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0707)

作品数:43 被引量:220H指数:9
相关作者:余爱农谭志伟胡卫兵冯驸刘应煊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黄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理学
  • 9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活性
  • 9篇学成
  • 9篇化学成分
  • 9篇挥发性
  • 7篇席夫碱
  • 7篇香气
  • 6篇抗菌
  • 6篇挥发性成分
  • 6篇挥发油
  • 6篇氨基
  • 5篇色谱
  • 5篇气相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活性研究
  • 5篇
  • 5篇GC/MS
  • 4篇苄基
  • 4篇化合物
  • 4篇化学成分分析
  • 4篇环己烷

机构

  • 41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余爱农
  • 16篇谭志伟
  • 15篇胡卫兵
  • 14篇冯驸
  • 10篇刘应煊
  • 9篇刘红霞
  • 7篇刘信平
  • 5篇张驰
  • 4篇黄立波
  • 3篇瞿万云
  • 3篇聂响亮
  • 3篇黄廷能
  • 2篇周红艳
  • 2篇邓启辉
  • 2篇胡远芳
  • 2篇田大听
  • 2篇王辉
  • 2篇刘胜茂
  • 1篇孙宝国
  • 1篇王发松

传媒

  • 9篇湖北民族学院...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食品科学
  • 4篇精细化工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化学试剂
  • 3篇食品科技
  • 3篇应用化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药材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20篇2008
  • 3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香料2,2-二苄基-1,3,5三硫环己烷的合成及热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中间体二苄基二硫醇和甲醛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了新型香料2,2-二苄基-1,3,5三硫环己烷,产率为51.7%,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研究其热性质,加热温度为100~350℃,加热速率10℃/min,测量氛围为静态空气。结果表明,在231℃开始分解,应在231℃以下保存,适用于汤料调味品而不适用于烧烤类调味。
冯驸胡卫兵刘红霞余爱农刘胜茂黄廷能
关键词:香料
2,2-二苄基-4,6-二(对二甲氨基)苯基-1,3,5三硫环己烷的合成及香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中间体二苄基二硫醇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了新型香料2,2-二苄基-4,6-二(对二甲氨基)苯基-1,3,5三硫环己烷,产率为71.0%,用IR,^1H NMR和MS证实了目标化合物结构,并对2,2-二苄基-4,6-二(对二甲氨基)苯基-1,3,5三硫环己烷的香气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2-二苄基-4,6-二(对二甲氨基)苯基-1,3,5三硫环己烷具有浓郁的葱蒜气味,其阈值在水中为0.28×10^-6~0.39×10^-6,在植物油中为13.85×10^-6~16.55×10^-6。
冯驸胡卫兵刘红霞余爱农涂成波吴青菊
关键词:香气
3-苄硫基噻吩、3-糠硫基噻吩和3-十二烷硫基噻吩的合成及其香气特征
2009年
-40℃下,3-溴噻吩先与n-丁基锂反应,再依次加入碘、活性镁粉和二硫醚,在室温下分别反应4、4.5、4.5h,分别合成3-苄硫基噻吩、3-糠硫基噻吩和3-十二烷硫基噻吩,收率分别为51.1%、29.0%和27.4%。这些化合物结构都通过IR、MS和1HNM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香味评价。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肉香味特征,阈值为19.78~30.11mg·kg-1,留香时间可达2.5~3.5h。
谭志伟余爱农黄金波孙宝国
关键词:阈值
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原料芴经硝化、还原反应得到2-氨基芴,再与一系列的芳香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冯驸胡卫兵刘红霞余爱农
关键词:席夫碱抗菌活性
S-(2-甲基呋喃-3-基)巯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2012年
以2-甲基-3-呋喃硫醇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得S-(2-甲基呋喃-3-基)巯乙酰肼,再与芳香醛反应,非常方便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周红艳余爱农冯驸胡卫兵
木香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木香花挥发油,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木香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缩醛、脂肪烃、芳香烃、芳香醛、羧酸、醇、酚及萜类化合物在内的45个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为:w(辛烷)=4.73%、w(苯乙醇)=5.78%、w(冰片烯)=26.34%、w(顺-马鞭草烷醇)=2.68%、w(冰片)=3.78%、w(十二烷)=41.01%、w(6-甲基十二烷)=1.00%、w(榄香素)=3.01%、w(α-杜松醇)=1.06%。
刘应煊余爱农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萜类化合物中药现代化
恩施野生芭蕉叶香气味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恩施野生芭蕉(Musa acuminata)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3-己烯醇、双环[2,2,1]-1,7,7-三甲基(1R)-2-庚酮、双环[2,2,1]-1,7,7-三甲基-(1s-内)-2-庚醇、丁子香酚、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5个化合物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杨春海刘应煊瞿万云余爱农
关键词:芭蕉香气成分
香菜地上部分挥发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本实验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菜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菜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79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63%,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79种化合物中含有醇、酮、醛、酯、酸、烃类化合物及含N、S、Cl、I、Br、P等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主要是醇、醛、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环己酮、2-十三烯醛、月桂醛、芜荽醇、薄荷呋、1,5-二苯基-3-(2-乙苯)-2-戊烯、肉豆蔻醛、肉珊瑚甙元酮、3-苯基-2-丁醇、2-十二烯醛醇、(Z)乙酸叶醇酯、羊腊醛、2-十二烯醛醇、肉桂-á-苯丙酸甲酯、二环(2.2.1)庚-5-烯-2-基-1,1-二苯-2-戊炔-1,4-二醇、棕榈酸、(Z)-甲酸叶醇酯、乙苯、乳酸顺-3-己烯酯、苯并扁桃腈、甲酸-3-己烯酯。
刘信平张驰谭志伟于爱农
关键词:香菜
茗荷水溶性多糖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为多糖抗氧化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浸提法从茗荷中提取多糖,通过测定茗荷水溶性多糖对有机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和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其对NO2-的清除作用以及分析其抗油脂氧化性能来研究茗荷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茗荷多糖对有机自由基DPPH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随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大。茗荷多糖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动植物油脂的氧化作用。在模拟胃液的条件下,茗荷多糖对硝酸盐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茗荷多糖对NO2-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多糖浓度达到5mg/ml时,其对NO2-的清除率达72.6%。[结论]茗荷多糖可通过清除NO2-而抑制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从而减小患癌症的几率。
谭志伟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性能DPPH
芴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09年
以芴、水杨醛和氨基芳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芴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经平皿油菜生根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下促进作用小或表现出抑制作用.
邵宇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