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229)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隋洁张明王凌云刘明慧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英文
  • 1篇自我参照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王凌云
  • 2篇张明
  • 2篇隋洁
  • 1篇刘明慧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使用外显面孔再认实验(实验一)和内隐面孔感知实验(实验二)检验自我参照框架是否是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假设。具有不同朝向(左或右)的被试自己面孔和朋友面孔呈现在视野中央,实验一中,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观察者角度)或他人框架(被观察的像的角度)判断自我面孔的朝向(忽视朋友面孔),或者判断朋友面孔的朝向(忽视自我面孔);实验二中,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或他人框架判断所有面孔的朝向。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框架促进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出现,而他人参照框架消减自我面孔优势,这种效应稳定地存在于外显和内隐两项任务中。并且,自我参照框架对自我优势效应的促进作用不依赖于面孔刺激背景。
王凌云张明隋洁
自我面孔对空间注意的调控:来自Posner空间线索范式的证据(英文)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Posner的空间线索范式,三个实验旨在探寻自我面孔作为具有特殊性的刺激对空间注意的调控作用。在实验一中,自我或者熟悉的面孔作为内源性线索出现在视野中央,通过朝左或者朝右来提示目标将要出现的位置。实验一的结果发现,与熟悉的面孔相比较,自我面孔产生了更大的提示效应。这意味着当自我面孔与任务相关时,对提示位置的易化优于熟悉的面孔。与之相反的是,在实验二(面孔为小图)和实验三(面孔为大图)中,自我或熟悉的面孔与目标同时呈现,作为与任务无关的刺激呈现在目标出现的另一侧视野中。结果发现,自我面孔和熟悉的面孔同样捕获目标位置的空间注意。然而,研究并没有发现自我面孔与熟悉面孔在捕获注意上的差异。这一结果也许暗示着在注意捕获的过程中,面孔效应太大而因此掩盖了自我效应的出现。这些发现表明自我面孔之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刺激不仅受感知过程的影响,还依赖于与任务的关系。
刘明慧王凌云隋洁张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