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SZ3072)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燕芳徐侨妹康遍霞张昕之顾颖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微博互动策略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90后"大学生是微博使用的最大、最活跃的群体。课题组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试图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微博互动的策略模型,并且在分析大量调研结果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微博互动具有共友性、真实性、实用性和适时性的特点,提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微博有效互动的前提是双方为共友关系,高校辅导员可依托微博平台为互动的观测点,线下开展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为归宿点,同时区分互粉、悄悄关注和不使用微博等不同学生群体,按照不同学生类型采取不同的互动策略,以学生个体为着力点,通过线上线下的沟通与疏导达到最佳的教育引导效果。
- 王燕芳康遍霞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 微时代“90后”大学生的微生活现状微探被引量:10
- 2013年
- 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悄然进入了以微博为传媒代表的微时代,"90后"大学生是微时代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通过针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站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是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的最活跃的使用者。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更新工作方法,充分依托微博平台,与学生亦师亦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同;与学生平等对话,使他们在分享体验中走出生命困顿;与学生直面真实,使他们在现实感知中回归理性,在微生活中健康成长。
- 王燕芳康遍霞张昕之赵一波顾颖能徐侨妹
- 关键词:社交媒体
- E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探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当今时代是一个超越时空、资源共享的E时代。成长在E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与时俱进,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平等性、双向性、现实性和即时性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要求,初步构建E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共情、注重互动、注重细节、注重累进,以交往实践为基础,在主体间的共同参与、理解、交流中逐步实现主体价值认同。
- 王燕芳康遍霞
- 关键词:E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 多元思潮视阈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双向解读被引量:7
- 2014年
- 新媒体时代,在多元思潮的渗透影响下,大学生呈现无群体主张性、碎片化接受性、泛娱乐自嘲性的特点。辅导员与大学生构建密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前提。就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而言,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动关注、泛功利化的主动联系和基于情感基础的伪执行性;本文从与学生心理亲疏的崭新视角,解读辅导员与大学生存在隔膜关系、圈子关系和共友关系三个层次,这三种关系层层递进,共友关系是辅导员和学生群体相互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
- 王燕芳邓志宏
-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五种能力被引量:25
- 2012年
- 相对于封闭、稳定、平衡假设下的传统教育模式,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辅导员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自觉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敏锐的政治感悟力、快速的信息感应力、积极的网络情商力、准确的信息分析力、灵活的公关宣传力,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升级与转型。
- 王燕芳徐侨妹
-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哲学研究
- 2014年
- 人的虚拟生存事实,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主体的虚拟存在及其表现,然后论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三个关系本质,即关系的平等交互性、关系结构的去中心化、关系主体的自主生成性。进而从网络虚拟空间的价值指向、有效路径、虚实主体的共生规律三个方面辨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返本开新之途。
- 陈志丹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90后”大学生“微博热”背后的心理需求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结合广州4所高校"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实证调查结果,提出"90后"大学生微博热背后的信息占有、情感表达、朋辈认同、个人展示、人际交往等五种心理需求,并尝试构建网络支持平台和重现现实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辅导模式,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博助益个体健康成长。
- 王燕芳徐侨妹张昕之
- 关键词: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