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05)

作品数:16 被引量:151H指数:7
相关作者:郝成元陈志超许传阳刘昌华王连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水汽
  • 2篇氮营养
  • 2篇冬小麦
  • 2篇亚热带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物种
  • 2篇植物物种多样...
  • 2篇水汽来源
  • 2篇同位素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夏季
  • 2篇夏季风
  • 2篇小麦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活动积温

机构

  • 15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郝成元
  • 5篇陈志超
  • 4篇许传阳
  • 2篇刘昌华
  • 2篇王连超
  • 1篇丁效东
  • 1篇吴文祥
  • 1篇陈小素
  • 1篇苗宇新
  • 1篇王春阳
  • 1篇赵鹏飞
  • 1篇赵伟
  • 1篇李建红
  • 1篇周见
  • 1篇黄斌斌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LiDAR数据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更准确地对遥感数据进行分类,结合Geo Ey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机载Li DAR数据,通过对分割参数、特征选择、分类规则等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采用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方法——成员函数法选择实验区进行了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出建筑物、煤堆、灌木等矿区典型地物,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3.92%,KIA为92.52%,分类精度相比单一遥感数据明显提高。
许传阳李建红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LIDAR面向对象分类成员函数
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白云山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被引量:21
2014年
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一直是自然地理学和山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在不同温度带过渡区。该文以位于中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区的伏牛山北坡的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对1650-2158 m 海拔高度范围内15个样地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种类数及乔木丰富度指数(Margalef)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3类20种环境因子进行分选和排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云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3类环境要素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地形要素最大、土壤性状次之、气象因子最小;海拔、土壤厚度、大气湿度等9种环境因子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乔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环境因子最明确,无论乔本层种类数,还是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与海拔、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坡向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p〈0.05);草本种类数与大气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碱解氮等微域气象或土壤性状关系密切;而影响灌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还尚不清晰,仅有坡向与之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丰富了秦岭-伏牛山作为中国主要气候区和生态区分界线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山地生态学理论。
许传阳陈志超郝成元丁效东
关键词:植物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1961~2010年云南省≥10℃活动积温时空变化格局被引量:4
2016年
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GIS平台,研究了云南省31个气象站50 a的≥10℃活动积温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0年云南省≥10℃活动积温呈增长趋势,增幅为9.080℃/a,其中,1961-1978年≥10℃活动积温为负距平,1998-2010年为正距平,1979-1997年≥10℃活动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2)5个代际≥10℃活动积温代际内最高值和均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3)基本以景洪-思茅-元江-元谋为线,≥10℃活动积温向西、东2个方向逐渐减少;同时,空间差异程度随着时间推移有减小趋势。
王连超郝成元
关键词:GIS空间分析
秦岭南北降水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探讨秦岭南北降水空间分异特征,本文以秦岭山脊线南北22个气象站点2011-2018年间的逐日降水量及全球资料同化系统风向数据为基础,借助协同克里金插值和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扩散传输模型(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模式等方法,对秦岭山区降水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水汽轨迹追踪及水汽源地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1)秦岭山区等降水量线南北空间变化格局反映了山地水汽阻隔效应,同时北麓年降水总量空间差异较小,而南麓年降水总量自西向东则有高-低-高的分布特征、空间变异较大;(2)秦岭山区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三条:源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源自西太平洋的东南水汽、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北方极地大陆水汽;(3)夏季的秦岭西部山地对西南水汽的阻隔作用效果大于东部山地作用于东南水汽,而秋季的印度洋水汽输送基本对山脉北麓降水没有显现影响,而西太平洋水汽的输送路径只是向东有所偏移。
宋琳琳郝成元何素楠
基于同位素证据的夏季风水汽影响区域分界被引量:1
2017年
以影响我国大陆干湿状况的孟加拉湾和南海两股水汽的疑似交界影响区域之一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借助稳定性同位素质谱仪MAT253测定2014年16个点、239个有效样本的雨季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完成了基于GIS平台的δD、δ18O空间格局分析,实现了中国夏季风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的交互区域界定。主要研究结果有三点:(1)2014年雨季及6月中下旬一次降水过程δD和δ18O空间变化格局基本一致,因为夏季风大气降水δD和δ18O均沿水汽输送路径不断衰减;(2)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主要受降雨量效应和大陆效应的影响,哀牢山高大地形阻隔及云南高原正地形水汽截留作用可能是其数值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3)2014年夏季的西南水汽在越过哀牢山后与东南水汽在红河、个旧、蒙自附近交互影响使δD和δ18O发生显著变化,6月中下旬一次降水过程中的氢氧同位素数值在红河、个旧附近达到最低,两者互为验证红河、个旧应该是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影响区域分界。
