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133)

作品数:27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晓喃钱焕延高德民王晓楠徐江更多>>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网络
  • 19篇传感
  • 18篇感器
  • 18篇传感器
  • 18篇传感器网
  • 18篇传感器网络
  • 17篇无线传感
  • 16篇无线传感器
  • 16篇无线传感器网
  • 16篇无线传感器网...
  • 9篇路由
  • 5篇路由协议
  • 5篇IPV6地址
  • 4篇网络路由
  • 3篇地址自动配置
  • 3篇转交地址
  • 3篇网关
  • 3篇网络路由协议
  • 3篇无线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机构

  • 27篇常熟理工学院
  • 19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苏州莱茵电梯...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卧龙岗大学

作者

  • 22篇王晓喃
  • 15篇钱焕延
  • 10篇高德民
  • 5篇王晓楠
  • 2篇徐江
  • 2篇聂盼红
  • 2篇唐振民
  • 2篇程宏斌
  • 2篇闫海英
  • 2篇孙霞
  • 2篇严筱永
  • 1篇黄波
  • 1篇梁伟
  • 1篇汪峥
  • 1篇殷旭东
  • 1篇王栋
  • 1篇陈继光

传媒

  • 12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计算机工程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铁道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分布模型及覆盖控制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节点部署和覆盖控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传感器节点随机、高密度部署的环境中,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节点分布符合泊松分布特点,并且量化了部署节点感知半径、密度与面积覆盖率、k重覆盖的关系,以及覆盖控制模型中,在保证节点对监测区域有效覆盖前提下,近似取得需要休眠节点数量,为传感器节点在随机分布下实验和研究中关于节点部署和覆盖控制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仿真表明该数学量化模型可以有效实现最少节点最大化面积覆盖和k重网络覆盖。
高德民钱焕延徐江王晓楠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基于6LoWPAN无线传感网络的电梯监控系统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现有电梯监控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6LoWPAN无线传感网络的电梯监控系统,通过全方位采集电梯各大部件重要运行参数,实现了对电梯运行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故障预测报警和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系统采用6LoWPAN技术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并使任何授权的互联网用户都可以直接对电梯运行参数进行点对点的访问与控制,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时延、降低了能耗。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实用性和高效性,对保证电梯安全、稳定运行,出现故障后及时报警具有重要意义。
闫海英黄波王晓喃
关键词:电梯无线传感网络
6LoWPAN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1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6LoWPAN的传感器节点设计方案,此方案对节点中的硬件与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与讨论。在小型实验平台上对本节点的数据包接收率、平均延迟时间以及平均消耗能量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本节点能很好地实现与IPv6节点的互联并保证其连续性。
王晓喃高德民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适配层
面向特定区域的WSN组播路由协议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节点分布不均和能量消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特定区域的WSN组播路由协议。采用组头轮换机制,使能量储备较多和位置最优的节点担任组播节点承担转发任务,能量储备较少的节点负责数据采集任务。利用多转发组的模式建立稳定路由,提高网络健壮性,降低数据延迟。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使整个区域内节点能量消耗达到均衡,从而延长区域网络的生存时间。
高德民钱焕延陈继光王晓楠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组播路由协议能量消耗
6LoWPAN网络节点信道接入延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优化6LoWPAN网络MAC协议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负载的时隙CSMA/CA机制的Markov链模型,并对协议主要网络参数进行了数学推导。基于该模型对节点平均接入延时及网络的信道接入概率等参数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了协议参数对网络延时性能的影响。数学分析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基于饱和负载的IEEE 802.15.4 MAC协议的信道竞争接入机制,而合理的协议参数设置能够有效地改善网络节点平均信道接入延时性能。
程宏斌王晓喃孙霞聂盼红
关键词:CA接入延时
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给出全IP通信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格式,并将无状态地址分配策略与有状态地址分配策略有机地结合,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本文从重复地址检测开销、地址配置总开销及地址配置总延迟时间3方面对此方案与Strong DAD及MANETConf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王晓喃高德民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地址自动配置簇首节点
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6LoWPAN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对协议中适配层的设计、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实现以及精简IPv6报文头部等过程进行了阐述。在网络模拟环境下对本协议与Mesh路由协议的数据包接收率、平均延迟时间以及平均消耗能量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本协议具有更好的性能。
王晓喃钱焕延唐振民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任播路由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地址配置方案
2012年
提出一种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将节点申请地址控制信息的传输范围控制在一跳范围内,无需记录地址分配状态与进行地址重复检测,以降低地址配置功耗,缩短地址配置时间。基于IPv6地址结构,给出节点失效时的地址回收算法。该方案从地址配置代价及地址配置延迟时间等方面与MANETConf方案、Strong DAD方案及LISAA方案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王晓喃钱焕延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IPV6地址网关
基于IPv6的车载网络移动切换研究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车载网络移动切换方案MHRD。MHRD提出了基于路域的车载网体系结构,与现有的车载网体系结构相比,路面移动节点的移动切换次数大幅度降低。MHRD中,路面移动节点通过其经过的一跳范围内的接入节点获取转交地址,无须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即可确保转交地址的全球唯一性,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对MHRD的移动切换代价和移动切换延迟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HRD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数据包丢失率更低,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王晓喃
关键词:IPV6车载网络移动切换转交地址
基于信标帧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机制
2018年
使用IEEE 802.15.4设备时需要一种开放的网络层标准以实现互连互通。为此,通过分析IEEE 802.15.4的特性和IPv6协议,选择IPv6作为IEEE 802.15.4网络层标准,建立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并提出基于信标帧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机制。该构建机制包括地址配置、网内路由算法和网间路由算法。当网间路由时,节点从应用层发送数据到关联节点,关联节点通过适配层的分片重组对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精简,并将其以数据帧的方式在网络传输,到达目的节点时进行解封装后还原所需数据包。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OAD机制,该机制能够减少网络构建开销。
王栋王晓喃
关键词:按需路由协议路由子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