灌水量应控制在450 mm左右;适时适度的水分亏缺虽然降低了总生物量,但由于作物的亏水补偿效应不但提高了生殖器官在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而且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的转移,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适时适度的亏水处理1,其最终收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充分供水的对照处理提高了1.7%和17.0%。实现了以农田水分管理来调控光合产物的分配,减少作物的生长冗余,提高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申孝军陈红梅孙景生李明思张寄阳
- 关键词:调亏灌溉水分胁迫膜下滴灌棉花
- EVC数据采集在植物蒸腾测定仪中的应用
- 2010年
- 介绍了一种以S3C2410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器的设计方案。利用ARM对微弱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在Windows CE环境下利用eMbedded visual C++(EVC)4.0应用程序编写数据采集与实时曲线显示运行界面,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植物蒸腾测定仪上的应用。该设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等特点,与监控PC机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宋建远马孝义林向阳李可
- 关键词:EVCS3C2410数据采集
- 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可视化的作物需水量预测被引量:10
- 2012年
-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用水管理的重要参数。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可视化作物需水量预测,以河南省冬小麦的作物需水量为例,利用实测站点的地理坐标以及高程,通过BP神经网络对分析数据进行加密插值,并采用GIS里的协克里金法结合高程作为一个协变量进行作物需水量的空间插值,实现GIS可视化,从而得到准确度较高的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河南省冬小麦作物需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尹京川马孝义孙永胜胡杰华王峥
- 关键词:作物需水量BP神经网络地统计学空间插值
- 基于网络等值的复杂中压配电网修正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被引量:14
- 2010年
- 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FMEA),首先对复杂的配电网进行网络等值的简化,将复杂配电网逐步等值为简单的辐射形配电网;然后重点研究了配电网中设备在不同运行阶段的故障率规律,给出了不同阶段故障率的模型,并提出了实时故障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故障率对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修正,得到了改进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该模型较完备地考虑了设备运行年限的不同阶段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可靠性评估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能更真实地反应配电网的实际情况。
- 李可马孝义邢化玲任博文
- 关键词:配电网网络等值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