许传阳郝成元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水汽来源大气降水
ASD Field Spec3野外便携式高光谱仪诊断冬小麦氮营养被引量:20
2018年
氮素营养诊断关键在于氮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ent index,NNI)预测。对于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预测模型而言,如何选取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不一而足,不同预处理和模型选取对预测结果精度的影响程度目前还不清楚。该研究以ASD Field Spec3野外便携式高光谱仪采集乐陵市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采用10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并结合3种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多种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模型。对比模型预测精度表明最佳的高光谱建模方法为随机森林算法结合SG卷积平滑预处理所建模型(预测集R2=0.795,RMSE=0.125,RE=11.7%)精度高、可靠性强,是筛选出最佳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模型。该研究结果对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高光谱预测建模具有科学价值,为筛选最优高光谱预处理方法和预测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刘昌华方征陈志超周兰岳学智王哲王春阳Yuxin Miao
关键词:光谱分析冬小麦
2001~2013年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DPSIR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对河南省2001-2013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经历了"临界安全—一般安全—临界安全—比较安全"几个阶段。从整体水平来看,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明显提升。但从局部来看,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其中2003-2008年一直处于临界安全等级,2010-2013处于比较安全等级,2002和2009年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的两个拐点。对耕地生态安全有显著影响的障碍因子为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地膜覆盖比、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权重的百分比分别为12.82%、10.34%、9.89%、6.99%,对耕地生态安全影响较大。为促进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等级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强农田的保护、减少耕地占用,提高农民耕地生态意识、控制耕地生态系统污染,集约节约用地、促进耕地合理流转。
王连超赵鹏飞
关键词:耕地生态安全DPSIR模型AHP熵权法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冬小麦氮素监测被引量:36
2018年
精准氮素管理是一项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策略,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精确估测小麦氮素状况是必要的。试验在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实验基地进行,利用八旋翼无人机搭载Mini-MCA多光谱相机于2016年获取冬小麦4个关键生育时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冠层多光谱数据,同步获取地上部植株样品并测定其生物量、吸氮量、氮营养指数,及成熟期籽粒产量,根据各关键生育期与全生育期分别构建植被指数与农学参数回归分析模型,评估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潜力。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能够较好地估测冬小麦氮素指标(R2为0.45~0.96),决定系数随着生育期推移而逐渐增大。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估产效果接近且具有很好的估测能力,扬花期DATT幂函数模型对小麦氮营养指数的解释能力最强(R2=0.95)。因此,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同步搭载多光谱相机对冬小麦有较好的氮素诊断潜力,可利用估测结果指导精准氮肥管理。
刘昌华王哲陈志超周兰岳学智苗宇新
关键词:无人机冬小麦植被指数吸氮量
2001-2016年河南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基于2001-2016年MOD13Q1遥感数据集,并结合DEM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河南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海拔梯度下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16年间NDVI值在0.5至0.7之间,且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2)NDVI总体呈增长趋势,NDVI增大区域面积占河南省总面积的86.65%,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北部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可能是主因。(3)河南省NDVI变化具有明显的海拔梯度差异特征。随着海拔升高,NDVI显著增加和中度增加的面积比例逐渐下降,主要位于南阳盆地;而轻度增加的面积比例逐渐上升,主要位于豫西伏牛山地区,与NDVI呈增加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致。
范松克郝成元
关键词:NDVI海拔梯度
河南省近50年来活动积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活动积温是众多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10℃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河南省17个地区基本或基准气象站点1960-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求得起止日期,计算出日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段内的积温数值,利用Arc GIS13.0平台分析并展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均值空间格局上,豫南地区最大、豫西地区最小;(2)空间变化格局上,绝大部分地区以增大趋势为主,但其变化程度区域差异不显著;(3)4个时段比较上,以1990-1999年呈现减少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强与2000-2008年表现的增大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弱的对比为最大特征。
冯晓玙陈小素
关键词:活动积温GIS空间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