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ZD-018)

作品数:26 被引量:248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泉聂华林高黎翟彬杨向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城乡
  • 9篇城乡关系
  • 5篇农村
  • 5篇协调发展
  • 4篇农民
  • 4篇农业
  • 4篇城乡协调
  • 4篇城乡协调发展
  • 3篇中国城
  • 3篇中国城乡
  • 3篇劳动力
  • 3篇扶贫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增收
  • 2篇三农
  • 2篇剩余劳动力
  • 2篇收入差距
  • 2篇农村剩余劳动...
  • 2篇贫困

机构

  • 24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5篇李泉
  • 9篇聂华林
  • 4篇高黎
  • 4篇翟彬
  • 3篇杨向飞
  • 1篇马草原
  • 1篇童海滨
  • 1篇陈萱

传媒

  • 2篇贵州财经学院...
  • 2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改革
  • 1篇农业经济
  • 1篇江苏农村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外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与启示——兼论西部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被引量:6
2006年
科学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西部城乡矛盾和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协调互动与一体化融合,是构成中国当前实现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考察中外处理城乡关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提升概括总结了促进城乡关系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启示,为西部地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
李泉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
21世纪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现实选择被引量:1
2007年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形成具有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相互交织的诸多原因,农村扶贫开发与反贫困必然构成21世纪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与难点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的扶贫资源,形成以政府扶贫为主导的反贫机制,消除脱贫农民返贫现象和制止扶贫资金漏出问题,需要开辟多种投资渠道,从加大农村投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层政府改革和实施不同形式的移民等途径加以考量。
李泉
关键词:扶贫开发贫困与反贫困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兼论西部开发的生态经济支撑被引量:2
2005年
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必须以生态经济理念为指导,破解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面临的多重制约,重视特色产业和生态资本积累,以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增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建立节约型社会,真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
李泉
关键词: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破解“三农”问题被引量:12
2006年
本文从经济与政治层面论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并结合我国农村现状探讨了农民组织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模式选择,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聂华林高黎
关键词:组织化三农
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被引量:19
2005年
村民自治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参与影响执掌村域公共权力的村委会活动,如村委会选举、村务决策、村务监督;二是将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不同于县乡等地方行政区域的地域性自治平台,农民通过各种自组织开展自治活动。以往我们对村民自治的理解只限于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一种误解。村民自治,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可归结为农民政治组织化与经济组织化的发育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制度应该促进而不是束缚这一趋势。
高黎
关键词:村民自治农民组织化民主制度政党体制
21世纪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现实选择被引量:3
2007年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形成具有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相互交织的诸多原因,农村扶贫开发与反贫困必然构成21世纪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与难点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的扶贫资源,形成以政府扶贫为主导的反贫机制,消除脱贫农民返贫现象和制止扶贫资金漏出问题,需要开辟多种投资渠道,从加大农村投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层政府改革和实施不同形式的移民等途径加以考量。
李泉
关键词:扶贫开发贫困与反贫困
西部地区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基于建国后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析框架
2007年
城市与乡村及城乡关系是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重点内容。通过着重考察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城乡关系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的历史根源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基本起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李泉
关键词:城乡关系历史演变协调发展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在城乡关系协调的视野下被引量:2
2007年
实现城乡充分就业特别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西部城乡区域实现良性互动和形成和谐发展格局的关键。具体内容包括: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立足生产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利用各种创新因素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多样化机制形成。
李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关系
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特殊性研究
2008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区域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今后和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突出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农业适用技术创新成果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逐步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最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和发展能力,通过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实现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城乡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基本经济支撑。
李泉聂华林
关键词: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建设
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其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农民收入的构成、来源贡献率及主要收入来源构成等分析发现,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在于,传统农业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增收效应明显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聂华林翟彬
关键词: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