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C3105003)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彭雪蔡伟华曹殿青刘欣杨光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镇痛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手术
  • 1篇手术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自控静脉
  • 1篇自控静脉镇痛
  • 1篇静脉
  • 1篇静脉镇痛
  • 1篇芬太尼
  • 1篇腹部
  • 1篇腹部手术
  • 1篇布托
  • 1篇布托啡诺

机构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杨光平
  • 1篇刘欣
  • 1篇曹殿青
  • 1篇蔡伟华
  • 1篇彭雪

传媒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 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①S组(舒芬太尼0.15mg);②B组(布托啡诺15mg);③SM组(舒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10mg);④SB组(舒芬太尼0.1mg+布托啡诺5mg)。各组患者分别接受上述药物配制的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 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各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SM组平均VAS评分最高(P<0.05);其余三组平均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M组Ram say镇静评分最高(P<0.05),"头昏"发生率也最高(P<0.05),其次是B组(P<0.05),S组和SB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S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应用于PC IA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优于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复合镇痛及单纯舒芬太尼或布托啡诺镇痛。
彭雪杨光平刘欣蔡伟华曹殿青
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上腹部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