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235)

作品数:11 被引量:212H指数:7
相关作者:郜亮亮刘玉满黄季焜潘春玲冀县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生猪
  • 3篇农地
  • 2篇养殖
  • 2篇中国农业
  • 2篇生猪产业
  • 2篇农地流转
  • 2篇农民
  • 2篇农业
  • 1篇多目标决策
  • 1篇多目标决策模...
  • 1篇新型职业农民
  • 1篇养殖模式
  • 1篇一体化
  • 1篇有机肥
  • 1篇职业农民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农户
  • 1篇中国农业现代...
  • 1篇肉类消费
  • 1篇生猪产业发展

机构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特华博士后科...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奶业协会

作者

  • 10篇郜亮亮
  • 4篇刘玉满
  • 3篇黄季焜
  • 3篇潘春玲
  • 2篇杜志雄
  • 2篇冀县卿
  • 1篇刘莹
  • 1篇王金霞
  • 1篇刘宇
  • 1篇李栋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猪业科学
  • 1篇中国井冈山干...
  • 1篇中国畜牧业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计量经济的协整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当前两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对两者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统计数据在对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定量刻画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发现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长期稳定关系。因此,一方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城镇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二者形成互促共进的发展势头。
郜亮亮杜志雄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协整关系
中国农地流转发展及特点:1996~2008年被引量:13
2014年
农地流转时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对此进行调研分析有助于把握目前农地流转的大概轮廓,并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借助全国6省1200户在2000年和2009年两轮农地流转的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①中国1996-2008年间的农地流转发展趋势和时空差异。②中国农地流转的4个特征及其变迁:区域差异明显、流转多为口头合同、流转多发生在亲属之间、流转合同期限不固定或较短。③给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郜亮亮
关键词:农地
村级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变迁被引量:48
2014年
农地自由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的前提。本文基于2000年和2008年6省1200户农户的追踪面板数据研究发现,2000年,有21%的农户在流转农地时受到村级管制;2008年,农地流转受管制的农户比例下降到3%。随后,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发现,村级流转管制显著抑制了农地流转的发生,相比于农地自由流转的农户,农地流转受管制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要显著低7%,这是村级流转管制增加了交易成本的缘故;而且,本文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管制对农地流转所产生的影响流转效应没有随样本期从2000年变到2008年而发生显著变化,即管制的流转效应是"恒定"的。下一步要更好地落实中央鼓励农地自由流转的政策,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真正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郜亮亮黄季焜冀县卿
关键词:农地流转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模型
中国生猪生产的区域特征分析
2015年
本文利用1998-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生猪生产的区域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且优势区的优势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同时,优势区或者非优势区内各省的竞争激烈,排名并不稳定;而各省在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三方面排名不一致的特征或许表明当前的区域布局仍然没有达到市场均衡状态,也可能蕴含着更深刻的效率涵义,应继续由市场在生产区域布局中起决定性作用。
郜亮亮刘玉满潘春玲
关键词:生猪生产
水价政策对灌溉用水及种植收入的影响被引量:34
2015年
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农业部门的灌溉用水效率意义重大,但同时也可能对农业种植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纳入生产函数的农户多目标决策模型,分析黄河上游农业水价对作物用水及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价的上涨,用水量对水价将先后经历无弹性、敏感弹性、最后又恢复低弹性的过程。水价提高将使种植收入持续下降。水价政策与适当的定额补贴政策双管齐下将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兼顾农户种植收益的双赢结果。
刘莹黄季焜王金霞
关键词:水价多目标决策模型
我国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探源被引量:8
2014年
与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备受关注相比,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研究有助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本文运用面板计量模型,经验分析了2005—2011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差距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东部地区无论是起始均值还是从年均增量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经营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最小,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较高,工资性收入差距是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而加速提高落后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是下一步政策制定关键点。
郜亮亮
关键词:农民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中国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3
2013年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全国6省2000年和2008年的追踪数据考察了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其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对农户农地般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农户农地投资行为的因素后,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由"不好"变到"好"将使其施用有机肥的概率提高7个百分点,用量则每公顷提高1.18吨。因而,进一步稳定农地产权,设计更好的相关政策措施使农民增加保护土壤肥力的长期投资,是未来农地制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郜亮亮冀县卿黄季焜
关键词:农地使用权有机肥农户投资土壤肥力
中国奶牛不同养殖模式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来自7省50县监测数据的证据被引量:19
2015年
奶牛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奶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此有必要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7省50县615户奶农的监测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三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相比散养户来说,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因此,现阶段适度规模养殖是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目标。
郜亮亮李栋刘玉满刘宇
关键词:奶牛养殖模式技术效率随机前沿分析
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发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了较快发展;进一步发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每头猪的生产总成本、头均利润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也伴随着规模不经济。所以,政府应避免依据养殖规模大小进行直接补贴,应让市场决定养殖主体的类别和养殖规模,以使生猪产业走上一条适度规模、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郜亮亮刘玉满潘春玲
关键词: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规模不经济
中国居民猪肉消费特征及其变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居民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渠道。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居民在肉类消费结构和模式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迁。对我国居民猪肉消费的特征及变迁进行准确刻画和把握,不仅对生猪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也便于政府更科学地引导居民的肉类消费。
郜亮亮刘玉满潘春玲
关键词:猪肉消费肉类消费生猪产业发展禽类养殖出栏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