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J-10-0354)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彭国忠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对立
  • 1篇韵味
  • 1篇浙派
  • 1篇诗史
  • 1篇委婉
  • 1篇稿本
  • 1篇词论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彭国忠

传媒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诗学批评中的“直致”论被引量:3
2011年
直致作为诗学术语,自其开始出现始,就存在一些歧义。后世在运用它进行诗学批评时,往往自其对立面进行言说,多使用"无"、"不"、"少"之类否定式句式,以之为直接、直露的表达方式、陈情方式、描写方式、叙事方式;认为它缺少委婉优柔之致,少味乏韵;不润色铺叙,不重文采;并最终在批评中脱略具体诗作,而提升为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体式、类型。直致成为诗学重要范畴以后,一些批评家在运用它梳理诗史线索时,进行当代诗学批评时,往往将它与某一时代、流派的整体风格相联系,作为时代诗歌风尚的标志,且呈现出复古的诗学倾向。直致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中的客观存在,它与含蓄有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具有互补性。
彭国忠
关键词:对立委婉韵味诗史
试论王昶词论对浙派的发展——以稿本《西崦山人词话》为论被引量:1
2011年
稿本《西崦山人词话》是浙派重要作家王昶未竟的词话,它集中反映了王昶的词学观和词学批评活动,其中有明确的绍述朱彝尊词学思想的意识,是对浙派传统词学观的继承,然更大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王昶词论对朱彝尊、厉鹗等人的突破和发展。首先是对"雅"的具体化和丰富化,其次是对柳永其人其词的认可,再次是对"寄托说"的突破,以及既重视音律,又不以严守格律匡衡所有词人。
彭国忠
关键词:词论浙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