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0708)

作品数:30 被引量:265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成武黄利民汤进华陈志柯新利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耕地
  • 6篇土地利用
  • 5篇农地
  • 5篇农地利用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农地边际化
  • 3篇土地管理
  • 3篇撂荒
  • 3篇耕地撂荒
  • 2篇农村
  • 2篇资源安全
  • 2篇集约利用
  • 2篇耕地利用
  • 2篇耕地资源
  • 2篇耕地资源安全
  • 2篇比较优势
  • 2篇城市
  • 2篇城乡
  • 2篇城乡用地
  • 1篇地经

机构

  • 30篇咸宁学院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刘成武
  • 6篇黄利民
  • 6篇汤进华
  • 6篇陈志
  • 5篇柯新利
  • 5篇张安录
  • 3篇徐新创
  • 3篇宋成舜
  • 3篇吴永兴
  • 2篇郑景云
  • 2篇喻光明
  • 2篇葛全胜
  • 2篇孙志国
  • 2篇钟学斌
  • 2篇翟文侠
  • 2篇林建永
  • 1篇边馥苓
  • 1篇李阳
  • 1篇罗新茂
  • 1篇杨益明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经济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北方经济

年份

  • 3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咸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010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绿色工业",其发展势头愈来愈迅猛。咸宁作为武汉城市圈中最新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基于此,本文从咸宁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咸宁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岀建议。
汤进华刘成武李阳
关键词:SWOT分析旅游业
开封市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开封市城区1988年和2002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转移矩阵与信息熵等理论与方法,结合开封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总结理论和对开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开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陈志翟文侠宋成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信息熵
农地边际化对丘陵山区农地经营的影响——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往往会伴随着农地边际化现象的发生。为了减轻农地边际化的不利影响,提高农地利用收益,农户在农地经营的模式、方法、规模等方面会作出相应的响应。而为了减缓农地边际化进程和促进边际农地的有效利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强调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农地利用农地边际化农地规模
鄂东南丘陵地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不仅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战略选择。以鄂东南丘陵地区湖北省崇阳县为例,在对城乡用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崇阳县城乡用地总量呈上升趋势;城乡用地存在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较少、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下等问题;未来城乡用地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将有所减少。最后,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建立完善城乡挂钩政策提出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的措施。
宋成舜周惠萍刘成武
关键词:城乡用地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被引量:12
2009年
文章依托县域范围内的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利用资料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通城县近20多年来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复种指数有所降低;以货币额表示的集约度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推力和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的结果,而并非农民内生的动力的结果。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农地利用集约度
湖北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影响着经济增长快慢。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近2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汤进华郭应东刘成武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
近17年来崇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及空间差异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崇阳县1989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Mapgis6.5平台)以及TM影像,在GIS软件技术支持下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近17年来崇阳县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和景观蔓延度指数等作为景观生态结构稳定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崇阳县各景观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稳定性及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县景观总体构成表现为破碎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反映景观演化过程中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林地占有较大比重,林地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看是正向的,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有所提高,但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钟学斌喻光明程东来刘成武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
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及其定量描述
本文对耕地撂荒的概念、类型和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撂荒是指耕地处于一种未知性的荒芜或未充分利用时的状态。(2)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耕地撂荒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3)耕地撂荒的定量描述的研究,...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撂荒
文献传递
基于NRCA的中国省际能源利用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NRCA计算各地区各部门能源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优势指数和比较优势度,经分类时空分异分析提出:人口、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用能效率是中国生产用能比较优势的驱动因子;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生活用能比较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农业用能优势区域为四川、湖北、安徽、广西、云南、海南和吉林等地;工业用能的规模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建筑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区。第三产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分析结果证实了NRCA在能源资源优势评价的可行性。
汤进华刘成武吴永兴
关键词:能源利用比较优势
基于AHP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应用AHP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根据咸宁市的特点,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以及土地利用总体水平等方面对咸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咸宁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亟待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较高;土地利用总体水平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柯新利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