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B06C40307)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侯晓华张黎明林志国张亚玲秦悦洋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致痫
  • 1篇致痫灶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心脏病
  • 1篇左室
  • 1篇痫灶
  • 1篇癫痫
  • 1篇颞叶
  • 1篇颞叶癫痫
  • 1篇颅内
  • 1篇颅内电极
  • 1篇颅内电极脑电...
  • 1篇脑电
  • 1篇脑电图
  • 1篇脑电图监测
  • 1篇超声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1篇张亚玲
  • 1篇朱红
  • 1篇林志国
  • 1篇张黎明
  • 1篇侯晓华
  • 1篇郑丽娟
  • 1篇秦悦洋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脑电图(EEG)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灶部位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MRI检查结果对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1~5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20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15例致灶发作间期与发作期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安置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侯晓华张黎明林志国张亚玲
关键词:颞叶癫痫致痫灶颅内电极脑电图
应用应变负荷超声心动图法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缺血
2009年
目的运动负荷5min后,用舒张期应变超声心动图法检测心肌缺血引起的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碍障,客观的判定局部心肌缺血。方法对32例疑似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运动负荷前及负荷5min后,分别各室壁中间段合计6个左室节段上获取应变曲线。在各节段中,测定舒张应变指数(SDI)再计算出能反映运动负荷前后舒张应变指数变化的运动负荷前后SDI比,以运动负荷心肌同位素扫描所显示冠状动脉所支配心肌缺血部位做为判定比较基准,根据运动负荷前后SDI比探讨心肌缺血。结果在32例患者心肌的174节段中,检测出126个非缺血节段,48个缺血节段,与运动负荷心肌同位素扫描比较结果相一致,其中非缺血节段负荷前后SDI无显著的差异,而缺血节段负荷前后SD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缺血126个节段与缺血48个节段之间,运动负荷前后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运动负荷同位素相对照后,运动负荷前后SDI比的临界值为0.51时,敏感度为91%,特异性为89%,用此方法可以判定心肌缺血。结论应用舒张期应变超声心动图法在运动负荷5min后,能检测到由于心肌缺血所产生的局部舒张期功能障碍,判定左室局部心肌缺血。
秦悦洋朱红郑丽娟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