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09200260c)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沈志霞李宏芬张志纺韩秀玲王菊惠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压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高血压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转换酶
  • 2篇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原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中国汉族
  • 1篇中国汉族人

机构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韩秀玲
  • 3篇张志纺
  • 3篇李宏芬
  • 3篇沈志霞
  • 2篇吴寿岭
  • 2篇常延河
  • 2篇王菊惠
  • 1篇王贺永
  • 1篇张淑青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为EH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开滦煤矿汉族人群ACE基因Alu I/D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结果调查人群中,携带ACE基因Ⅱ基因型者的HDL水平高于携带ID、DD基因型者;携带ID、DD基因型者的LDL水平高于携带Ⅱ基因型者。EH组与非EH组比较,ACE基因不同基因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不同,携带ID(19.88%)、DD(20.82%)基因型者患病率高于携带Ⅱ(14.26%)基因型者(P<0.05);ACE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有差异(P<0.05,P<0.01);EH组与NEH组相比,除HDL含量和携带ID、Ⅱ基因型者LDL含量外,其余血脂指标均有差异(P<0.05)。在NEH组,携带Ⅱ基因型者的TC水平高于携带DD基因型者;携带ID、DD基因型者的LDL水平高于携带Ⅱ基因型者。结论 ACE基因不同基因型EH患病率不同,ACE基因I/D多态性与TC、HDL、LDL等血脂水平有关。
韩秀玲沈志霞李宏芬张志纺王贺永张淑青吴寿岭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基因多态性
RAS三种不同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20例EH患者(EH组)和1 004例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EH组)ACE基因A lu I/D多态性、AGT基因T704C多态性、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AGT基因型及ACE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P分别<0.01、0.05、0.05);EH组TC-II、TC-AA、II-AA联合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NEH组(P均<0.05),CC-ID、CC-DD、CC-AA、CC-AC+CC联合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NEH组(P均<0.01)。结论携带AGT基因CC基因型、ACE基因D等位基因者可能为发生EH易感人群;TC-II、TC-AA、II-AA联合基因型对EH的发生可能起负协同作用,而CC-ID、CC-DD、CC-AA、CC-AC+CC联合基因型可能起正协同作用。
沈志霞韩秀玲张志纺李宏芬常延河王菊惠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与原发性高血压(EH)有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危人群风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224例员工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的Alu I/D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型和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T1R)基因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不同(P<0.001);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酸及体重指数异常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P<0.001);打鼾、吸烟、饮酒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高(P<0.001);不同AGT、ACE基因型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不同(P<0.001,P=0.027)。不同AT1R基因型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GT基因CC基因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家族史、血尿酸、三酰甘油及打鼾是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韩秀玲张志纺沈志霞李宏芬王菊惠常延河吴寿岭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