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05004790200701)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薛素铎李雄彦曹万林李莉宋延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体育场挑篷
  • 3篇挑篷
  • 3篇结构风振
  • 3篇风振
  • 2篇型钢
  • 2篇粘滞阻尼
  • 2篇粘滞阻尼器
  • 2篇阻尼
  • 2篇阻尼器
  • 2篇组合剪力墙
  • 2篇控制研究
  • 2篇混凝土
  • 2篇剪力
  • 2篇剪力墙
  • 2篇风振控制
  • 2篇高强
  • 2篇高强混凝土
  • 1篇性能试验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城建国际...

作者

  • 6篇薛素铎
  • 4篇李雄彦
  • 2篇李莉
  • 2篇曹万林
  • 2篇宋彦杰
  • 2篇胡斌
  • 1篇宋延杰

传媒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风速时程的体育场挑篷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依据自回归(AR)法,确立了考虑风速时程空间相关性的模拟方法,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基于上述方法,模拟了某体育场挑篷结构的风速时程,并对所得风速时程离散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谱与目标谱吻合较好。根据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的需要,将模拟风速转变为风荷载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获得了结构风振响应,为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计算表明,基于风速时程的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体育场挑篷的风振响应。
薛素铎宋延杰李雄彦
关键词:挑篷结构风速时程风振响应
高强混凝土—型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在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高强混凝土—型钢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和配筋率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的影响.方法将剪力墙各部件用有限元相关单元模型和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带有钢框架及带有斜向支撑钢框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要好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分析可以作为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有效补充.结论有限元模型可模拟实际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边柱纵筋配筋率等六个因素对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极限荷载影响较大,对于开裂荷载,轴压比对其影响较大,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李莉薛素铎曹万林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型钢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
高强混凝土-型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对3个1/3缩尺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探讨了不同组合形式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将试验结果与普通强度混凝土剪力墙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内藏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和内藏斜向支撑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后期刚度、延性均比普通强度混凝土剪力墙有明显的提高.计算与试验吻合较好.
李莉薛素铎曹万林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型钢剪力墙抗震性能
体育场挑篷结构风振控制研究
基于风荷载数值模拟,对体育场挑篷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获得结构风振响应。由于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本文采用粘滞阻尼器对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设置粘滞阻尼器后,结构节点位移、加速度和杆件轴力都得到了明显...
胡斌薛素铎宋彦杰李雄彦
关键词:体育场挑篷风振控制粘滞阻尼器
文献传递
体育场挑篷结构风振控制研究
2009年
基于风荷载数值模拟,对体育场挑篷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获得结构风振响应。由于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本文采用粘滞阻尼器对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设置粘滞阻尼器后,结构节点位移、加速度和杆件轴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且竖向加速度控制效果明显,可见粘滞阻尼器在大跨挑篷结构中的风振控制作用是显著的。同时对粘滞阻尼器在挑篷结构中的减振控制进行了参数研究。
胡斌薛素铎宋彦杰李雄彦
关键词:体育场挑篷风振控制粘滞阻尼器
竖向隔震的机理研究和装置设计被引量:13
2008年
针对空间网格结构的复合隔震,重点研究其竖向隔震机理.首先建立了支座竖向刚度、激励特征频率与隔震系数间的关系,验证了竖向隔震的可行性;结合支座的应用条件,建立了支座竖向刚度计算公式,为支座的竖向隔震装置设计提供了依据;并给出了弹簧隔震装置的设计方法.
李雄彦薛素铎
关键词:竖向隔震支座刚度设计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