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B8)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魏英杰胡盛寿张浩崔传珏黄银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心肌
  • 6篇蛋白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代谢
  • 3篇蛋白质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乳鼠
  • 3篇乳鼠心肌细胞
  • 3篇能量代谢
  • 3篇细胞
  • 3篇肌细胞
  • 3篇梗死
  • 3篇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心肌病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篇魏英杰
  • 10篇胡盛寿
  • 5篇崔传珏
  • 5篇黄银霞
  • 5篇张浩
  • 4篇张晓玲
  • 4篇李望
  • 4篇李君
  • 3篇黄洁
  • 2篇候剑锋
  • 2篇史强
  • 2篇张秀芳
  • 1篇白媛媛
  • 1篇叶波
  • 1篇沈雅
  • 1篇唐跃
  • 1篇刘晓艳
  • 1篇史强
  • 1篇刘晓艳
  • 1篇李君

传媒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桥蛋白研究进展
2009年
皮肤桥蛋白(dermatopontin,DPT)是1989年Neame等人在提纯牛皮肤的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时和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共同提取出来的,并被称作“22kDa蛋白质”。1993年在猪的皮肤中发现了“22kDa蛋白质”的同族体,因其富含酪氨酸残基故将其称为“富含酪氨酸的酸性基质蛋白”。
刘晓艳魏英杰胡盛寿
关键词: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基质蛋白蛋白质酪氨酸
心肌梗死与能量代谢被引量:1
2008年
心脏维持正常的功能需要正常的能量代谢。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是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病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能量代谢治疗为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心肌保护及改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对其临床和基础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目前的研究和进展作一综述。
李望魏英杰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梗死能量代谢心力衰竭
低氧无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皮肤桥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体外用低氧无血清条件模拟缺血心肌微环境,探讨心肌细胞皮肤桥蛋白(DPT)表达的变化。方法以低氧无血清处理乳鼠心肌细胞0、6、12和24 h,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DPT mRNA的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DPT的蛋白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证实低氧无血清处理乳鼠心肌细胞24 hDP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0 h组相比,低氧无血清处理心肌细胞6、12、24 h DPT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用ELISA法也检测到低氧无血清处理心肌细胞24 h DPT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低氧无血清可促进乳鼠心肌细胞DPT的表达,DPT可能在缺血缺氧引起的心室重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刘晓艳张秀芳魏英杰史强崔传珏白媛媛
关键词:心肌细胞
低氧无血清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表达上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在体外模拟心肌缺血低氧环境时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以低氧和无血清处理不同时间点后收获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测定IGF-2R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GF-2R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无血清处理12和24 h乳鼠心肌细胞IGF-2R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处理24 h后IGF-2R蛋白表达也升高(P<0.05)。结论低氧无血清可诱导乳鼠心肌细胞IGF-2R的表达,IGF-2R可能在缺血低氧引起心肌损害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秀芳史强崔传珏李君魏英杰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细胞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心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2008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已经完成,但是要真正揭开遗传的奥秘,仅仅了解基因组的碱基序列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基因的产物即蛋白质。但是,传统的对单个蛋白质进行研究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要求。要对生命的复杂活动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必然要在整体、动态、网络的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研究。
黄银霞胡盛寿魏英杰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心脏病后基因组时代碱基序列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在心脏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6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左心室心肌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以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因非心脏病死亡的6例正常心脏的左心室心肌作为本实验的对照,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即蛋白质标志物,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验差异蛋白质的可靠性。结果:经二次重复实验共筛选出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有3个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升高,而另有2个表达降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5个差异蛋白质主要为心肌细胞的骨架蛋白或参与能量代谢和应急保护反应的蛋白质。其中的一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细胞骨架蛋白 Desmin 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获得5个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相关,并可能用于疾病的分层、判断预后及指导个性化治疗。
魏英杰胡盛寿黄银霞黄洁张晓玲李君崔传珏张浩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力衰竭
TNF-α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诱导HSP70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细胞修复、存活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分子伴侣,它起着心肌保护的作用。已经对重症心脏病人的心肌组织进行了蛋白组学研究,得到了HSP70在心衰病人心肌组织中较正常人心肌组织表达升高的结论,并且在血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进一步的离体细胞实验中用不同剂量的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刺激乳鼠心肌细胞,以观察不同时间点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对细胞进行热休克(42℃)、TNF-α和缺血缺氧处理,在不同的时间点收获细胞,以观察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用免疫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HSP70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对照细胞中基本没有阳性信号出现,而在经缺血缺氧、热休克(42℃)以及TNF-α处理的细胞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以上研究首次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证明TNF-α诱导的HSP70表达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运用TNF-α对HSP70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初步推断HSP70的表达模式,为体内诱导产生HSP70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银霞魏英杰崔传珏张晓玲李君
关键词:HSP70缺血缺氧
心肌梗死对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能量代谢变化的分子机制,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后,分别于1天、7天、1个月时处死动物,采用ELISA方法分析大鼠左心室组织中乳酸脱氢酶、脂酰辅酶A合成酶、肉碱脂酰转移酶、柠檬酸合成酶、己糖激酶的含量及乳酸脱氢酶、己糖激酶的活力。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1天,左心室组织中乳酸脱氢酶、脂酰辅酶A合成酶、肉碱脂酰转移酶、柠檬酸合成酶的浓度下降,己糖激酶的浓度增加(P<0.05)。酶的活力变化与酶的含量变化相一致。心肌梗死后1个月时这些关键酶的变化恢复至大致正常水平。结论心肌梗死后的急性期,左心室存活的心肌组织中有氧代谢相关的关键酶表达下调,无氧糖酵解相关的关键酶表达上调。随着病程的进展上述变化恢复,这可能是心脏重构过程中的一种代偿调节机制。
李望胡盛寿魏英杰张浩候剑锋叶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能量代谢关键酶
CARP蛋白与心脏病被引量:2
2008年
史强魏英杰胡盛寿
关键词:CAR心脏病人内皮细胞TNF-ΑD1蛋白体外培养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分子标志物的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筛选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5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与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心脏组织(来源于心脏移植的供体)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芯片的比较研究。应用晶芯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基因表达谱芯片(含有人类基因35000个),筛选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应用real-timeRT-PCR验证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改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应用基因表达芯片研究方法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5个基因在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升高,而另有43个基因表达降低。其中变化较多的基因属于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对其中36个差异表达基因应用real-timeRT-PCR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准确性在75%,并首次报告了心钠素在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基因表达芯片的方法,观察了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分子机制的阐明和寻找疾病特异的分子标志物,以用于鉴别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及指导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魏英杰胡盛寿黄洁黄银霞李君张晓玲李望张浩唐跃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力衰竭差异表达基因分子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