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2012-064)

作品数:15 被引量:133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成熊祖强韩亚峰张念超刘成威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工作面
  • 4篇围岩
  • 4篇巷道
  • 4篇采高
  • 4篇大采
  • 4篇大采高
  • 3篇沿空掘巷
  • 3篇支承压力
  • 3篇支护
  • 3篇注浆
  • 3篇巷道变形
  • 3篇锚杆
  • 3篇煤柱
  • 3篇掘巷
  • 3篇孤岛工作面
  • 3篇承压力
  • 3篇大采高工作面
  • 2篇锚杆支护
  • 2篇煤层
  • 2篇矿压

机构

  • 15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1篇九州大学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 1篇华能煤业有限...

作者

  • 10篇王成
  • 7篇熊祖强
  • 4篇韩亚峰
  • 3篇张念超
  • 2篇刘成威
  • 2篇钱德雨
  • 1篇杜泽生
  • 1篇牛双建
  • 1篇刘旭锋
  • 1篇张建锋
  • 1篇董尚根
  • 1篇贾飞飞
  • 1篇汪良海
  • 1篇李英强
  • 1篇张红

传媒

  • 3篇煤炭工程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矿开采
  • 2篇中州煤炭
  • 2篇煤矿安全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2016年
结合某矿孤岛工作面工程实例,通过支架阻力监测等方法,对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巷道变形和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为动态应力,集中范围6—15m;巷道变形量较小,岩层具有分层垮落的特点,基本顶用期来压不明显。
王成洪紫杰熊祖强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支承压力巷道变形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掘巷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砚北煤矿27 m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掘巷技术应用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掘巷可行性、沿空掘巷位置、小煤柱合理宽度以及锚杆支护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掘巷技术上可行,小煤柱护巷为最佳掘巷方式;小煤柱合理宽度为7.6 m。锚杆支护方案为:顶板每排7根长2.4 m锚杆,帮部每排4根长2.2 m锚杆,锚杆直径均为22 mm,排距为0.8 m,顶板采用锚索补强。该技术实施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位移和变形,保障了巷道安全稳定,满足回采期间的采动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采动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
问荣峰崔义王成杜泽生
关键词:特厚煤层沿空掘巷护巷煤柱锚杆支护
大采高工作面留巷补强措施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留巷难度大,留巷变形严重的问题,以晋煤集团成庄矿5310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锚索-钢筋梯等补强措施对留巷超前进行二次支护参数设计,并对巷道变形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留巷顶板最大下沉量为70 mm,底鼓量为210 mm,两帮移近量为120mm,是未补强巷道的8.4%、46.2%和13.9%。表明该方法留巷效果达到了预期要求。
熊祖强马三振
关键词:大采高侧向支承压力二次支护巷道变形
上覆岩层阶段性活动规律实测研究
2015年
为得到桃园煤矿上行卸压开采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以及巷道工程开挖时机,采用长度137m深孔位移监测和受采动巷道围岩收敛监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长期跟踪覆岩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上覆岩层活动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为活动剧烈期,以裂缝带内岩层活动为主,持续时间约90d;第二阶段为活动缓和期,以弯曲下沉带内岩层活动为主,持续时间约75 d;之后为岩层活动稳定期;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呈阶段性滞后响应特征;上覆岩层活动稳定时间为采后165 d,巷道开挖最佳时机为采后165~180d。
王成韩亚峰杜泽生
关键词:上覆岩层
大采高工作面复用巷道二次注浆加固技术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复用巷道留设困难的问题,实施二次注浆加固技术。通过对矿压显现规律和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的分析,确定了二次注浆加固的方案,使用新型注浆材料,对二次注浆加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使用现场监测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二次注浆加固效果进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二次注浆加固后,锚固结构的支护效率和破碎煤体的整体性得到了提升,复用巷道两帮移近量减少73%,顶底板移近量减少51%,有效地解决了复用巷道的留设困难问题。
熊祖强张建锋
关键词:大采高二次注浆巷道变形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30
2014年
沿空掘巷是无煤柱护巷的主要形式,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采深增加,沿空掘巷仍面临着围岩难以支护的技术难题。介绍了沿空掘巷发展历程,并剖析了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控制理论,主要包括: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窄煤柱的稳定性、沿空掘巷顶帮强化控制技术、底鼓控制技术和注浆加固技术,总结了当前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理论研究和支护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采用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手段高强度联合支护、直接加固沿空掘巷底板、构建闭式承载结构等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王成韩亚峰杜泽生武精科
关键词:沿空掘巷窄煤柱高强锚杆
基于Matlab软件的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煤矿瓦斯事故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2008—2012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煤矿瓦斯事故主要发生在9:00—20:00期间,尤其是10:00—13:00事故起数最多;造成人员死亡较多的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生于早班和下午班;煤矿瓦斯事故具有南多北少、南重北轻的趋势。
张红杜泽生王成牛双建
关键词:煤矿瓦斯事故统计MATLAB软件
“两硬”围岩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为了更好地对寺河二号井"两硬"围岩(即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工作进行掌握和指导,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寺河矿二号井IX4302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两硬"围岩和孤岛形态的双重影响,工作面周期来压明显,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5.7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6.4m,但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1m处,回采巷道变形较小,对类似条件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熊祖强刘成威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流变动态演化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流变难题,基于Bingham流变模型,分别建立了围岩塑性区和弹性区的流变方程,推导出不同时刻围岩内部流变半径和应力,进一步分析了地应力、巷道半径、支护强度和围岩注浆等因素对流变的影响,并以淮北矿业集团孙疃矿-545 m南翼轨道大巷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流变过程包括变形加速期、变形缓增期和变形稳定期3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的流变范围逐渐向深部扩展,浅部应力减小,应力峰值不断向深部转移;地应力增大或巷道半径增大时,巷道流变半径随之增大;巷道支护强度增大时,流变半径将减小;巷道围岩注浆能够提高围岩自身的抗流变能力;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该理论模型是正确的。
王成汪良海张念超
关键词:软岩围岩注浆
渗水泥化巷道锚杆支护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渗水泥化巷道锚杆支护可靠性差,导致此类巷道冒顶事故频发。通过典型岩样崩解和风化实验、渗水泥质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锚固性能实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含有黏土类矿物,使得巷道围岩遇水崩解,发生泥化现象,且风化脆裂,导致自身承载力急剧降低;渗水泥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具有明显阶段性,演绎“减速变形-弱泥化-加速变形-强泥化-失稳”全过程,有效控制泥化进程是该类巷道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提出了渗水泥化巷道围岩的控制技术,即新型“三高”锚杆强化控制技术和滞后注浆加固技术,给出巷道掘进后10~30 d最佳注浆时机,开展了典型的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
王成韩亚峰张念超钱德雨
关键词:渗流锚杆支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