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01-6)

作品数:8 被引量:282H指数:7
相关作者:梁宗锁杜峰山仑韩蕊莲单长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陕北黄土丘陵...
  • 4篇丘陵区
  • 4篇黄土丘陵
  • 4篇黄土丘陵区
  • 3篇演替
  • 3篇水分
  • 3篇土壤
  • 3篇撂荒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群落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过程
  • 1篇演替序列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植物
  • 1篇水分变化
  • 1篇水分变化规律
  • 1篇水分利用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宝鸡职业技术...
  • 1篇杨陵职业技术...

作者

  • 8篇梁宗锁
  • 6篇杜峰
  • 4篇山仑
  • 2篇韩蕊莲
  • 2篇单长卷
  • 1篇王海珍
  • 1篇谭勇
  • 1篇陈小燕
  • 1篇郝文芳
  • 1篇樊鸿章
  • 1篇郭朝晖
  • 1篇胡莉娟
  • 1篇马来换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效应被引量:40
2005年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17块不同撂荒年限样地土壤水分的普查和10块样地土壤水分的定位测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各植被、土壤因子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效应:①农田撂荒后,随着植被的恢复,因群落生物量、植被盖度和土壤有机质等这些对土壤水分有直接作用因子的变化,而间接表现为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来越低,而土壤水分的波动却越来越大;②用地形因子(包括坡度、坡向和海拔)、土壤因子(地表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和植被因子(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可以较好地对土壤水分做出多元拟合,影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根系层水分波动的主导因子是植被盖度,而影响深层土壤水分波动的主导因子是地上生物量;③土壤水分两次测定期间深层储水量差值与累积降雨量成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水分测定下边界存在上渗与下渗运动,而且储水量差值多数为正值,说明是以下渗为主。因此O根据土壤水分来估算群落蒸散时会有正的系统误差。为此论文将深层储水量差值作为补偿调节因子自变量,以提高多元拟合精度。拟合结果说明群落蒸散可由群落生物量、群落盖度、坡度、坡向和土壤表层容重或坚实度来估计。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影响群落蒸散的最大因子是群落蒸腾,其次是植被盖度。
杜峰山仑梁宗锁谭勇
关键词:恢复生态土壤水分黄土丘陵区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群落异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8块样地进行了群落间异质性和群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间异质性大于群落异质性,且群落间异质性与环境因素差异多数为正相关,说明环境对撂荒演替前期群落组成与结构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群落间异质性主要是群落组成异质性,有49.6%是由环境差异引起的。土壤全氮、磷和钾含量与群落间组成异质性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氮、磷和钾肥对撂荒演替中群落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应注意肥料施用,特别是氮肥的施用。
郭朝晖马来换杜峰梁宗锁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撂荒演替序列被引量:46
2005年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 rtem isia scop aria)+其它杂类草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多年生草种或小灌木的共优群丛→根茎禾草冰草(A g ropy ron crista tum)群丛→多年生草本或丛生禾草+一年生杂类草群丛→多年生草本群丛→小灌木达乌里胡枝子(L esp ed eza d avurica)群丛→多年生草本+小灌木或密丛型禾草群丛→短根茎密丛型禾草白羊草(Bothrioch loa ischaem um)群丛。
杜峰山仑陈小燕梁宗锁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演替序列
植物竞争研究综述被引量:119
2004年
概述了竞争的概念、理论 (包括最大生长率理论、最小资源需求理论和资源动态两阶段说 )、特性 (主要有竞争不对称性和环境相关性 )及其影响因素 ,竞争与群落组成、结构和动态的关系。并对近几十年来生态学上关于植物竞争的争论焦点作了论述 ,即竞争对个体生长、繁殖和存活及群落演替的相对重要性 ,主要介绍了Grime、Newman&Tilman和Deborah&Ariel的 3种观点 ,其中Grime认为竞争不重要 ,相反Newman&Tilman认为竞争比较重要 ,Deborah&Ariel则提出了资源动态两阶段说 ,认为竞争重要与否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为植物对土壤资源的吸收利用与非生物因素两者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可利用性的渐次降低 ;
杜峰梁宗锁胡莉娟
关键词:群落组成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3
2003年
对黄土高原不同立地类型、年生长季中不同生长时期的11龄人工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属于亏缺型,但不同立地条件之间,在年生长季中,从生长初期到生长末期,人工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是有差异的,其含水量从大到小为: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不同土层深度之间,0~40cm、40~100cm、100~220cm三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容易受立地条件、年生长时期的影响.在年生长季中,从生长初期到生长末期,各立地类型除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有回升外,其它土层土壤含水量都有所下降,而并未得到补偿.年生长季内,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速度不同,生长初期和生长旺季的规律相似,但速度出现负的最大和正的最大所在的土层深度不同,速度递增和递减所在的土层深度也不同,生长末期速度均为正值,表层最大,随土层深度的加深,速度递减,但到460~600cm处速度略有增加.
郝文芳韩蕊莲单长卷梁宗锁
关键词:刺槐水分变化规律
土壤干旱对辽东栎、大叶细裂槭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2003年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干旱条件对辽东栎和大叶细裂槭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两树种叶水势均下降,随胁迫时间延长水势又有一回升趋势,显示出树种自身的调节能力,大叶细裂槭调节水势的能力强于辽东栎。叶水势与叶片含水量关系密切,水势的高低决定叶片水分状况,水分含量又决定了幼苗的生长状况。大叶细裂槭新梢在5、6月增长增粗迅速,而辽东栎在4月、5月生长迅速及叶面积扩展快,适宜水分下增粗可持续至9月份。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两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在中度干旱下整体WUE有所上升,尤其是辽东栎提高约10%;大叶细裂槭的根冠比在重度干旱下可达2以上,说明它对干旱的适应性很强,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也能长期维持生命,成活率高于辽东栎,接近100%,可见其适应性强于辽东栎。
王海珍韩蕊莲梁宗锁樊鸿章
关键词:辽东栎干旱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利用称重法测定植物群落蒸散被引量:11
2003年
用改进的离体连续快速称重法对刺儿菜(Cirsiumsegetum)、苦苣(Sonchusoleraceus)、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长芒草(Stipabungeana)和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的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表明二裂委陵菜的蒸腾速率最高、刺儿菜最低,其它处于中间水平。3年退耕地的日蒸腾量远小于裸地的土面蒸发量,群落蒸散量达到0.13~0.64cm·m-2·d-1。
杜峰梁宗锁山仑单长卷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18块不同年限撂荒样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均可对种数-面积曲线进行拟合;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群落组成均匀度下降,Simpson、Shannon、Brilliouin和Dahl多样性指数减小,但优势度多样性指数-Whittaker则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而稳定上升;撂荒演替前期的样地群落基本属于对数级数分布,说明该阶段种的组成主要是生态位预占模式起作用,演替中后期属于对数正态分布,可能是生态位预占、周围繁殖体的侵入压力、种间竞争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杜峰山仑梁宗锁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演替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