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101002)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何洪戴洪兴訾学红张桂臻李金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纳米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3篇三效催化剂
  • 2篇PD纳米粒子
  • 2篇
  • 2篇催化化学
  • 2篇PD/C
  • 1篇形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活性
  • 1篇一氧化碳氧化
  • 1篇溶胶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溴化铵
  • 1篇十六烷基三甲...
  • 1篇球形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溴化

机构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何洪
  • 6篇戴洪兴
  • 5篇訾学红
  • 4篇张桂臻
  • 2篇邱文革
  • 2篇刘北北
  • 2篇展宗城
  • 2篇李金洲
  • 1篇李坚
  • 1篇孟立静
  • 1篇宋丽云
  • 1篇卫婷
  • 1篇王家宁
  • 1篇王锐
  • 1篇刘立成
  • 1篇吴林彦
  • 1篇朱繁
  • 1篇姚红华
  • 1篇杨品
  • 1篇邓志鹏

传媒

  • 2篇工业催化
  • 2篇Chines...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合成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负载型Pt模型催化剂中Pt纳米粒子的形貌对CO氧化活性的影响(英文)
2011年
采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特征的Pt纳米粒子,并利用浸渍法将其负载到SiO2上,得到了粒子分散均一的负载型Pt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CO氧化反应性能.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t/SiO2模型催化剂上CO氧化活性的不同来源于Pt纳米粒子不同晶面的贡献,即Pt纳米粒子的晶型对C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和Pt/SiO2的CO氧化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王家宁戴洪兴何洪
关键词:铂纳米粒子一氧化碳氧化
高活性低贵金属含量纳米TWC的设计与催化作用
总结了近几年本课题组关于纳米三效催化剂(TWC)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以超声波辅助膜扩散还原法(UAMR)制备了贵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以及双金属纳米三效催化剂,并对其催化作用进行研...
张桂臻孟立静卫婷何洪訾学红戴洪兴
关键词:三效催化剂贵金属
文献传递
花状3D纳米Pd/Ce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PdCl2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用超声波膜扩散法制备了Pd纳米粒子溶胶(E,Pd负载量1.0 wt%)。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D纳米花状Pd/CeO2催化剂(F),其结构,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能经XRD,SEM和N2吸附-脱附表征。考察了晶化时间对F形貌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时间72 h制备的F72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08 m2·g-1)和较大的孔体积(0.11 cm3·g-1);晶化时间48 h制备的F48呈现花状形貌,由大量厚度(20 nm~30 nm)均匀的纳米单元自组装而成。
展宗城宋丽云何洪
关键词:PD纳米粒子
V_2O_5-MoO_3/TiO_2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_2氧化活性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朱繁何洪李坚吴林彦杨品邓志鹏
关键词:催化化学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辅助作用下球形、蠕虫状和网状Pd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1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NaBH4为还原剂,通过调节水相体系中CTAB和NaBH4浓度,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Pd纳米粒子,合成过程简便易行且环境友好.结果表明,随着CTAB浓度的增加,Pd粒子形貌由纳米微球逐渐向纳米线网络形态转变.CTAB浓度和NaBH4浓度是决定Pd粒子形貌的两个重要因素.
訾学红王锐刘立成戴洪兴张桂臻何洪
关键词:钯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还原剂
新型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被引量:6
2013年
从Pd纳米粒子出发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纳米Pd@SiO2/Ce0.4Zr0.6O2三效催化剂及作为参比的Pd/Ce0.4Zr0.6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氮气低温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d@SiO2/Ce0.4Zr0.6O2和Pd/Ce0.4Zr0.6O2催化剂的三效反应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SiO2壳层可以抑制Pd粒子的团聚,同时还能抑制Pd物种的再分散,减少Pd的流失.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Pd@SiO2/Ce0.4Zr0.6O2催化剂具有更好的三效催化活性和更高的热稳定性.
刘北北张桂臻何洪李金洲訾学红邱文革戴洪兴
关键词:核-壳结构三效催化剂热稳定性
从钯纳米溶胶出发制备Pd/Ce_(0.6)Zr_(0.4-x)YxO_2纳米三效催化剂被引量:1
2013年
从Pd纳米粒子溶胶出发,采用一步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0.5%(质量分数)Pd/Ce0.6Zr0.4-x Y x O2(x=0,0.03,0.05,0.1)负载型三效催化剂,考察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负载方法以及Y的掺杂量对三效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三效催化活性。对于一步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Y的掺杂量对新鲜样品的三效催化活性影响不大,然而,900℃水热老化后,Y的掺杂量为0.05的Pd/Ce0.6Zr0.35Y0.05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且其三效窗口也最为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沉淀法是一种从贵金属纳米溶胶出发制备纳米三效催化剂的有效方法,且在铈锆储氧材料中掺杂适量的Y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
李金洲张桂臻何洪展宗城刘北北訾学红邱文革戴洪兴
双金属RhAu_x/γ-Al_2O_3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活性
2011年
采用超声辅助膜扩散法制备了双金属RhAu/γ-Al_2O_3催化剂(x=0、0.25、0.5、1.0、2.0和4.0),研究了该系列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活性。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原位DRIFTS和电子透射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金属RhAu/γ-Al_2O_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催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RhAu_4/γ-Al_2O_3≈RhAu_2/γ-Al_2O_3≈RhAu/γ-Al_2O_3≈RhAu_0.5/γ-Al_2O_3>RhAu0.25/γ--Al_2O_3>Rh/γ-Al_2O_3>Au/γ-Al_2O_3。在RhAux/γ-Al_2O_3催化剂体系中,Au对于催化剂上RhAu_x金属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氧化还原性能、CO吸附行为和CO催化氧化活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Rh与Au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经过H_2还原处理,催化剂表面上的RhAu_x金属纳米粒子发生Au表面偏析,形成一定的壳核结构,覆盖了部分金属Rh的活性中心,使还原后的RhAu_x/γ-Al_2O_3催化剂活性降低。
姚红华訾学红戴洪兴何洪
关键词:催化化学催化剂CO吸附CO催化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