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4-003)

作品数:36 被引量:223H指数:8
相关作者:孙力平苑宏英张宏伟张昱王少坡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再生水
  • 6篇污染
  • 6篇臭氧
  • 5篇污泥
  • 5篇活性炭
  • 4篇深度处理
  • 4篇污水
  • 4篇城市
  • 3篇有机物
  • 3篇水系统
  • 3篇污染物
  • 3篇膜污染
  • 3篇管网
  • 3篇废水
  • 2篇毒性
  • 2篇遗传算法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机构

  • 14篇天津城市建设...
  • 10篇中国科学院生...
  • 9篇天津工业大学
  • 8篇天津市水质科...
  • 7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市水利勘...
  • 1篇苏州市环境监...
  • 1篇中科院建筑设...
  • 1篇苏州市环境保...
  • 1篇天津天乐国际...
  • 1篇天津华汇工程...

作者

  • 12篇孙力平
  • 8篇苑宏英
  • 7篇张宏伟
  • 5篇张昱
  • 5篇王捷
  • 5篇王少坡
  • 4篇吴丽杰
  • 4篇高士奇
  • 4篇张浩
  • 4篇王爱琴
  • 4篇王亮
  • 3篇于静洁
  • 3篇员建
  • 3篇牛四芳
  • 3篇耿全月
  • 3篇杨敏
  • 3篇罗南
  • 2篇刘洪波
  • 2篇李魁晓
  • 2篇李银磊

