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010-004)

作品数:12 被引量:93H指数:7
相关作者:刘世亮化党领介晓磊王岩刘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土壤
  • 3篇污染
  • 3篇潮土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定位施肥
  • 2篇栽培
  • 2篇施肥
  • 2篇土壤溶质
  • 2篇人工湿地
  • 2篇猪场废水
  • 2篇小麦产量
  • 2篇小麦产量和品...
  • 2篇筋力
  • 2篇基质
  • 2篇降雨
  • 2篇降雨条件
  • 2篇废水
  • 2篇白质

机构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郑州大学
  • 2篇黄淮学院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作者

  • 5篇刘世亮
  • 4篇介晓磊
  • 4篇化党领
  • 3篇王岩
  • 3篇刘芳
  • 2篇杨先明
  • 2篇寇长林
  • 2篇李怀恩
  • 2篇马政华
  • 2篇孟庆香
  • 2篇黄绍敏
  • 2篇杨素勤
  • 2篇张亚丽
  • 2篇张彩莹
  • 2篇王妍艳
  • 1篇李玉成
  • 1篇李钜源
  • 1篇程璞
  • 1篇吕斯濠
  • 1篇何冠华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地植物齿果酸模对猪场废水净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为了选择对养殖业废水有较强耐污及净化能力的湿地植物,提高人工湿地对养殖业废水处理效果,采用基质栽培法对耐寒植物齿果酸模在猪场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在氨氮浓度150 mg/L左右的废水中长势良好,单株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达到148.7 g,其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55 g和0.50 g,在单株处理水量为9 L,水力停留时间7 d时,齿果酸模对废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都在70%以上。可见,齿果酸模对猪场废水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人工湿地处理养殖业废水。
张彩莹王妍艳王岩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栽培猪场废水净化作用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土壤溶质迁移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土壤质地和溶质性质对土壤溶质地表迁移过程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杨凌塿土、安塞黄绵土和神木绵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NO3-、NH4+、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塿土的溶质地表流失量均高于黄绵土和绵砂土,尤其是吸附性强的NH4+和PO43-。NO3-与Br-坡面流失以随地表径流流失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产流开始的初期阶段。3种土壤处理中径流溶质最高浓度ρmax(mg/L)大小顺序为:ρmax塿土>ρmax黄绵土>ρmax绵砂土,土壤溶质随入渗水分的迁移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Br->NO3->K+>NH4+>PO43-。塿土等效径流迁移深度EDR最大,黄绵土次之,砂绵土最小,各溶质EDR与溶质垂向迁移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张亚丽李怀恩杨素勤孟庆香黄珺嫦
关键词:模拟降雨黄土坡地土壤质地
淮河中下游沉积物PAHs的稳定碳同位素源解析被引量:8
2012年
对淮河中下游水相、悬浮物、沉积物中的PAHs(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在探讨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揭示研究区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结果表明:水相中正阳关的ρ(PAHs)最高,达5.01 ngmL;悬浮物和沉积物中以蚌埠闸的w(PAHs)最高,分别为9.85和1 175.02 ngg.沉积物中PAHs的δ13C在-39.4‰~-17.6‰之间.正阳关、平圩、洛河和蚌埠闸等采样点的高环PAHs的δ13C比低环PAHs的小,表明高环PAHs富集12C(轻碳同位素),显示燃煤源为主要污染源;但这4个采样点PAHs的δ13C与燃煤烟尘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除燃煤源外可能还存在着少量其他污染源.双沟镇高环PAHs的δ13C比低环PAHs的大,表明高环PAHs富集13C(重碳同位素),可能是微生物作用所致.
李琪李钜源窦月芹秦汝赵彩平李玉成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多环芳烃
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在流域内平顶山、漯河、许昌、郑州、周口5市所辖区域选择猪、鸡、牛的典型养殖场,分季节采集污水和粪尿,进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 N)含量检测,计算排污系数,结合各市耕地面积,估算畜禽粪便耕地负荷,采用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分级方法评价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内畜禽养殖量占河南省畜禽养殖总量的25.19%,畜禽个体排污系数以牛最大,其次是猪、鸡,流域内年产生畜禽污染物总量为7529.414万 t,各市畜禽污染物产生量大小依次为:周口、平顶山、许昌、郑州、漯河;流域内单位耕地面积平均畜禽粪便负荷为33.07 t/hm2,NH3 N 耕地负荷为43.47 kg/hm2;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在0.51~1.19,警报值级别为Ⅱ~Ⅳ级,其中以平顶山最为严重。说明河南省沙颍河流域内5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已经对环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席磊程璞邓红雨刘太宇
关键词:畜禽养殖排污系数污染负荷
不同质地潮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2003~2005年连续两年在砂壤、中壤、轻壤3种不同质地的潮土上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质地的潮土对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豫麦49-986)、弱筋型小麦(豫麦50)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反应、蛋白质产量、籽粒产量、及面粉、面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潮土中粘粒含量的提高,不同筋力小麦的剑(旗)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生长期内比较平稳,且在后期活性较高,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光电子传递能力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和中筋型小麦(豫麦49-986)在中壤潮土上能够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能够取得较优的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弱筋型小麦(豫麦50)在轻壤潮土上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面粉品质、面团品质要优于在砂壤和中壤处理上。
