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B32160)

作品数:15 被引量:154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加启卜登攀周凌云魏宏阳刘开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奶牛
  • 3篇乳铁蛋白
  • 2篇乳脂
  • 2篇生物学
  • 2篇牛奶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E
  • 2篇瘤胃
  • 2篇基因
  • 2篇分子
  • 1篇亚基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瘤胃酸...
  • 1篇亚麻
  • 1篇亚麻酸
  • 1篇亚油酸
  • 1篇益生菌
  • 1篇阴阳离子平衡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卜登攀
  • 15篇王加启
  • 9篇魏宏阳
  • 9篇周凌云
  • 4篇刘开朗
  • 3篇刘仕军
  • 3篇王传蓉
  • 3篇臧长江
  • 3篇于萍
  • 2篇国卫杰
  • 2篇程金波
  • 2篇雒秋江
  • 2篇邓露芳
  • 2篇周振峰
  • 2篇刘光磊
  • 1篇张春刚
  • 1篇杨开伦
  • 1篇李旦
  • 1篇董晓丽
  • 1篇哈斯额尔敦

传媒

  • 7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饲料
  • 2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生菌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机体健康有益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维持宿主肠道菌群平衡,作用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就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途径,及其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姜艳美王加启邓露芳卜登攀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雒秋江
关键词:益生菌免疫调节
胃肠道微生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小型生物群被赋予高种群密度、广泛的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等特性,它们在宿主营养、生理和免疫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研究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并展望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从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于萍王加启卜登攀贺云霞魏宏阳周凌云刘卉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学分子技术
不同水平全棉籽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选取健康的荷斯坦母牛32头,根据产奶量、体重、泌乳日龄,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饲喂无棉籽日粮、8%全棉籽日粮、12%全棉籽日粮和16%全棉籽日粮,以研究添喂不同水平全棉籽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8%全棉籽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提高5.65%(P<0.05),乳脂产量试验1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各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朱文涛王加启王建平杨开伦卜登攀
关键词:全棉籽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9年
牛奶及其制品作为一类营养全面的理想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乳制品的质量和品质,实时、快速、准确地检测牛奶及其制品成分和其他物质含量是提高乳制品质量,进行牛奶及其制品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由于其快速、准确、无损的特点在乳及其制品产品检测和生产监控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文章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在牛奶及其制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质量评定、在线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证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乳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掺假物、残留物和防腐剂等进行快速、准确、无损的测定,从而实现对牛奶及其制品质量的检测和评定,以及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随着近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检测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牛奶及其制品的品质检测。
王晶王加启卜登攀国卫杰申军士魏宏阳周凌云刘开朗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营养成分在线检测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日粮中的阴、阳离子对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影响奶牛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机体的代谢活动及多项生理指标,而且在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适宜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能提高奶牛的采食量、生产性能,还能有效预防奶牛的产后瘫痪等疾病。作者现就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DCAB)在奶牛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臧长江王加启卜登攀周振锋国卫杰王传蓉王金枝魏宏阳周凌云雒秋江
关键词:DCAB奶牛生理阶段奶牛疾病
瘤胃后灌注脂肪酸对奶牛乳脂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在试验研究中采用瘤胃后灌注脂肪酸,可排除瘤胃对脂肪酸的干扰作用,对奶牛乳脂组成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瘤胃后灌注不同形式脂肪酸对奶牛乳脂组成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刘仕军
关键词:奶牛脂肪酸
犊牛盲肠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2009年
采用反复冻融法、玻璃珠法和超声波+反复珠磨的方法提取犊牛盲肠的微生物总DNA,并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最佳的方法,以实现普通实验条件下成功提取符合PCR扩增要求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分析表明,超声波+反复珠磨的方法所得的DNA的A_(260)/A_(280)的比值为1.81,0.8%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所提DNA片段分子量大于20 kb,适于酶解和PCR扩增要求。以提取的DNA样品为模板,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7 kb大小特异性很好的预期条带。这是研究犊牛盲肠微生物的关键一步。
于萍王加启卜登攀邓露芳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
关键词:PCR扩增
补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研究维生素E和硒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相同,预产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为自由舔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组,对照组为不补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组,试验期90d(从预产前60d到产后30d)。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血液中维生素E的含量在产后12h和产后30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硒的含量在产前30d、产后12h和产后30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疾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3.3%、80%、75%。
王传蓉王加启周振峰臧长江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关键词:维生素E胎衣不下围产期奶牛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牛场的奶牛健康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人们充分认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患SARA的奶牛产奶量会普遍降低,损害母牛健康,强制性淘汰率增加,最终影响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就目前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关的饲养管理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希望对奶牛生产者如何正确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所帮助。
刘亮王加启刘仕军卜登攀梁松
关键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奶牛瘤胃微生物BAC文库中脲酶克隆的筛选与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脲酶选择性培养基,从奶牛瘤胃微生物BAC文库的15 360个克隆中筛选得到了12个脲酶克隆。利用酚-次氯酸法对脲酶克隆子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均具有不同的尿素分解能力,酶的活力范围是30~2 466 U/mg。脲酶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大约是60 kb,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图谱表明,各个克隆具有不同DNA片段,其中脲酶Urease 1、Urease 3、Urease 4和Urease 9的最适pH8.0,最适温度为60℃。本研究从奶牛瘤胃微生物BAC文库中筛选到了具有脲酶酶活特性的克隆。
赵圣国王加启卜登攀刘开朗李旦于萍魏宏阳周凌云李发弟
关键词:瘤胃微生物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脲酶酶学性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