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03054)

作品数:13 被引量:276H指数:7
相关作者:姜彩楼朱琴刘瑞翔陈建丽孟令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新区
  • 3篇中国高新区
  • 3篇高新区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生产率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效率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网络
  • 2篇面板数据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技术创新
  • 2篇技术创新效率
  • 2篇高技术产业
  • 2篇SBM模型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新经济
  • 1篇要素贡献率
  • 1篇增长源泉

机构

  • 11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11篇姜彩楼
  • 5篇朱琴
  • 2篇查颖
  • 2篇孟令杰
  • 2篇马林
  • 2篇刘瑞翔
  • 2篇陈建丽
  • 2篇徐康宁
  • 1篇曹杰
  • 1篇安同良
  • 1篇李燕超
  • 1篇刘维树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世界经济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主研发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形势下,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并发现提升动力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方法进行测度,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获得方向性距离函数优势并提高测算效率。在中国工业能源效率改善的动力方面,由于缺乏对中国工业自主研发和资本形成内生性特征的认识,现有研究难以揭示其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微观作用机理。鉴于此,本文采用在Malmquist指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1997-2011年的能源效率变化,然后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自主研发和工业资本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内生检验模型,并采用系统矩估计(GMM)方法重点检验了自主研发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在1996-2011年的改善率达到9.7%。其中,技术进步的整体均值为-0.56%,技术效率的整体均值达到15.3%,反映出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生产前沿面在不断退化,而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距生产前沿面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在计量检验中,发现企业研发支出更容易改善全要素能源效率,而政府研发支出容易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分样本检验中,政府研发对重工业技术前沿面移动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但是对轻工业技术前沿面移动的促进效应不明显。资本形成显示出抑制中国工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倾向,而资本深化则发挥着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认为应该在能源技术等重工业共性应用领域加大政府研发资助力度;在轻工业领域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资助体系,通过市场力量传导研发需求压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技术资本等方式改善中国工业资本结构和质量。
姜彩楼查颖
关键词:LUENBERGER指数
中国高新区的赶超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在分析高新区赶超路径的基础上,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中国高新区的赶超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高新区赶超具有显著的固定资本驱动特征,但是这一特征正在弱化,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正在上升;加工制造业资本集聚是中国高新区赶超的重要动力,在外资集聚区和传统工业区样本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高新区后期出现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是由资本深化引起的,这意味着既有模式下中国高新区的赶超仍会沿着经济规模扩张轨道进行,难以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轨道转换。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姜彩楼马林郑斯彦
关键词:高新区资本驱动系统GMM
全球化视野下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及政策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创新集群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基于跨学科理论方法,在对"集群"的内涵、全球价值链演化以及全球技术链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下研究了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自下而上的吸引力和自组织力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集群协同演化的混合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姜彩楼李燕超朱琴
关键词:创新集群全球价值链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Kumbhakar模型,发现能源投入在1997—2011年中国工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9.4%,反映出中国工业增长仍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代价。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进步主要受益于结构效应改善,且各指数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基于系统矩估计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轻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而重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资本结构深化。
姜彩楼朱琴马林
关键词:要素贡献率
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被引量:39
2013年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核算框架,利用1989~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中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析,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TFP)、要素投入和环境消耗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驱动,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源泉存在较大差异,要素投入虽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但中国经济更多地与TFP呈现出一致的波动趋势。最后,本文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瑞翔
关键词:增长源泉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重要视角。本文从创新经济地理测度、创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和创新全球化视角对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姜彩楼朱琴
关键词:绩效测度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被引量:134
2011年
基于最终需求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包括消费、投资及出口在内的最终需求对于我国经济的拉动效果呈现下降趋势,当前经济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2)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经历了从"内需依存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3)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最终需求的拉动,但动力来源结构在此期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相关建议。
刘瑞翔安同良
关键词:经济增长
中国高新区绩效的时空演化及贸易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及VAR模型研究了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6—2009年的绩效演进情况,并对相应的贸易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新区TFP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效应"在发展初期对于高新区绩效的贡献较为突出,而在后期则是"追赶效应"的贡献更加显著。②东部高新区TC指数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EC指数要弱于中西部高新区。③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活跃无法显著提升高新区的绩效,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汇率条件的作用比较显著。高新区应该充分利用既有优势,通过吸引关键技术等手段提高国际竞争力。
姜彩楼徐康宁朱琴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贸易溢出
中国高新区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1997-2012年)的随机前沿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研究了中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7~2012年的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发现母城科技支出未对高新区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国际分工等变量促进了高新区生产效率改善;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而纯技术效率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退化;东部高新区效率整体上优于中部和西部高新区,这主要是资本集聚质量和管理制度效率造成的。高新区应该加强产业、技术和环境的协同耦合,从要素集聚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姜彩楼曹杰刘维树
关键词: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外生变量随机前沿分析
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效应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2个国家级高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姜彩楼查颖
关键词:高新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