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83)

作品数:76 被引量:219H指数:9
相关作者:何一民冯兵王立华黄俊棚陆雨思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历史地理
  • 22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2篇军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城市
  • 12篇清代
  • 11篇隋唐
  • 9篇民国
  • 8篇隋唐五代
  • 8篇唐五代
  • 7篇民国时期
  • 7篇民族
  • 5篇战时
  • 5篇抗战
  • 5篇抗战时期
  • 4篇清代民国
  • 4篇清代民国时期
  • 4篇城市发展
  • 3篇新中国
  • 3篇兴衰
  • 3篇战争
  • 3篇政治
  • 3篇隋唐时期
  • 3篇隋唐五代时期

机构

  • 71篇四川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作者

  • 54篇何一民
  • 10篇冯兵
  • 4篇王立华
  • 3篇黄俊棚
  • 3篇付志刚
  • 2篇韩英
  • 2篇付娟
  • 2篇赵晓培
  • 2篇何永之
  • 2篇陆雨思
  • 2篇刘杨
  • 2篇张喜庆
  • 2篇黄沛骊
  • 2篇邓真
  • 1篇赵淑亮
  • 1篇赖小路
  • 1篇朱艳林
  • 1篇田凯
  • 1篇江红英
  • 1篇陈廷湘

传媒

  • 8篇民族学刊
  • 5篇兰州学刊
  • 5篇中华文化论坛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成都大学学报...
  • 4篇学习与实践
  • 3篇福建论坛(人...
  • 3篇社会科学
  • 3篇深圳大学学报...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史林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民国时期南疆地方行政建制改革与城市发展被引量:1
2014年
关于晚清新疆地方行政建制研究的论著较多,但较少有人将其与城市发展相联系。自古以来,中国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城市的兴衰变化受到政治行政因素的影响甚巨,新疆虽然僻处西北边陲,但仍然表现出这一特性。南疆城市历史悠久,清代以后南疆由于特殊的区情,在地方行政行建制上实行的是军府制下的伯克制与札萨克制,伯克制与札萨克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在区域与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因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晚清新疆建省,在南疆以府县制取代伯克制及札萨克制,由此推动了南疆城市的发展。民国建立后,进一步发展以县制为主的地方行政制度,随着建制县数量的增加,城市数量也相应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奠定了20世纪中叶以后南疆城市的发展格局和城市体系的雏形。
何一民
关键词:行政建制城市发展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寺院经济嬗变及对城市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与历代中央政权扶持,西藏地方政权及贵族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是和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建立在西藏独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清代民国时期,佛教在西藏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经济、城市空间布局上,还是在城市居民的思想精神上,都有着明显的宗教特征,留下了藏传佛教寺院和寺院经济的深刻烙印。
何一民邓真
关键词:清代民国城市
机遇与挑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新疆城市的发展被引量:13
2015年
古丝绸之路为时称西域的新疆带来了繁荣和活力,但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新疆的发展也逐渐滞后,长期处于边缘状态。20世纪末以来,复兴丝绸之路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继提出,新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改变,从边缘成为枢纽也将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新疆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功参与并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兴进程,抓住机遇扩大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从而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打开一扇机遇之门。而将新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加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协调合作,大力发展各级城市,提升重要城市的行政级别,构建和完善区域城市体系,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则是推动新疆城市发展的可能思路。
何一民
清代前期城市文化的重建被引量:2
2019年
明末清初,饱经战乱的中国各地城市受到严重破坏,不少城郭多成废墟。因而清朝在建立统治的过程中也高度重视对城市进行重建,特别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重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建和对教育体系的重建。在城市文化重建过程中,清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希望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广大民众对清朝统治的认同。清前期城市文化重建的成效比较显著,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得以恢复和发展,清朝统治也得以巩固,文化重建成为清朝得以延祚两百余年的一个原因。
何一民
关键词:清前期城市文化伦理道德文化设施
中东铁路与民初东北城市发展变迁被引量:7
2016年
20世纪初,以日俄为主的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手段,将殖民因素引入中国东北,使该地区城市发展与面貌产生较大变化。中东铁路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东北的产物,其修筑与运营促使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产生改变,深刻地影响了东北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面貌,奠定了20世纪东北城市发展格局。
何一民韩英
关键词:中东铁路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被引量:2
2015年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东中部地区相继沦陷,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坚持抗战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基地。抗战前,西南地区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多种因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现代工商业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和战争爆发后,对发展西南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东中部现代工业企业大规模向西南地区转移,使西南地区主要城市的现代工业出现长足进步。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之前,主要是外部经济要素大量涌入西南地区,使西南主要城市的现代工业出现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以机器制造、冶炼、电器、电力、化工、军工等为支柱,包括纺织、食品、印刷等上百个行业在内,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品种类比较丰富、基本能够自给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金融业和商业也出现繁荣景象,金融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增多,资本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商业的发展表现为行业和企业增多,经营规模扩大,特别是国营商业大发展。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为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通货膨胀空前高涨,物价直线上升,导致金融业和商业投机畸形繁荣,国营工商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现较大的发展,但民营工商业却日渐萎缩。总体来看,战时西南城市经济有较大发展,从而为坚持抗战创造了一定条件。
何一民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营经济畸形发展
抗战时期国家与中华民族认同之构建及影响——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被引量:14
2016年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不仅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普遍增强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这个现代民族身份的认同,一种休戚与共的民族意识在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时刻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在战前普遍缺乏国家与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来自国内、外的现实原因。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民族复兴基地,动员各民族共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对于中国能否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至关重要。因此国民政府和知识界相继采取了若干措施来努力构建民族与国家认同,由此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觉醒,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成为抗战救国的重要精神力量。
何一民黄沛骊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西南少数民族
移民、交通与工业:晚清民国东北城市发展的多维度考察被引量:1
2021年
东北地区在清中期以前一直都是人口稀少、城镇发展落后的地区。晚清以后,随着东北对内对外开放,城市开始快速发展,至20世纪中叶,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的城市化之所以能够快速展开,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大规模的移民、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甚巨。东北城市兴起的过程与外国势力入侵和帝国主义殖民存在相当关联,这就导致东北的城市发展呈现出畸形态势,由此给东北城市发展带来了复杂而多变的影响,严重阻碍了东北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给东北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后遗症。
何一民余爱青
关键词:晚清民国移民立体交通网络
辽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被引量:1
2017年
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辽代城市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具有时代特色。辽代城市的兴起与辽国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关系,并随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不断交流、融合而得到较大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五京道为基础的五大区域城市等级体系。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影响辽代城市兴起的诸多因素,并以此来考察农、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对城市的影响;其次分两大阶段对辽代城市的兴起过程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重点研究了辽代城市的数量,并提出辽国兴起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兴起发展的过程,国家在城市兴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可以看到农、牧文明融合的影响。
何一民陆雨思
关键词:辽代城市等级体系农耕文明游牧文明
明代卫所军城的修筑、空间分布与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明代卫所军城是在继承原有城市的基础上,依托卫所制度建立的军事性城镇,主要分布在北边、沿海和内地民族聚居地区。卫所军城初兴之时,以军事功能为主,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口构成的异质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功能也发生分化,其中部分卫所军城叠加了行政、经济和文化功能,演变成综合性城市。明代卫所军城的设置不仅对于明代政治、军事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明代城市以及清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何一民吴朝彦
关键词:明代卫城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