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006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建勇谈哲敏张熠顾思南李唐棣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次东风波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0.5°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研究了1988年"7.30"浙东大暴雨过程,发现低空南、北两支东风扰动的合并及其与高空急流的相互作用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高空冷涡与华北高压共同强迫,形成了东南向的高空急流;急流具有明显的动量下传特征,加大了对流层中层的东风分量,构成深厚的东风波系统。"7.30"过程的对流有效位能主要是海上气团的平流输送。低压倒槽的切变辐合积聚了大气的水汽含量,形成深厚的高相当位温层。对流层高层存在冷平流,使得东风波西移过程中对流有效位能能够持续稳定。风暴相对螺旋度与东风波系统匹配较好,能够清楚反映南、北两支东风扰动的合并过程。风暴相对螺旋度移动速度略快于东风波系统和垂直涡度,能够提前预报东风波降水的落区。
- 顾思南陈从夷刘建勇徐迪峰
- 关键词:暴雨对流有效位能
- 梅雨期3类不同形成机制的暴雨被引量:26
- 2012年
- 通过对1998—2007年观测资料的分析,根据影响梅雨期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的不同,将梅雨期暴雨分为外强迫型、自组织型和非组织化局地型3种类型。外强迫型主要包括冷槽推进型、西南涡移出型和北槽南涡型,该类型暴雨主要是由大尺度环流的动力强迫抬升和冷空气侵入形成的不稳定层结共同作用而产生;在3类外强迫型中,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和冷槽的影响形式有很大不同。在自组织型中,暴雨对流系统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并以合并增长、上下游发展和新生中尺度涡旋等形式而传播、发展,是在切变线、水汽辐合带和低空急流等弱环境强迫下形成的一类暴雨。在非组织化局地型中,主要有山区午后强对流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对流不稳定两种形式,局地对流不稳定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形成机制,导致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梅雨期暴雨,相应地这些不同类型的梅雨期暴雨具有不同的预报难度。
- 刘建勇谈哲敏张熠
- 关键词:梅雨期暴雨外强迫自组织
- 台风菲特暴雨诊断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菲特"台风暴雨具有阶段性特征,包括台风远距离降水、台风倒槽和内螺旋雨带降水、台风外部螺旋雨带降水、台风残留低压环流与冷空气相互作用降水4个阶段。利用地面观测、气象雷达观测、NCEP分析资料,对"菲特"台风暴雨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引导台风东移的高压东西部具有不同热力属性,东部暖性深厚、西部冷性浅薄。浅薄冷高压阻挡登陆台风继续西移,延长台风倒槽和外围螺旋雨带的降水时间。"丹娜丝"台风的靠近,有利于东南风水汽输送的增强。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在黄海上空逼近东移高空槽形成稳定的高空急流。文章提出与传统垂直风切变大、高空急流强的冷空气阻挡型不同的侵入型冷空气和台风相互作用形势。侵入型冷空气从低层入侵,影响台风残留低压的外围环流。在低压外围环流的北部形成较强的东北风,并与海上的东风对峙辐合形成海岸锋。冷空气侵入型的空间不对称特征明显:对流有效位能东高西低,垂直风切变西北高东南低。残留低压的中层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沿海地区的东南风持续的时间更长。中层高位涡区与地面海岸锋的互应,为变性的台风残留低压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 刘建勇周冠博顾思南王毅郭建民
- 关键词:台风暴雨冷空气双台风
- 南方两次降雪过程的降水相态模拟研究被引量:25
- 2013年
-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NCEP GFS分析资料、卫星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对比分析寒潮型暴雪和冷暖空气对峙型(下称对峙型)雨雪两类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温湿廓线和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特征,发现温度平流的强度和高度层次是两类雨雪天气过程的最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低层风向可以用来判定冷空气的强度和爆发时间。从热量的收支来看,温度垂直廓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的水平平流和非绝热过程。逆温层的出现主要是温度水平平流项的贡献;强降水期间,非绝热加热与温度水平平流的增温效果相当。对峙型降雪的平流降温明显小于寒潮型降雪,对峙型降雪的中低层更多的是暖平流。950hPa混合降水凝结比可作为降水相态的预报因子,混合降水凝结比接近100%,雪混合比>0.2g.kg-1,地面降雪;凝结比在95%~100%之间为降水类型过渡区,结合非绝热降温幅度和地面温度,可以用来判定过渡区的降水类型;凝结比<90%,地面温度在0℃以上,类型为降雨。
- 刘建勇顾思南徐迪峰
- 关键词:降水类型
- 一次经过杭州湾的雷暴敏感试验分析
- <正>1个例介绍杭州湾是一个喇叭形海湾,湾口约95公里,平均跨度约40公里。夏季,对流云团常自北向南经过杭州湾区域。统计发现2006年至2010年期间经过杭州湾水面的有组织雷暴有10次。通过雷达反射率因子分析对流系统的强...
- 刘建勇高益波顾思南郭建民
- 关键词:雷暴海陆风海陆热力差异
- 文献传递
- 条件不稳定大气中二维小尺度双脊地形上空对流及降水特征被引量:5
- 2012年
- 在条件不稳定大气条件下,二维小尺度双脊钟形地形上空对流触发、传播和降水分布特征主要决定于地形上游基流强度、双脊地形配置形式、地形高度及其山谷宽度。双脊地形在沿基流方向上有两种配置:高脊地形位于上游和低脊地形位于上游。对于高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上游高地形将起主导作用,山地上空对流及降水特征与单脊地形类似。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上游低地形可明显地改变下游高地形的前方来流,同时,下游高地形也能够对上游低地形背风侧流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地形上空复杂的对流传播、降水分布特征。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的双脊地形,其山谷宽度主要决定了双脊地形与单脊地形之间在对流、降水分布等的差异;当山谷宽度较小时,双脊地形可以近似为一个包络地形,此时地形上空的对流、降水特征与单脊地形类似;当山谷宽度较大时,双脊上空流动相互影响较小,此时双脊地形可以分成两个单脊地形;当山谷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其上空的对流及其降水分布与单脊地形有明显差异。对于低脊地形位于上游、中等山谷宽度的双脊地形上空降水主要呈现4种类型:(1)山谷与低脊迎风坡降水;(2)高脊迎风坡降水;(3)低脊山峰与高脊迎风坡降水;(4)低脊背风侧、双脊山峰准静止降水。
- 李唐棣谈哲敏
- 关键词:复杂地形降水密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