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60)

作品数:14 被引量:165H指数:7
相关作者:吴群红郝艳华宁宁高力军尚积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下沙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突发公共
  • 7篇突发公共卫生
  • 7篇突发公共卫生...
  • 7篇卫生事件
  • 7篇公共卫生
  • 7篇公共卫生事件
  • 6篇应急
  • 6篇疾病预防
  • 6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预防控制机构
  • 5篇控制机构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应急演练
  • 4篇影响因素
  • 3篇卫生监督
  • 2篇演练
  • 2篇应急能力
  • 2篇卫生监督员
  • 2篇现状及影响
  • 2篇现状及影响因...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市疾病...
  • 1篇杭州市下沙医...

作者

  • 14篇吴群红
  • 9篇郝艳华
  • 6篇宁宁
  • 5篇高力军
  • 4篇尚积伟
  • 4篇林婷
  • 4篇胥彦
  • 4篇梁立波
  • 3篇刘忠卫
  • 3篇康正
  • 3篇尚基伟
  • 2篇胥娇
  • 2篇丁玎
  • 2篇孙宏
  • 1篇王世平
  • 1篇王晓东
  • 1篇刘金茹
  • 1篇刘保华
  • 1篇张桂荣
  • 1篇赵子华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卫生监督员对应急职责认知的现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卫生监督机构的应急职责及卫生监督员对应急职责认知状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运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文献研究方法。结果17个机构中部分机构认定,在职业中毒等8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负有职责;在发生食物中毒等5类突发事件时,应当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等5项应急反应措施。卫生监督人员对于有关法定应急职责的8个问题应答全部正确率仅为11.2%。与机构认定的职责相比较,对于在食物中毒等10类突发事件应急中本单位是否负有职责的问题,总应答全部符合率仅为13.5%;对于发生食物中毒等5类突发事件时5项应急反应措施是否是本单位职责的问题,相应专业卫生监督员总应答全部符合率分别为32.9%、14.3%、38.9%、47.2%、46.9%。
刘忠卫吴群红郝艳华石林高力军梁立波林婷尚基伟胥彦
关键词:卫生监督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机构分层整群抽样突发事件食物中毒
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卫生监督体系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使用情况及人员操作能力调查,了解卫生监督系统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样,运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文献研究方法。结果:黑龙江省卫生监督体系省级装备拥有率为7.5%,市(地)级为9.6%,县(区)级为14.9%。12个装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机构使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共计10282台次,10175台次(99.0%)用于公共场所监测。被访者有39.9%的人不会使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结论:黑龙江省目前装备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与装备标准比还有较大差距。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闲置状况比较严重,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卫生监督人员的现场快速检测能力亟待提高。
刘忠卫吴群红郝艳华高力军梁立波林婷尚基伟胥彦
关键词:卫生监督影响因素
卫生应急关键技术TOPSIS法筛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运用TOPSIS法筛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关键技术,针对基层卫生应急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提高基层卫生应急关键能力。方法在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应急关键技术清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TOPSIS法筛选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结果筛选并确定了对于卫生应急系统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9大类共59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传染病的现场事件调查技术等11项,不明原因疾病的现场事件调查技术等8项,食物中毒的事件接报处理技术等8项,职业中毒的事件报告技术等5项,环境污染的风险沟通技术等4项,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沟通技术等4项,核和辐射事件的个人防护技术等5项,大型活动保障的现场医学救援技术等6项,医学救援事件的现场医学救援技术等8项。结论研究中筛选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基层卫生应急实践应用价值。
胥娇吴群红郝艳华宁宁康正
关键词:TOPSIS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哈尔滨市基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分析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缺陷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哈尔滨市18个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83.33%的机构设置了独立的应急办,100%的机构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手册,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6.02%,具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占39.79%,66.67%的机构有应急专家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为96.54%,83.33%的机构能够及时更新过期应急物资并给予相应处理,应急专项经费配备比例为16.67%,16种常见致病源中所有机构均不具备霍乱、乙脑、流感3种致病源的检测能力。结论哈尔滨市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应急机制不完善,培训演练效果不显著,实验室对疫情处理支持率低。
刘保华吴群红胥娇王世平刘金茹张桂荣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卫生监督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知识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职责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省省市县3级卫生监督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合文献研究进行分析。结果61.5%的卫生监督员认为自己不是突发事件责任报告人,17.8%认为本单位不是突发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46.6%表示不清楚本单位突发事件报告流程。3类报告主体突发事件报告时限知晓率分别为27.3%,21.0%,23.9%。对于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乙类传染病、霍乱是否为突发事件的正确应答率分别为15.8%,78.2%,40.5%,70.3%。结论有相当部分卫生监督员不明确自己和本单位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中的职责,不了解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中突发事件报告的相关内容,需要采取措施,规范卫生监督机构突发事件报告工作。
刘忠卫吴群红郝艳华高力军梁立波林婷尚基伟胥彦
关键词: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外重大应急演练案例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48
2009年
介绍国外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取演练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供建议,从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以及应急系统的建设。
尚积伟吴群红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方案核心框架设计及问题成因探析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中、美应急演练方案核心框架设计内容的系统比较及对我国演练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借鉴学习美国应急演练方案的框架设计内容,提出我国应急演练核心框架的改善建议,为我国的应急演练方案编写提供参考。
丁玎吴群红郝艳华孙宏
关键词:应急演练演练方案
应急演练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应急演练潜在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数据,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4个公因子,第一公因子由经费保障、演练前培训质量、硬件设施、政策支持决定,为演练保障因子;第二公因子由领导重视、单位时间安排、职工积极性和部门间合作决定,为行政支持因子;第三公因子由演练频率、演练时间决定,为时间构成因子;第四公因子由演练类型规模、演练内容决定,为演练性质因子。这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74.389%。结论:资源保障、行政支持、演练的频率及持续时间、类型及内容是影响应急演练效果的主要因素。
宁宁吴群红郝艳华尚积伟
关键词:应急演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现状,对影响开展人员能力测评的因素进行诊断,探索适宜的人力资源测评方式,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现场调查,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员工应急能力测评开展率为58.8%,各级机构间开展程度有差异(P<0.01)。适宜的员工应急能力检测方式为演练、实践技能操作和现场检查。已开展的测评满意度为41.6%。结论: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员工开展应急能力测评非常有必要,现已开展的应急能力测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测评工作的开展受到综合性因素影响。
高力军郝艳华宁宁吴群红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测评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水平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应急能力水平。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黑龙江省4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 008名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应急能力自评的平均分为52.06,应急能力自评标准化平均分为66.61,自评得分高于测评得分;职称、专业、年龄、应急培训参与情况以及对开展测评的认知是应急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需加强培训和演练,促进人员提高应急能力,注重不同年龄段人员的能力差异,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有重点地提高人员应急能力,继续发挥职称晋级的正向激励作用。
梁立波郝艳华孙宏张仪丹吴群红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