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8048)

作品数:9 被引量:11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捷赵勇刘泽华卢松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村镇
  • 4篇历史文化村镇
  • 3篇文化名镇
  • 3篇旅游
  • 3篇建筑
  • 2篇历史文化
  • 2篇历史文化名镇
  • 2篇旅游地
  • 2篇景观
  • 2篇建筑景观
  • 1篇遗产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历史
  • 1篇自然因素
  • 1篇文化街
  • 1篇文化街区
  • 1篇文化名城
  • 1篇历史文化街区
  • 1篇历史文化名城
  • 1篇旅游发展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作者

  • 4篇张捷
  • 3篇赵勇
  • 2篇刘泽华
  • 2篇卢松
  • 2篇李娜
  • 1篇赵婧
  • 1篇赵晶
  • 1篇刘峻源
  • 1篇梅静
  • 1篇林耕
  • 1篇刘立钧

传媒

  • 2篇建筑学报
  • 2篇小城镇建设
  • 2篇中国名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及方法研究——以周庄历史文化名镇为例被引量:19
2008年
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系统和指标体系,运用时间序列曲线预谢模型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镇未来遗产保护发展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出排除警情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古镇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在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赵勇刘泽华张捷
关键词: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村镇普查及筛选方式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3S与数据信息编码普查技术对河北省井陉县历史文化村镇进行全面普查,提出定量筛选技术,并结合山区特点,对建设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增加若干影响因子,形成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对普及和使用起到借鉴作用,以适应量大面广的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需要。
赵晶赵婧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在我困已基本建立。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街巷风貌和典型民居建筑的古村镇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
赵勇梅静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城镇化发展民居建筑传统街巷古村镇
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地民居建筑景观变化研究——以九寨沟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化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运用居民感知研究方法对旅游地民居建筑景观的变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建筑景观保护.基于对九寨沟树正寨的实地问卷和深入访谈调查,分析了居民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化的认知程度和感知强度,并借助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功能,对建筑景观整体印象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感知分析.感知结果显示,影响居民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化总体评价的因素主要是整体结构和自然和谐度;同时,居民认为藏寨建筑的外墙装饰、室内装饰、使用功能改变是适应现代生活的表现.研究指出居民感知应该成为旅游地民居建筑景观保护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居民态度应该反映在民居建筑景观保护的规划中.
李娜张捷
关键词:居民感知
旅游地传统聚落建筑景观变迁的空间分异——基于公众感知的九寨沟案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旅游发展促进旅游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旅游地建筑景观发生变迁。旅游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其建筑景观的空间差异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核心旅游区、旅游服务区和旅游边缘区在建筑景观变迁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旅游功能的响应。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公众对旅游地建筑景观的变迁的感知,以此为依据提出规划和管理应该注重建筑景观变迁的空间特点,并且促进传统聚落建筑景观的自发展。
李娜张捷
关键词:建筑景观空间分异
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关注被引量:4
2010年
在当前快速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自然因素影响(如年久失修、白蚁等侵蚀)的背景下,寻求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赢"之路成为学术界、相关管理部门和业界的共同任务。旅游开发是促进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提升社区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社区型遗产地旅游开发形式,历史文化村镇景区具有景区和社区高度重叠性、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功能的双重性、旅游资源产权的复杂性、旅游社区容量的有限性、旅游社区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鲜明的社区特征。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关注,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思考和建议。
卢松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发展旅游开发自然因素管理部门
界定“历史文化街区”所导致的保护困境被引量:1
2012年
虽然历史文化街区已得到普遍认可,并配套相关条例和规范加以保护和管理,但在工作实践中却出现了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界定内容的狭窄和单一,而造成保护内涵缺失,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困境。科学、合理的界定片区保护的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浩萍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南通唐闸近代工业遗存特色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南通市唐闸镇的工业遗产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唐闸工业遗存的现状,总结了张謇城市规划思想对唐闸规划建设的影响,以及唐闸工业遗存的特色。
刘峻源刘立钧林耕
关键词:工业遗产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被引量:61
2008年
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从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方面进一步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为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依据,在文化遗产定量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赵勇张捷卢松刘泽华
关键词:历史文化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