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9B02)

作品数:26 被引量:332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光辉严明疆王金哲聂振龙刘中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8篇水利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地下水
  • 5篇土壤
  • 5篇华北平原
  • 4篇流域
  • 4篇降水
  • 4篇河流域
  • 3篇人类活动影响
  • 3篇浅层
  • 3篇浅层地下
  • 3篇浅层地下水
  • 3篇灌溉
  • 3篇补给
  • 3篇超采
  • 2篇地下水超采
  • 2篇盐分
  • 2篇水循环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特征
  • 2篇土壤盐
  • 2篇气候

机构

  • 26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山东省地质调...
  • 2篇河北省气候中...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山东省地质测...
  • 1篇河北省石津灌...

作者

  • 25篇张光辉
  • 20篇严明疆
  • 18篇王金哲
  • 8篇刘中培
  • 8篇聂振龙
  • 8篇连英立
  • 6篇费宇红
  • 5篇杨丽芝
  • 5篇周在明
  • 5篇申建梅
  • 4篇刘春华
  • 2篇刘中业
  • 2篇任国玉
  • 2篇刘学锋
  • 2篇王莹
  • 1篇王茜
  • 1篇范增禄
  • 1篇张成伟
  • 1篇郝明亮
  • 1篇尚浩

传媒

  • 6篇地球学报
  • 4篇水利学报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黑龙江水专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3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变化与原因被引量:30
2008年
应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过去50年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量和开采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常年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是地下水流场发生异变的标志性特征。在气候不断旱化背景下,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导致该平原区地下水系统从1971年以前的补给-开采的自然均衡状态,经过1971~1979年期间补给-开采基本均衡状态,至1980年之后演变为严重超采状态。同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流场相比,漏斗区地下水流方向与区域流场明显不一致,某些地段甚至逆向流动。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开采量是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场异变的主导因素,降水量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降水量增减通过影响地下水开采量大小和补给量多少的变化,对地下水流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减少开采量或降水量连年显著增大,区内地下水流场异变才能够产生根本性转变。因此,适时调控开采量,使其与气候变化规律相一致,有利于遏制该区地下水流场异变态势。
张光辉费宇红张行南严明疆
关键词:超采地下水
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浅埋区水盐运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总结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浅埋区水盐运移研究进展,阐明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盐运移机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水盐动态变化规律。
周在明张光辉王金哲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浅埋区咸水灌溉土壤质量水盐运移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化地史特征与时空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近万年以来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化经历了百年、千年尺度的早全新世增雨、中全新世多雨和晚全新世干旱频发过程,地下水净补给与降水、蒸发及径流之间水分通量随之变化,并且在时空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基于全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浅部地下水循环演化过程中水量均衡,280~350mm年降水量是阈值。当小于该阈值时,地下水系统呈现负均衡;现阶段不是区域地下水净补给最少时期,而是处于全新世多年平均水平。目前,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是人类耗用地下水的强度远超过自然水循环的更新能力所致,急需规范人类用水行为。
张光辉刘中培连英立严明疆王金哲
关键词:华北平原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被引量:24
2008年
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的理念基础、评价原则和评价机理3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它们同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都以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为研究主体,以保护生态与地质环境为目标,彼此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合理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充分条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合理确定是实现地下水功能评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二者缺一,则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张光辉严明疆杨丽芝刘中培
