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C05C106)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治曹铁英赵广娜钟幼军宫延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闪
  • 1篇地闪特征
  • 1篇云地闪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特征分析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过程
  • 1篇雷达
  • 1篇雷达回波
  • 1篇雷电
  • 1篇雷电活动
  • 1篇回波

机构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2篇钟幼军
  • 2篇赵广娜
  • 2篇曹铁英
  • 2篇张治
  • 1篇于震宇
  • 1篇宫延平
  • 1篇于振宇

传媒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利用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网在2005年4月至2006年间得到的285347次地闪资料,分析了雷电参数的月变化、年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正闪占总闪的比例仅为5.84%和7%,地闪密度的高值中心分别在(127.3°E,46.3°N)和(123.5°E,52.9°N)附近;总体日变化特征明显,呈一峰一谷态势,分别为18时和10时;一年中雷电活动主要出现在7,8月份,正云地闪的平均强度明显大于负云地闪。云地闪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的分布表明:雷电活动特征可以基本揭示该地区天气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钟幼军曹铁英宫延平于震宇张治赵广娜
关键词:云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省两次强对流过程地闪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地闪定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7年6月4El和7月7日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强对流发展到最旺盛的时候,地闪强度和数量也达到最大值(地闪以负闪为主);地闪主要发生在大于40dBz的区域或其邻近地带,稀疏的地闪通常发生在强回波外围10~30dBz的范围或其邻近区域。随着回波降水的开始,地闪强度也开始减弱;比较密集的地闪发生,通常预示着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一般在对流单体发展阶段,正闪在总地闪中的比例相对较大,占10%左右。
钟幼军张治曹铁英赵广娜于振宇
关键词:地闪雷达回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