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3B01)

作品数:37 被引量:167H指数:7
相关作者:侯兆新刘毅邱林波陈水荣舒赣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高强
  • 12篇高强钢
  • 6篇滞回
  • 6篇结构钢
  • 5篇有限元
  • 5篇屈强比
  • 5篇建筑
  • 5篇高性能
  • 4篇受压
  • 4篇截面
  • 4篇抗震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4篇高强度钢材
  • 4篇残余应力
  • 3篇载力
  • 3篇滞回曲线
  • 3篇轴心受压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回火

机构

  • 26篇中国冶金科工...
  • 11篇东南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武汉钢铁股份...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中冶建筑研究...
  • 2篇江苏省邮电规...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北京住总集团...
  • 1篇中衡设计集团...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11篇刘毅
  • 11篇邱林波
  • 11篇侯兆新
  • 10篇陈水荣
  • 8篇舒赣平
  • 6篇童明伟
  • 6篇张开广
  • 5篇李宗京
  • 5篇刘菲
  • 5篇范巍
  • 4篇符定梅
  • 4篇李业绩
  • 3篇秦国鹏
  • 3篇齐玉龙
  • 3篇薛素铎
  • 3篇袁泽喜
  • 3篇段斌
  • 3篇李晓润
  • 3篇龚超
  • 2篇陈素文

