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276904D)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马栋王晓山王想冯向东王莉森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形变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空区
  • 1篇地震重新定位
  • 1篇电磁扰动
  • 1篇动态图
  • 1篇动态图像
  • 1篇短临
  • 1篇短临异常
  • 1篇短临异常特征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场
  • 1篇应变场
  • 1篇应力场

机构

  • 11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河北建设勘察...

作者

  • 4篇王晓山
  • 4篇马栋
  • 4篇王想
  • 3篇冯向东
  • 2篇张跃刚
  • 2篇王莉森
  • 2篇陈建国
  • 2篇张素欣
  • 1篇李均良
  • 1篇张秀萍
  • 1篇王海涛
  • 1篇赵英萍
  • 1篇张双凤
  • 1篇张小涛
  • 1篇张国苓
  • 1篇张子广
  • 1篇刁桂苓
  • 1篇晏锐
  • 1篇乔子云
  • 1篇单连君

传媒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地震空区和条带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对1970年以来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37°—55°N,103°—135°E,除甘肃、宁夏和境外朝鲜)的36次Ms 5以上中强地震前空区和条带图像扫描分析,着重讨沦研究区不同类型地震(大主震、中强主震和晚期强余震)与空区、条带关系,主震与空区、条带持续时间关系,主震与空区、条带空间尺度及围空、条带起算震级等统计关系,一定程度上表明,震前空区、条带异常图像是研究区强震发生的重要异常判据。
王想王海涛王红蕾李东圣
关键词:中强地震
2006年文安地震孕育、发生的应力场动态图像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反演了河北地区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对震源机制解各参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应力轴的优势取向和华北构造应力场完全吻合,反映它们受到大区域动力因素的制约。进行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计算,并对一致性参数进行空间平面插值,得到了2006年文安地震前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空间动态的变化特征。文安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一致性参数低值区域,并且低值区域面积随时间增长逐渐扩大,这可能是中强震前的一种具有动力学意义的前兆现象。
王晓山刁桂苓冯向东赵英萍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空间插值文安地震
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2001—2008年间460次ML≥1.0地震的1 861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确定晋冀鲁豫交界地区(35.0°~38.0°N,113.0°~116.0°E)地震的震源位置分布和该区域的速度结构。结果表明:①经过重新定位后,P波走时的均方根残差(RMS)由反演前的1.35s降到反演后的0.45s。定位偏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031km,在NS方向上平均为0.029km,在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60km。②邢台震区的中小地震明显呈NEE向分布,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7~14km范围内;磁县震区中小震分布相对复杂,具有NEE和NWW两个展布方向,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8km范围内,总体上晋冀鲁豫交界地区中小地震深度呈现北部浅南部深的趋势。③反演得到了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速度结构,在邢台地震极震区下方7~14km处存在低速层,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致;在磁县地震极震区下方13~18km处也存在低速层与1831年磁县7.5级地震震源深度一致,且磁县震区下方的速度结构比邢台震区更为复杂。
张小涛韩丽萍王晓山张双凤杨雅琼
关键词:联合反演地震定位
张渤带洞体应变参数解算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张渤带2002年以来的洞体应变观测资料,首先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带内各个台站洞体应变测项的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并以潮汐因子的稳定性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价。其后,以怀来台伸缩仪为例讨论了3分量和2分量观测解算平面应变参数的模型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在此基础上,选取张渤带上资料较稳定的16个洞体应变台站资料进行了应变参数时间序列计算,并对华北M5.0地震前应变参数同步变化现象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比了洞体应变与GPS应变的差异,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马栋晏锐武艳强范强陈建国
张家口地区应变参数变化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1988—2009年张家口伸缩仪3方向的线应变资料计算出最大主应变、最大剪应变以及主应变方向等平面应变参数,分析张家口地区的断层特征、张家口伸缩仪观测环境的变化,结合1988—2009年张家口地区Ms≥4.0级以上地震,研究张家口地区应变参数的变化特征。
马栋陈建国陈晓燕
关键词:线应变伸缩仪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时间序列谱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晋冀蒙交界区1494年至2009年间发生的30个M_S≥5.0地震的时间—震级序列的准周期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M_S≥5.0地震序列现阶段存在333年的较长稳定周期和77年的中等周期以及11年、8.6年的优势短周期,333年的长周期表明该区5级以上地震高潮期已过,但仍处于地震的较强活跃时段,77年的中等周期表明目前处于5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的低潮期,而11年的短周期显示2010年前后周期峰值达到极大值,表明2010年在77年成组活动的低潮期内有一次小的高潮,而8.6年的短周期显示周期已于2007年达到峰值极大值。相比于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方法不仅能够分辨出地震活动的优势准周期性,而且能够对不同周期在不同时段的活跃程度给出清晰的描述,对当前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判断相对更准确。
王想冯向东平建军
关键词: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
河北省数字电磁扰动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数字与模拟观测对比分析,说明数模观测的一致性,结合近几年河北省及邻区中强地震,进行震例分析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数字与模拟观测变化一致性较好;震前数字电磁扰动出现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为:原始采集波形出现扰动变化、日均值或日总量出现高值突跳、日总量背景值上升等。
乔子云张跃刚丁瑞同王莉森方召盟贾立峰张国苓王想李鹏
关键词:电磁扰动
河北易县M_L3.8、3.3地震同震形变响应及其震源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易县相继发生ML3.8、3.3地震,震中距离易县地震台仅7km,震中附近主要以形变观测台站为主。虽然地震震级相对较小,但是12个形变测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这在中小地震的同震响应分析中是较为突出的震例。根据河北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对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根据速报震中和重新定位震中分别计算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断层初步断定为NEE向断层,断层表现为正断兼右旋走滑。
马栋冯向东张素欣王晓山李均良王想
关键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地震重新定位
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华北地区40多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分别依据从月均值、日值、分钟值等不同尺度资料中提取的具有可重复的代表不同时间特征的异常信息,进行多级地震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中强地震之前区域地下水存在10年准周期特征,周期的上升和高值段可作为长趋势异常变化,在上升(或高值)趋势变化背景上存在3年左右的中短期下降异常变化,在水位下降中短期异常背景上存在震前1天到几个月形态各异的复杂的短临异常形态。根据这些不同时间尺度的明显的重现异常变化进行强震多尺度预测研究。
张素欣盛艳蕊单连君张子广张秀萍
关键词:地下水短临异常特征
用边界元法研究川西地区的形变场与应变场被引量:4
2010年
将巴颜喀拉地块和四川地块作为研究对象,用块体边界上的GPS位移作为输入数据,应用边界元法计算得到块体边界上的应力,再用求解出的边界应力计算块体内部的位移与应变。结果发现巴颜喀拉块体南北向为张应变作用;块体西侧张应变量较大,向东逐渐减小,到龙门山东侧应变几乎减弱为零。南北向张应变向东的迅速减弱,使得龙门山断层产生闭锁,闭锁使龙门山断裂聚集起巨大的应变能,应变能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
焦龙吴云张跃刚
关键词:边界元法GPS地壳形变汶川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