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4403)

作品数:5 被引量:157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学谦李海波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分子标记
  • 4篇ITS
  • 3篇分子标记鉴定
  • 3篇RAPD
  • 2篇大型真菌
  • 2篇牛肝菌
  • 2篇外生菌根
  • 2篇外生菌根菌
  • 2篇菌根
  • 2篇菌根菌
  • 1篇序列对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成分含量
  • 1篇砷含量
  • 1篇双孢蘑菇
  • 1篇内转录间隔区
  • 1篇转录间隔区
  • 1篇资源保护
  • 1篇资源保护利用

机构

  • 6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付立忠
  • 6篇魏海龙
  • 6篇李海波
  • 6篇吴学谦
  • 5篇吴庆其
  • 1篇朱睦元
  • 1篇许琳
  • 1篇彭华正

传媒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菌物研究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CAR分子标记技术在香菇菌株鉴定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6
2005年
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快速鉴定香菇菌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14个香菇菌株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从香菇菌株162中扩增获得了一个片段长为1166bp的特异RAPD标记XG1166,随之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该特异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用同样的方法,本研究又从另一香菇菌株申香10号中获得了一段长度为347bp的特异SCAR标记SX347。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香菇菌株162和申香10号的特异SCAR标记,能在一天时间内准确鉴定出香菇菌株162或申香10号菌株的真伪。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定香菇菌株的新方法, 可应用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分类与鉴定和假种辨别。
吴学谦李海波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彭华正朱睦元
关键词:菌株鉴定DNA分子标记技术SCAR标记RAPD标记香菇菌株资源保护利用
黄靛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评价被引量:24
2005年
测定了黄靛牛肝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香菇和双孢蘑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靛牛肝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铅、镉。
吴学谦李海波吴庆其魏海龙付立忠应国华柳青吴春玲
关键词:牛肝菌分析评价营养成分含量多种维生素双孢蘑菇砷含量
外生菌根菌纯培养菌种的RAPD及ITS分子标记鉴定
以采自野外的4对外生菌根菌和1对木腐菌的子实体及其各自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运用RAPD和ITS二种分子标记来分析组织分离菌株与子实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真正的原子实体分离菌株作出判定。 RAPD分...
吴学谦李海波付立忠魏海龙吴庆其
关键词:外生菌根菌ITSRAPD
文献传递
缘盖牛肝菌纯培养菌种的RAPD和ITS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20
2007年
以浙江省庆元县的缘盖牛肝菌[Boletus appendiculatus(Sehaeff:Fr.)Secretan]子实体及其组织分离菌种作为研究材料,运用RAPD分子标记和ITS序列测定二种技术手段来鉴定该组织分离菌种是否为缘盖牛肝菌的真正纯培养菌种。RAPD分析结果表明,缘盖牛肝菌子实体与其组织分离菌种在0.92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ITS序列在长度和碱基排列上完全一致。二种技术手段的分析、测定结果相互支持,证明缘盖牛肝菌的组织分离菌种为其真正的纯培养菌种。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RAPD指纹分析结合ITS序列测定是鉴定外生菌根菌纯培养菌种真伪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李海波吴学谦应国华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许琳柳青
关键词:分子标记纯培养
几种森林大型真菌纯培养菌种的RAPD及ITS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16
2007年
以采自野外的4对外生菌根菌和1对木腐菌的子实体及其各自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运用RAPD分子标记来分析组织分离菌株与子实体间的亲缘关系,通过PCR产物克隆测序比较二者的ITS碱基序列差异,最终对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其纯培养菌种作出判定。RAPD分析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的子实体及其组织分离菌株分别在0.949、0.953以及0.969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而正红菇、香杯伞的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仅在0.04和0.08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聚为一类。ITS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子实体与其各自组织分离菌株的ITS片段在长度和碱基序列上完全一致,而正红菇、香杯伞子实体与其各自分离菌株具有数量和长度均不同的ITS片段。RAPD分析结果与ITS分析结果相互支持,表明彩色豆马勃、白乳菇以及缘盖牛肝菌的组织分离菌株为其纯培养菌种,而正红菇、香杯伞的组织分离菌株并非其纯培养菌种,RAPD和ITS二种分子标记的结合运用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鉴定出外生菌根菌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其纯培养菌种。ITS分析结果还提示正红菇、香杯伞子实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伴生菌。
李海波吴学谦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
关键词:大型真菌外生菌根菌ITSRAPD
基于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7个鹅膏菌属菌株的分类鉴定被引量:39
2007年
以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的7个鹅膏菌属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在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的基础上,对7种鹅膏菌的rDNA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进一步对IT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将从GenBank检索获得的9个最相似物种的ITS序列连同7种鹅膏菌的ITS序列一起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对f6、f9和f493个菌株的分子鉴定支持了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结果,对f5的分子鉴定不支持形态鉴定的结果,f8为鹅膏菌属内某种,f66为鹅膏菌属内某种,并与Amanitafulva,A.atrofusca,A.orientifulva3种鹅膏菌的亲缘关系较近,f7与另外6种鹅膏菌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分子水平上的ITS序列分析不能单方面作为大型真菌分类鉴定的可靠依据,可以作为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的辅助参考依据。
李海波吴学谦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
关键词:鹅膏菌大型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