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30)

作品数:36 被引量:274H指数:10
相关作者:方贻儒苑成梅黄佳李则挚洪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湖南省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抑郁
  • 16篇抑郁症
  • 10篇双相
  • 10篇双相障碍
  • 9篇基因
  • 6篇细胞
  • 6篇难治
  • 6篇难治性抑郁
  • 6篇难治性抑郁症
  • 4篇综合征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基因表达
  • 3篇蛋白
  • 3篇多态
  • 3篇心境障碍
  • 3篇血白细胞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 2篇杭州市第七人...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湖南省脑科医...
  • 2篇上海市虹口区...
  • 2篇苏州广济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35篇方贻儒
  • 20篇苑成梅
  • 19篇李则挚
  • 19篇黄佳
  • 19篇洪武
  • 18篇易正辉
  • 14篇吴志国
  • 14篇王勇
  • 13篇胡莺燕
  • 13篇陈俊
  • 12篇曹岚
  • 10篇禹顺英
  • 9篇张晨
  • 5篇汪作为
  • 4篇江开达
  • 3篇王振
  • 2篇楼翡璎
  • 2篇梁建华
  • 2篇陈兴时
  • 2篇汪栋祥

传媒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上海精神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下抑郁症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ks,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探讨默认网络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抑郁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抑郁症患者和1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默认网络内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i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分析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组后扣带回与右侧颞叶、右前额叶、右侧顶叶,左前额叶内侧皮质与右侧扣带回、右侧前额叶,右海马与右前额叶、右侧顶叶,以及左海马与左前额叶、左侧枕叶功能连接增强(P<0.01);前额叶内侧皮质与左前额叶,右海马与右侧颞叶、左侧边缘叶,左海马与右前额叶(额上回)、右旁中央小叶的功能连接强度下降(P<0.01)。患者组左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左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总分(r=-0.569,P=0.021)及迟缓因子分(r=-0.498,P=0.050)呈负相关;左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总分呈负相关(r=-0.508,P=0.045);两侧海马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509,P=0.044)。结论静息状态下,未用药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改变,且部分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其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朱俊娟彭代辉李建奇张敏易正辉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症默认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在抑郁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病人特定脑区神经病理改变,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边缘-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1]通路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朱俊娟彭代辉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磁共振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Bcl-2 mRNA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外周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 Leukemia-2,Bcl-2)的表达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纳入TRD 23例、非TRD 26例与正常对照51名,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治疗前后抑郁症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1.845±1.234)vs.(3.422±2.204)](P<0.01);TRD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非TRD组及正常对照组[(1.361±0.731)vs.(2.273±1.431)vs.(3.422±2.204)](F=11.468,P<0.01);TRD组和非TRD组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HAMD量表平均减分率分别为62.23%和82.97%;TRD组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基因表达(1.797±1.035)显著上升(P<0.01),而非TRD组治疗后(2.623±1.785)基因表达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cl-2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难治性抑郁症的Bcl-2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表达水平上升。
洪武胡莺燕李则挚苑成梅易正辉陈俊吴志国黄佳曹岚禹顺英刘晓华彭代辉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基因表达
神经类固醇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08年
有关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5-羟色胺(5-HT)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近年来,神经类固醇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也成为抑郁症的研究热点之一。大脑是类固醇激素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该激素在大脑的发育、生长、成熟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汪作为方贻儒
关键词:病理机制抑郁症类固醇激素5-羟色胺靶器官
抑郁症脑组织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易正辉方贻儒禹顺英
关键词:抑郁症基因差异表达基因芯片
外周血白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外周血白细胞BDN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亚综合征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BDNF基因在外周血表达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的关系.结果 (1)亚综合征抑郁组BDNF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0.15±0.07,健康对照组为0.25±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2,P<0.01);(2)亚综合征抑郁组BDNF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840,P<0.001).结论 亚综合征抑郁及其严重程度与BDNF基因低表达可能相关.关键词:抑郁综合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
李则挚禹顺英洪武汪作为苑成梅易正辉黄佳王勇陈俊胡莺燕曹岚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综合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基因表达
精神分裂症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可能通过DNA甲基化机制调控基因表达,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文章就DNA甲基化对环境因素影响及其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晨易正辉方贻儒
关键词:DNA甲基化环境因素精神分裂症
Decreased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major depression as revealed by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被引量:28
2011年
Backgroud 功能的成像研究在任务或休息状态期间在消沉在 cortico 边的网络显示反常活动。现在的工作是探索休息状态在消沉与地区性的同质(ReHo ) 显示出的反常自发的活动功能的用 fMRI 的磁性的回声成像(fMRI ).Methods,地区性的大脑活动的差别在在沮丧对健康的参加者放松状态被测量。第一与主要压抑的混乱和 16 控制诊断的十六个参加者在放松状态期间被扫描。一个新奇方法基于 ReHo 被用来在左丘脑越过整个 brain.Results ReHo 检测自发的血液动力学的回答,左时间的脑叶,左小脑的以后的脑叶,并且双边的枕骨的脑叶被发现显著地在放松 depression.Conclusions 的状态与健康控制相比在消沉被减少反常自发的活动在左丘脑,左时间的脑叶,左小脑的以后的脑叶,和双边的枕骨的脑叶存在。并且 ReHo 可以是在在放松消沉的状态理解不同大脑活动的一本潜在的参考书。
PENG Dai-huiJIANG Kai-daFANG Yi-ruXU Yi-fengSHEN TingLONG Xiang-yuLIU JunZANG Yu-feng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忧郁症大脑活动
CREB磷酸化水平在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中表达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状态下,以及持续给予盐酸氟西汀后,大鼠海马及前额叶部位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水平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三组:应激组26只,药物组12只,对照组12只。应激组与药物组大鼠均经过8周慢性应激刺激,药物组在第1周开始给予盐酸氟西汀(10mg/g,I.P.),直到8周末。8周后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根据8周末糖水偏爱率将应激组大鼠分为应激敏感组和应激适应组。应激结束后将四组大鼠断头处死,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大鼠海马、额叶部位CREB和p-CREB水平。结果 8周末应激敏感组糖水偏爱率低于应激适应组、药物组及对照组(均P<0.05);应激敏感组的跨格次数、中心格时间和直立次数低于药物组和对照组(均P<0.05),与应激适应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应激敏感组海马及前额叶中p-CREB水平明显低于应激适应组、药物组及对照组(均P<0.05);四组大鼠海马部位、前额叶CREB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海马和额叶部位CREB磷酸化水平可能与应激导致的情绪障碍发生机制相关。
王凌霄彭代辉黄建华张晨黄佳唐宇平禹顺英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慢性应激盐酸氟西汀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和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抑郁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缓释片组(n=38)和缓释胶囊组(n=36),所有患者入组后的前4 d每日早餐后顿服1片(粒)文拉法辛(75 mg)和模拟药,第5日开始顿服2片(粒)文拉法辛(150 mg)和模拟药。分别在基线期和治疗第1、2、3、4、6、8周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自评量表评估。以首次出现HAMD-17减分率大于50%为观察终点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在首次起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和缓释胶囊组各有27例和26例完成8周随访。缓释片组的有效率为71%,痊愈率为66%;缓释胶囊组有效率为67%,痊愈率为6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首次起效时间、对疼痛的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缓释片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缓释胶囊组为39%,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对抑郁症状及伴发疼痛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均与缓释胶囊相当。
彭代辉黄佳李则挚王勇陈俊洪武苑成梅易正辉王志阳胡莺燕吴志国曹岚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症文拉法辛迟效制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