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K-06)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杨贵章曾利沙秦倩马海燕颜方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英译
  • 2篇主题
  • 2篇主题倾向
  • 2篇翻译
  • 1篇训诂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性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语境
  • 1篇语境关联
  • 1篇之于
  • 1篇诗词
  • 1篇诗词英译
  • 1篇统摄
  • 1篇主体性
  • 1篇阈限
  • 1篇文本
  • 1篇文本特征
  • 1篇结构特征

机构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作者

  • 1篇颜方明
  • 1篇曾利沙
  • 1篇吴慧坚
  • 1篇杨贵章
  • 1篇马海燕
  • 1篇秦倩

传媒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外语教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古汉语诗词英译批评本体论意义阐释框架——社会文化语境关联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性融合被引量:22
2010年
本文旨在通过整合接受美学、诠释学与语篇—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及有关中国古典文论,建立一个古汉诗词英译批评的本体论意义阐释框架。翻译批评理论框架应力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相统一,而翻译实践批评不应满足于过度主观印象式评说,而应力求对诗词本体论意义的剖析与有理据的创构性解读。
曾利沙
关键词:翻译批评本体论
“阐释之循环”之于古典诗词英译解读的方法论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辨义在古典诗词翻译中尤显重要。钱钟书所论的"阐释之循环"为古典诗词英译释义与解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将传统语言学的训诂方法与现代语篇翻译理论相结合,阐明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应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交互往复"地进行。
吴慧坚
关键词:训诂
论古汉语诗词翻译的“阈限”性——从主题与主题倾向看译者主体艺术性的发挥被引量:4
2009年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艺术性创造是不可或缺的,准确把握这一个度,成了译者永恒的追求。本文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英译本为例,运用主题和主题倾向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马海燕
关键词:主体性主题主题倾向
古汉诗“啼”之英译阐释视角——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性被引量:4
2012年
古汉诗象意的语境化嬗变受制于历时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解释古汉诗"啼"之象意的英译,以探讨诗词意象的阐释与建构的理据性,译者对象意情态特质的再现应体现主题与主题倾向结构链的映射机制及其"情之经、理之纬"的艺术表现。
杨贵章
关键词:主题主题倾向古汉诗
论古诗词的“张力美学”文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张力"论源自新批评对诗歌美学特征的分析。该论自提出之后迅速发展为现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文本实体特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张力美学"作为中国古诗词重要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题张力,意象组合张力,意义空白张力,互文张力等张力结构。该特征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古诗词中应该采取"张力优先"和"语境顺应"策略,在译文中再现或重构原文的"张力美学"结构。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结构特征翻译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