传媒

  • 7篇中国给水排水
  • 7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天津城市建设...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纺织学报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水工业市场
  • 1篇供水技术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板膜MBR中自生二次膜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平板膜MBR中不同工况对自生二次膜的影响和自生二次膜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MLSS为11~15g/L、DO为3mg/L左右、SRT为60d时,所生成二次膜的性状最好,可以有效缓解膜污染;自生二次膜对细小颗粒和溶解性物质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5.89%,但对T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王亮孙凯张宏伟岳琳邢锴
臭氧投加量对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为研究臭氧投加量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再生水效果的影响,在中试系统中考察了随臭氧投加量的变化O3-BAC组合工艺对再生水中常规指标的去除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反应接触时间为30 min,活性炭滤池空床接触时间(BECT)为15 min时,当臭氧投加量在1~10 mg/L范围内变化,组合工艺对色度、高锰酸盐指数、UV254、DOC和SUVA去除率分别在46.4%~93.3%、10.5%~30.5%、18.4%~53.5%、1.4%~9.0%和17.2%~49.1%范围内;当臭氧投加量为6 mg/L时,O3-BAC组合工艺对再生水中NH3-N的去除率达到最大,为45.8%,此时对再生水中色度、高锰酸盐指数、UV254、DOC和SUVA的去除率分别为86.7%、17.3%、40.7%、5.7%和37.1%。可见,O3-BAC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再生水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综合改善水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志琦李银磊于静洁孙力平苑宏英张昱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臭氧投加量深度处理再生水
正向渗透工艺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正向渗透(FO)是水分子透过选择性半透膜从化学势高的一侧扩散到化学势低的一侧的渗透过程,它以膜两侧不同溶液的浓度差为驱动力。在正向渗透膜分离过程中,为维持提取液渗透压的稳定,需浓缩回用提取液(DS)。在众多水处理领域,尤其在废水处理领域、饮水净化及海水淡化方面,正向渗透工艺更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正向渗透过程的低能耗、低膜污染是未来膜分离技术发展的趋势。
罗南王捷张宏伟张燕何玉倩
关键词:提取液废水处理饮水净化海水淡化
低温下混凝-活性炭工艺用于纺织废水的处理被引量:2
2011年
为解决低温下单独混凝对纺织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分析了3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比较了活性炭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低温条件下混凝活性炭联合工艺对纺织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常温(20~30℃)下,碱式氯化铝(BAC)效果最好,最佳投药量为100 mg/L,对原水中CODCr、色度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1.44%、70.00%和93.48%,而在低温(10~15℃)下只有31.60%、50.00%和75.36%。采用混凝-活性炭联合工艺后,20 mg/L活性炭在聚合氯化铝(PAC)之前投加,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73.80%。
孙斌王捷张宏伟
关键词:混凝活性炭纺织废水
美国加州再生水利用经验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7
2011年
开发利用再生水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美国加州,再生水利用已经成为其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详细的规划、系统地法律法规和完备的管理体系,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总结分析了加州再生水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灌溉终端用户管理的一些经验,并对2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科学的再生水利用规划、严格的源水水质控制方案、简单易操作的再生水水质标准、明确的管理体系以及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都是加州再生水成功利用的关键环节。基于对加州再生水利用经验的分析,提出了4条建议以推动我国再生水利用事业的发展。
陈卫平
关键词:再生水利用再生水灌溉风险管理
2种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2个再生水厂的进水和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这2种不同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缺氧/好氧(A2/O)+连续微滤技术(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和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加氯消毒工艺都能有效地去除进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减轻再生水的环境风险。在(A2/O)+(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在A2/O段进行,CMF工艺段的膜截留作用能进一步加强部分物质的去除效果;而MBR则对有毒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徐小卫王东红钟文珏王炳一刘淑琴
关键词: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有毒有机污染物
双衍生GC-MS法测定污水臭氧化过程的醛和羧酸
2008年
以O-2,3,4,5,6-pentafluorobenzylhydroxylamine(PFBHA)和bis(trimethylsilyl)trif-luoroacetamide(BSTFA)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同步分析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臭氧深度处理出水中的醛(甲醛、乙醛、丙醛、乙二醛)和羧酸(丙酮酸)的双衍生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在电子轰击(EI)源下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醛、乙醛、丙醛在5μg/L~2mg/L,乙二醛和丙酮酸在5μg/L~1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各种物质的检测回收率均在74%以上,平均相对标准偏差<14%。对实际水样的测定表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含有少量的醛类和丙酮酸,臭氧处理会导致这些物质明显增加。
戴艺古新曹楠张昱杨敏姚重华李魁晓
关键词:羧酸气相色谱-质谱臭氧氧化
3D介孔TiO_2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水热方法,无需模板一步合成3D介孔TiO2光催化剂.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和N2吸附-解吸BET技术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表征,以双酚A为目标物对比介孔TiO2光催化剂和市售P25的光催化性能,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TiO2的相变及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于400℃焙烧的TiO2介孔微球为锐钛矿型结构,其粒径为4.2nm,比表面积达到159.4m2.g-1.800℃焙烧后的TiO2介孔微球转变为金红石矿型结构.实验表明,以300W高压汞灯为光源进行光催化实验,400℃焙烧后的TiO2介孔微球1h内可使浓度为20mg.L-1BPA溶液的降解率可达100%,高于市售P25粉体的降解率.
贺艳段海静王广华郭昌胜王玉秋
关键词:水热法光催化双酚A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对北方某城市再生水急性毒性的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发光菌和大型蚤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北方某城市5个再生水原水(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和2个再生水处理系统的各工艺出水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各再生水原水对大型蚤和发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其中工业废水占较大比例的K和B厂再生水原水的大型蚤48 h总抑制率分别高达90%和100%,发光菌发光抑制率分别达到74.2%和46.5%。J、K 2个再生水处理系统各主要工艺对再生水进水的急性毒性有不同程度的消减,但加氯消毒和臭氧氧化处理后发光菌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显著增强。2个方法均能反映再生水的毒性变化,本研究中采用的大型蚤结果更加灵敏。
刘家飞张昱闫志明魏东斌苑宏英田哲杨敏
关键词:再生水发光菌大型蚤急性毒性
城市污水中的生物毒性及其臭氧削减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分别利用酵母双杂交和umu试验对5个城市9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生物遗传毒性和视黄酸受体(RAR)结合活性进行了调查,并考察了臭氧氧化对这两种生物效应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城市污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物遗传毒性和视黄酸受体(RAR)结合活性,通过生物处理可以大幅削减污水中的RAR结合活性和生物遗传毒性,但污水厂出水中仍然普遍具有遗传毒性,部分残留RAR结合活性.5~10mg·mL-1的臭氧可以有效削减二级出水中残留的RAR结合活性和遗传毒性,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水质安全性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曹楠苗婷婷李魁晓杨敏张昱广十淳二荒金淳
关键词:污水回用臭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