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09673)

作品数:33 被引量:146H指数:9
相关作者:李芳秋史利宁胡毓安马春芳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侵袭性
  • 16篇念珠
  • 13篇念珠菌
  • 11篇烯醇化酶
  • 11篇抗体
  • 9篇曲霉
  • 9篇菌病
  • 8篇烟曲霉
  • 8篇念珠菌病
  • 8篇侵袭性念珠菌...
  • 7篇真菌感染
  • 7篇侵袭性真菌
  • 7篇侵袭性真菌感...
  • 7篇白念珠菌
  • 6篇蛋白
  • 6篇原核表达
  • 5篇免疫
  • 5篇克隆
  • 5篇基因
  • 4篇血清

机构

  • 31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江苏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1篇李芳秋
  • 23篇史利宁
  • 11篇胡毓安
  • 11篇马春芳
  • 9篇李伟
  • 8篇廖红
  • 8篇韩丹丹
  • 8篇孔小祥
  • 7篇王仕钦
  • 7篇陆静芬
  • 7篇邵海枫
  • 6篇张国勇
  • 6篇孔倩倩
  • 5篇黄梅
  • 5篇刘倩
  • 4篇王颖
  • 3篇周万青
  • 3篇年娜
  • 3篇商秀娟
  • 2篇邵世和