刘世亮马政华化党领介晓磊寇长林黄绍敏
关键词:潮土小麦蛋白质
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考察湿地植物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用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大狼把草在猪场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磷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该植物在氨氮浓度100mg/L左右的废水中能正常生长,单株植物的干质量达到245.8g,其氮、磷积累量分别为5.63和0.42g,在每株植物处理水量9L、水力停留时间(HRT)7d时,大狼把草在营养生长期和花果期对废水中氨氮、总氮及化学需氧量CODCr的平均去除率都在80%以上,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在60%以上。由此可见,大狼把草对猪场废水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
张彩莹王妍艳王岩
关键词:污染基质栽培猪场废水人工湿地
不同土壤类型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2003-2005年在潮土、褐土、砂浆黑土和水稻土四种河南主要土壤类型上,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对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豫麦49-986)、弱筋型小麦(豫麦50)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和弱筋型小麦(豫麦49-986)在潮土和褐土上能够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取得较好的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而中筋型小麦(豫麦50)在水稻土和砂姜黑土上比在潮土和褐土上能够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谷/醇比,也能够取得较优的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
马政华刘芳介晓磊化党领刘世亮寇长林
关键词:土壤类型小麦蛋白质
MBR的临界膜通量及其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通量阶梯式递增法测定了MBR的临界膜通量,研究了膜面气液两相流流速对临界膜通量影响,并考察次临界膜通量下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膜面气液两相流流速对临界膜通量影响较大,膜面气液两相流流速由0.9 m/s增至1.8 m/s,临界膜通量由12-14 L/(m^2·h)增加至16-18 L/(m^2·h),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次临界膜通量下运行时,膜污染包括不可逆污染和可逆污染2个阶段:不可逆污染阶段以凝胶层污染为主,占总量的72%,而可逆污染阶段以滤饼层形成的阻力为主,占总阻力的68.5%。
李顺义位红卫吕斯濠李伟王岩
关键词:MBR膜污染
间歇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土壤溶质的迁移特征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水分溶质迁移特征,为减少汛期坡耕地肥料流失率和水土流失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坡地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喷施和拌施两种施肥方式,通过两场间隔24h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从降雨-径流-土壤相互作用角度,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Br-和PO43)的迁移特征。【结果】第二次降雨的稳定产流强度、径流量和侵蚀泥沙量均大于第一次降雨,初始产流时间和产流强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比第一次降雨提前。与第一次降雨平稳阶段NO3-和Br-的浓度相比,第二次降雨开始产流时浓度明显偏大,但其平稳阶段浓度又均小于前者,而吸附性PO43-的第二次降雨浓度高于第一次降雨稳定期浓度。非吸附性NO3-和Br-易随入渗水迁移,导致表层土壤溶质含量显著减少,第二次降雨地表总流失量小于第一次降雨,而PO43-受土壤侵蚀因素影响很大,喷施和拌施条件下PO43-第二次降雨的总流失量分别为第一次降雨的2.93和1.77倍。【结论】对于土体疏松易侵蚀的黄土地区,受降雨间歇期表层土壤溶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性变化的影响,第二次降雨的径流溶质浓度过程线不能视作第一次降雨的简单延续,多次降雨会加剧吸附性土壤溶质的地表流失风险。在雨季里,首次降雨应时该采取必备的截流措施,减少非吸附性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对后期降雨的关注重点则是涵养水土,防范吸附性土壤养分的流失风险。
张亚丽李怀恩张兴昌韩燕来孟庆香
关键词:地表径流入渗土壤溶质迁移
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8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处理中,施用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氮肥(PK)处理,其中以NP和NPK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以1.5MNPK和MNPK2处理最高;且氮磷配施、氮磷钾全量配施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穗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N和NK处理小麦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小麦产量最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重、穗数均高于NPK处理,以增施有机肥料(1.5MNPK)处理最明显;不同处理对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影响顺序是:NK>N>NP>NPK>PK,而对其产量影响顺序是:NP>NPK>NK>N>PK,长期施用NPK和有机肥配施的处理中,MNPK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SNPK最低,说明施用有机肥料比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出粉率影响较小,增施有机肥料对小麦的出粉率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小麦面粉产量的影响较大,长期不施肥处理的面粉产量最低,而以NPK最高。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生理特性面粉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