年降水量变化条件下农灌引水与开采对地下水位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分析滹沱河流域降水量对黄壁庄水库径流量及石津灌区引水量影响,及其对引水量利用效率及地下水开采量影响分析表明,降水量与水库径流量、引水量和弃水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引水利用效率成负相关。渠灌区农业地下水开采受降水量影响不明显,多年地下水位在潜水强蒸发带区间波动;井灌区以开采地下水灌溉为主,并受到降水量的明显影响,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不同变化趋势,提出渠灌区适度开采浅层咸水与渠水混合灌溉,扩大渠灌面积,减少井灌区面积,对缓和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有重要意义。
严明疆王金哲李德龙张光辉
关键词:引水量用水量降水量利用效率
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山前平原地下水特征
大量环境同位素数据和Tamers、IAEA模型分析表明,祁连山区冰雪融水及降水对其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呈现非均一性。西部酒泉盆地的地下水是以冰川雪融水和山区基岩裂隙水补给为主;东部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是以山区降水通过出山地表径...
张光辉费宇红聂振龙申建梅王金哲
关键词: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
文献传递
暴雨洪水对地下水超采缓解特征与资源增量被引量:14
2015年
针对暴雨洪水对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趋势的缓解作用问题,以海河南系平原"96.8"暴雨洪水为例,采用时间序列异变特征和趋势分析方法,基于该区逐月地下水位动态长观资料和降水资料,通过对暴雨洪水主要区域的浅层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特征和不同时段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类似"96.8"的暴雨洪水对减缓海河南系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区域性超采趋势具有显著作用,暴雨洪水的充分补给是该平原区地下水均衡不可缺少的补给模式,"96.8"暴雨洪水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增量达每百平方公里0.69亿~1.07亿m3;(2)暴雨洪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主要发生在冲洪积平原区的河道带与汇水洼地等强入渗区域,呈线状、斑块状选择性补给分布特征,具有客观的自然属性;(3)近30年以来海河南系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与该区地下水补给水源和补给量不断减少有一定关系。因此,保障暴雨洪水对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合理补给应是有效缓解区域地下水超采状况的重要方面。
张光辉费宇红田言亮王茜严明疆
关键词:暴雨洪水浅层地下水
环渤海低平原区土壤盐渍化风险的多元指示克立格评价被引量:16
2011年
为定量评价制约环渤海低平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盐渍化问题,综合运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单元和多元指示克立格法(Indicator Kriging Method)对该区表层土壤(0~20cm)全盐量、地下水位埋深和矿化度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并给出满足一定阈值条件的概率分布图。结果表明,采用指示克立格方法能够获得较为稳健的变异函数并可通过球状、指数模型进行拟合。环渤海低平原地下水矿化度大于2g/L、水位埋深小于3m以及土壤盐分含量大于lg/kg的概率分布呈一致性,自内陆平原廊坊-衡水-邢台-邯郸一线向东部滨海平原天津-沧州-东营-滨州一线依次增大,在东营和滨州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尤为明显。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发生概率从内陆到滨海增大,土壤盐渍化的高概率区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和天津、德州的小部分区域,其中受地下水位埋深影响下的盐渍化与次生盐化发生概率偏大。比较分析发现,在信息描述上多元指示克立格法更加有效。
周在明张光辉王金哲严明疆
华北平原灌溉用水强度与地下水承载力适应性状况被引量:68
2013年
针对华北平原农灌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基于近30a以来降水、水资源和农林灌溉状况的变化过程和现状,应用地学模数理念、均衡理论和MapGIS技术,建立了适应性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以0.49km2精度识别了华北平原农林灌溉用水强度与当地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之间适应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农林灌溉用水强度处于"严重不适应"状态,河北平原大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农林灌溉用水强处于"极严重不适应"状态,其中小麦等夏粮作物灌溉用水强度占50%以上,蔬菜作物和耗水型果林灌溉用水强度所占比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应避免非理性持续大幅增加。
张光辉费宇红刘春华严明疆王金哲
关键词:灌溉作物华北平原地下水承载力
河北平原地下水质变及农药化肥施用量变化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1970年河北平原年均化肥使用量仅为18.5万t,平均耕地施肥量27.04kg/hm2;1985年农药使用量3.26万t/a,平均耕地施药量4.94kg/hm2。至2005年,化肥使用量达到303.4万t,平均耕地施肥量为506.58kg/hm2,净增16.7倍;农药使用量8.08万t/a,平均耕地施药量13.49kg/hm2,净增173.1%。农用化肥和农药在农田施用量不断提高,加之河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开采量不断增大,已导致地下水的天然化学物质平衡遭到破坏,HCO3-Cl型地下水分布面积由1985年的1250km2增至2005年的6980km2、HCO3-SO4型地下水面积由4210km2增大为16450km2、SO4-HCO3型地下水面积由498km2增大为1330km2、Cl-HCO3-SO4型地下水面积由96km2增大为1170km2,而HCO3型地下水面积大幅减少。若按2000年—2006年多年平均雨水资源量、总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均承考虑,则每方雨水资源、总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中化肥、农药含量分别为37.4g/m3、249.9g/m3、292.6g/m3和996.1g/m3、6655.4g/m3、7792.3mg/m3。1959年河北平原的石家庄地区地下水中NO3平均含量仅为2.35mg/L,至2005年NO3平均值高达56.2mg/L。因此,急需重视化肥、农药最佳施用量与地下水安全及粮食安全之间关系对策研究。
张光辉刘中培连英立严明疆王金哲
关键词:河北平原化肥农药污染最佳施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