传媒

  • 15篇钢结构
  • 8篇工业建筑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焊接技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工程建设标准...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Journa...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第26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5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2013年
由于高性能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可焊性能出众等特点,在国外的建筑、桥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何控制好高性能钢材的屈服强度,降低其分布的离散性,是影响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高性能钢材屈强强度的离散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做好结构的抗震设计,从中掌握一般规律,特别介绍韩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借以为该类新型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促进该类绿色建材在我国钢结构领域中的应用。
刘毅秦国鹏陈水荣
关键词:屈服强度抗震性能
Q550高强度钢焊接H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高强度钢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科技进步,还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钢结构工程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Q550高强度钢在我国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首先研究了Q550钢材的力学性能。按照两种长细比设计了6个高强焊接H形柱试件,对其进行了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了Q550高强度钢焊接H形钢柱的轴心受压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对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系数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550高强度钢焊接H形柱轴心受压破坏是失稳破坏,使用性能很好,试验承载力高于按照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计算的值,试验得到的稳定系数也高于规范规定的值。
邱林波侯兆新薛素铎刘毅陈水荣齐玉龙
关键词:高强度钢长细比轴心受压承载力
金属屋面系统抗风揭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由于金属屋面系统的设计方法尚不成熟,近年来金属屋面被狂风掀起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此类屋面系统的抗风揭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手段,对工程常见的金属屋面系统进行相关的抗风揭试验研究,获得了相关的荷载-变形、荷载-应变曲线,并对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金属屋面抗风揭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位于支座与屋面板的锁边处,通过在支座和屋面板的锁边位置增加抗风加强夹,能够显著提高屋面的抗风揭能力,且加强夹间距越密,屋面系统的抗风揭能力越强。
秦国鹏刘美思刘毅侯兆新孙超
关键词:金属屋面
横肋约束防屈曲支撑试验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发轻质高性能防屈曲支撑(BRB),提出了一种新型横肋约束防屈曲支撑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3组BRB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件1采用普通Q235钢核心单元,并采用横向加劲肋约束;试件2采用LYP160低屈服点钢核心单元,并采用横向加劲肋约束;试件3采用LYP160低屈服点钢核心单元,并采用砂浆约束.试验结果表明,横向加劲肋可以为核心单元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有效抑制核心单元的屈曲.采用LYP160低屈服点钢核心单元的BRB试件比采用普通Q235钢核心单元的BRB试件表现出更好的滞回性能和更强的耗能能力.
黄镇李宗京丁婷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低屈服点钢
冷弯型钢建筑体系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被引量:5
2013年
冷弯型钢具有造型丰富、力学性能优异、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体系中应用广泛。为充分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动向,拓展我国钢结构领域的技术进步,着重介绍澳洲的一种新型冷弯型钢建筑体系,并对该体系的试验过程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以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刘毅秦国鹏陈水荣
关键词:冷弯型钢力学性能钢结构
正则化Bouc-Wen模型的参数研究及其在金属阻尼器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经典Bouc-Wen模型中存在冗余参数的情况,介绍了一种无冗余参数的正则化Bouc-Wen模型。基于理论推导及编制的Matlab程序,对正则化Bouc-Wen模型各参数与其所描述的金属阻尼器滞回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基于两种不同的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正则化Bouc-Wen模型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参数拟合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阻尼器的初始弹性刚度kd及屈服力Fdy均由kx、kw、ρ三个参数共同决定,屈服后刚度k'd由参数kx决定,屈服位移udy由参数ρ决定,转向刚度ks与初始弹性刚度kd之间的相对关系由参数σ决定,弹塑性过渡段的圆滑度由参数n决定。正则化Bouc-Wen模型中的kw、ρ两个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σ、kx、n三个参数具有较低的敏感性。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对正则化Bouc-Wen模型的参数拟合,金属阻尼器试验滞回曲线与拟合曲线能够较好吻合。
李宗京李宗京
关键词:金属阻尼器模拟退火算法
Q550GJ高强钢焊接H型截面残余应力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推动高强结构钢Q550GJ在我国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Q550GJ高强钢焊接H型截面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首先试验研究了Q550GJ钢材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屈强比小于0.85.然后设计和加工了7个Q550GJ高强结构钢焊接H型截面构件,采用分割法对其进行残余应力试验.研究了Q550GJ高强结构钢焊接H型截面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翼缘中部和腹板两端近焊缝区域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但没有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且随着宽厚比的变化呈不规律变化;翼缘外伸部分中部和腹板中部都呈现基本恒定的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随着板件宽厚比的提高而相应减小;其余部位是从残余拉应力到残余压应力转变的过渡区域.
邱林波薛素铎侯兆新刘毅舒赣平
关键词:高强钢残余应力
螺栓拼接节点数值计算模型研究
2016年
采用迭代平衡的方法对高强螺栓施加标准预紧力,并考虑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影响、螺栓帽与盖板之间摩擦的影响、盖板与翼缘或者腹板之间摩擦的影响、螺栓杆与板件孔壁之间非线性接触承压的影响,以非线性通用有限元软件MSC Marc为平台建立了考虑接触摩擦、摩擦滑移和接触承压的高强螺栓拼接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模拟了高强螺栓连接的单块板件,并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证实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螺栓的滑移荷载和拼接的极限荷载;然后模拟了高强螺栓梁段拼接节点,并与试验对比证实模拟结果与试验骨架线吻合良好。所提出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拼接节点中高强螺栓的全过程受力性能,可以用于高强螺栓拼接节点的分析和计算。
刘晓刚
关键词:高强螺栓非线性有限元
回火温度对TMCP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TMCP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00~650℃回火后,钢板强度、冲击吸收能量和屈强比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600℃回火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冲击吸收能量则为最小值,且屈强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回火后钢板组织以贝氏体为主,析出相为Nb、Ti复合析出,600℃时析出少量ε-Cu相,且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贝氏体板条逐渐合并,板条宽度增加,Nb、Ti复合析出相数量也随之增加。
童明伟袁泽喜张开广
关键词:回火温度显微组织
Q550GJ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残余应力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研究国产Q550GJ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其力学性能,设计和加工了6个Q550GJ高强结构钢焊接箱形截面构件,采用分割法对其进行残余应力试验。基于试验测量数据,得到不同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板件宽厚比、板件厚度等几何尺寸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钢Q550GJ焊接箱形截面构件的翼缘和腹板两端近焊缝区域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翼缘和腹板中部呈现大小基本不变的残余压应力区,其余部位为由残余拉应力到残余压应力转变的过渡区域。随着宽厚比的提高,翼缘和腹板残余压应力值相应减小,残余拉应力值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有增大的趋势,且残余拉应力值均小于高强钢Q550GJ的屈服强度。在相同宽厚比情况下,焊接箱形截面构件厚度增加后,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相应减小。
邱林波侯兆新刘毅刘毅薛素铎
关键词:高强钢残余应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