传媒

  • 24篇临床检验杂志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烟曲霉分泌蛋白中的免疫优势抗原
2011年
目的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烟曲霉分泌蛋白中的免疫优势抗原,用于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标志物及疗效监测。方法 YEPG培养基培养14 d的真菌分泌蛋白质进行二维电泳(2-DE)分离,用抗曲霉抗体阳性的IA确诊患者混合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再用质谱分析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阳性反应点。结果 2-DE、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确诊IA患者血清与分泌蛋白质中多种抗原反应强烈。40个蛋白质点被抗体阳性IA患者血清识别。对40个蛋白质点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39个免疫反应阳性的蛋白质点,代表17种蛋白质,包括分泌型二肽基肽酶V(DppV)、NAD-依赖型苹果酸脱氢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醛脱氢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3-羟丁酰辅酶A脱氢酶等。在鉴定出的17种蛋白质中,有2个为已知抗原,15个首次报道为免疫原性蛋白质。有7种免疫原性蛋白质显示有多个蛋白质点。且在新发现的免疫原性蛋白质中,2号蛋白质(共13个蛋白质点)免疫反应最强,鉴定结果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结论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筛选病原体免疫优势抗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次鉴定的抗原可能是潜在的疾病标志物,但还需进一步地实验加以评估。
史利宁李芳秋孔小祥王仕钦黄梅邵海枫
关键词:烟曲霉侵袭性曲霉病分泌蛋白2-DE
用免疫磁珠法检测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抗体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抗白念珠菌烯醇化酶(Eno)IgG类抗体的免疫磁珠法,并评估其在念珠菌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Eno重组蛋白耦联至磁性微珠上,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优化免疫磁珠法的反应条件,考察其精密度和特异性。收集经血培养确诊的念珠菌血症患者(n=113)、念珠菌定植者(n=50)、细菌菌血症患者(n=30)和健康人对照者(n=100)血清,用免疫磁珠法测定抗Eno抗体,并与ELISA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磁珠法测定抗Eno抗体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8.2%和14.2%,重组Eno抗原对相应抗体的阻断率为91.6%。以吸光度(A)值0.29为cut off值时,诊断念珠菌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5%、92.3%、90.1%和84.5%。免疫磁珠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ELISA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检测流程从37℃2.5 h缩短至常温1 h。结论免疫磁珠法检测抗Eno IgG类抗体简便、快捷、可靠,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胡毓安史利宁李芳秋年娜马春芳孔小祥
关键词:烯醇化酶抗体免疫磁珠法念珠菌血症
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应用于不同真菌培养上清液的检测,探讨其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白色念珠菌Eno单抗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羊抗Eno作为检测抗体,利用重组白色念珠菌Eno蛋白作为标准品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最低检测下限等性能指标。用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不同真菌培养上清和白色念珠菌在不同温度下培养上清中Eno水平。结果:Eno浓度为20 ng/ml和5 ng/ml时,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61%、9.19%和6.98%、13.81%,最低检出下限为1.25 ng/ml,线性范围为1.25-50.00ng/ml。白色念珠菌37℃培养24 h时的上清中Eno含量为3.06 ng/ml,培养120 h时Eno水平上升到33.43 ng/ml,Eno水平与白色念珠菌菌丝含量呈正相关。本方法与近平滑念珠菌有微弱交叉反应,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酿酒酵母均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白色念珠菌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胡毓安史利宁李芳秋李伟马春芳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烯醇化酶ELISA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4
2016年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的血清生物标志。文中回顾性分析血清PCT水平对外科ICU病房SIRS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监护病房166例SIRS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疾病、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转归。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临床转归及血清PCT测定值。结果 166例SIRS患者中脓毒症131例,PCT中位数浓度为2.43(0.81-10.51)ng/m L,其中109例血清PCT阳性(≥0.47 ng/m L),阳性率为83.2%;非感染性SIRS 35例,PCT中位数浓度为0.23(0.10-0.39)ng/m L,阳性率为17.14%。2组患者血清PCT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和真菌所致脓毒症患者PCT阳性率分别为86.5%(83/96)和74.3%(26/3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4.28(1.05-14.59)和0.89(0.37-1.59)ng/m L,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脓毒症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94.4%(34/36)和78.9%(75/9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2.89(4.76-47.73)和1.41(0.54-4.00)ng/m L,两者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成为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的重要依据。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PCT测定有助于SIRS病因诊断和预后。
陈笑宇世飞李芳秋商秀娟刘倩胡毓安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预后
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克隆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烟曲霉TR重组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用RT-PCR方法从烟曲霉总RNA中扩增出TR cDNA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转化E.coliJM109。经序列分析证实后,提取重组克隆质粒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E.coli BL21(DE3),筛选重组表达质粒。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表达,用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分析重组蛋白质,并用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结果构建了含TR全长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可高效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质可被侵袭性曲霉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R,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史利宁邵世和李芳秋孔小祥王仕钦陆静芬黄梅邵海枫
关键词: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念珠菌优势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诊断价值评估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是免疫功能损伤或低下患者常见的感染和死亡原因,近年来检测IC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建立检测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果糖二磷酸醛羧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Fba1)特异性抗体的ELISA方法,评估其在I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Eno、Fba1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测定人血清相应抗体的ELISA,并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考查。结果建立了检测IC患者血清抗Eno、抗Fba1抗体的ELISA,cut-off值分别为吸光度(A)值0.370和0.610。ELISA结果显示,IC患者血清中的抗Eno、抗Fba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非IC患者对照(P<0.001)。抗Eno和抗Fba1对诊断I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73/101)和98%(196/200),87.1%(88/101)和96%(192/200),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至91.0%。且与细菌感染及其他真菌感染患者(如曲霉病)无交叉反应。IC患者中40.6%(41/101)可以在血培养阳性前检测到抗Eno、49.5%(50/101)可以在血培养阳性前检测到抗Fba1。结论建立了检测抗Eno、抗Fba1抗体的ELISA法,检测念珠菌菌丝相分泌蛋白IgG抗体特异性和灵敏度良好,在念珠菌感染诊断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马春芳陆静芬孔倩倩韩丹丹廖红李芳秋
关键词:念珠菌烯醇化酶ELISA
重新认识特异性抗体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2年
过去的数十年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其中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引起严重的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和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
李芳秋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抗体检测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重组蛋白质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制备具有高免疫原性的白念珠菌重组烯醇化酶蛋白质。方法以白念珠菌C1标准株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用PCR法扩增烯醇化酶的全长DNA序列,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质表达。用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和白念珠菌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质。结果获得了含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全长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相应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后能高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质。经已含抗体的病人血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诱导的重组蛋白质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克隆了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全长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王仕钦曹王丽李芳秋孔小祥史利宁
关键词: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预测外科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2014年
目的采用假丝酵母菌属评分(CS)以预测普通外科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IC),弥补血培养方法的不足。方法采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普通外科ICU 307例患者资料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参考国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标准(CS=2×脓毒症+1×外科手术+1×全肠外营养+1×假丝酵母菌属定植),以CS=3作为预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界值,并将评分结果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7例ICU患者中,CS≥3者145例占47.2%;确诊IC感染患者34例,感染率为11.1%;CS≥3的确诊感染IC患者33例,占总体确诊感染IC患者总数的97.1%。结论假丝酵母菌属评分方法早期预测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临床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廖红张国勇李芳秋李伟韩丹丹刘倩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属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常规微生物学检测被引量:9
2010年
邵海枫
关键词:真菌侵袭性感染微生物学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