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41)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玲徐大明刘艳秋郭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城市
  • 4篇城市化
  • 3篇语言
  • 2篇语言认同
  • 2篇语言使用
  • 2篇语言学
  • 2篇社会语言
  • 2篇社会语言学
  • 1篇移民
  • 1篇音变
  • 1篇语言变化
  • 1篇语言冲突
  • 1篇语言环境
  • 1篇语言能力
  • 1篇语言生活
  • 1篇语言资源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变异
  • 1篇弱势群体
  • 1篇社会分化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0篇王玲
  • 2篇刘艳秋
  • 2篇徐大明
  • 1篇郭晶

传媒

  • 1篇汉语学习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外语研究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江南(诗)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概念、界定和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弱势群体现象在20世纪末期开始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其他学科一样,语言学界也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只不过近年来多数研究只局限在农民工这一群体,鲜有学者全面地分析弱势群体这一整体,对语言生活中弱势群体的界定、类别等一些基本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结合相关的调查数据,本文的研究发现,衡量某个群体是否是语言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可以从语言、语域和说话人这三个指标出发;语言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出现与当前的社会分化、语言资源社会地位的调整等密切相关。
王玲
关键词:语言生活弱势群体语言资源社会分化
城市语言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语言问题,与此同时,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改变了语言学的实证基础。面对研究对象的变化及其对语言学理论的挑战,一批中国社会语言学家开创了城市语言调查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经过数年的发展,城市语言调查确立了比较明确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语言调查依据的主要理论是言语社区理论,探索社区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城市语言调查强调客观、全面地调查研究城市语言状况,反对依靠个别人主观判断的研究方式。产生于21世纪中国的"城市语言调查"目前已成为国际化的语言学新动向。
徐大明王玲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语言调查被引量:59
2010年
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语言问题,与此同时,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改变了语言学的实证基础。面对研究对象的变化及其对语言学理论的挑战,一批中国社会语言学家开创了城市语言调查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经过数年的发展,城市语言调查确立了比较明确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语言调查依据的主要理论是言语社区理论,探索社区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城市语言调查强调客观、全面地调查研究城市语言状况,反对依靠个别人主观判断的研究方式。产生于21世纪中国的"城市语言调查"目前已成为国际化的语言学新动向。
徐大明王玲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调查数据,对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农民工语言认同和语言使用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不同步的,这种不同步现象的出现与农民工的语言认同有关。当农民工自我主观感受和外界的反馈信息出现矛盾时,就会出现语言认同和语言行为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王玲
关键词:农民工语言认同语言使用
城市化中语言适应行为与语音变异关系研究——以(i)变项、(y)变项、(-尾)变项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从社会语言学变异学派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合肥科学岛内语音变异中语言适应行为与社区内语音变异的关系,可以发现:(1)合肥科学岛社区内语音变异分布状况与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i)、(y)、(-尾)变项已发展成为进行中的语音变化;(2)"语言不安全感"是岛内进行中语音变化的社会动因;(3)"长期语言适应行为"对方言系统的影响是通过"方言拉平"的方式实现的,而"方言拉平"也是导致进行中语音变化出现的重要因素。
王玲刘艳秋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身份认同与儿化使用——以北京儿化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北京话儿化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如儿化现象呈衰减趋势、对儿化现象的态度由崇拜转为贬低、儿化词有可能消失等。我们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本文采用录音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北京话儿化的使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儿化非但没有呈现衰减的趋势,反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儿化现象不仅广泛见于当地居民的口语,而且还扩散到移民群体,两类人群对儿化的积极认同占主流;外来移民中存在"过度使用"儿化的现象。上述情况的发生与北京话儿化日益凸现的身份认同功能密切相关,儿化已经逐步成为融入北京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标志,预示北京话儿化未来会继续保持活力。
王玲
关键词:儿化语言认同身份认同
城市化进程中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语言适应行为研究——以合肥、南京和北京三地为例被引量:29
2012年
本文以合肥、南京和北京的语言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语言适应行为及其特点进行全面考察。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移民都存在语言适应行为。这种适应行为体现在宏观语码的选用和微观语言变项的使用方面,其总特点是"趋高避低"。这种"趋高避低"的行为对普通话和方言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它会使两个系统中高声望变式逐步扩大使用空间,低声望变式逐渐衰减直到彻底消失。
王玲
关键词:城市化语言使用语言变化
句法结构的定量分析——以“有+VP”格式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以普通话中的新兴格式"有+VP"为例,以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来展开句法结构的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有+VP"这一变异格式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特点。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有+VP"结构的变异研究描述了新兴的句法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定量性的变化过程,即先从口语的使用开始,随着使用率的增多,逐步扩展到书面语中;在不同的群体中,语言变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女性对新形式的使用率往往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越小,对新形式的接受度越高,使用率也就越高。社区成员也会推动言语社区内的句法变异朝着有序性的方向发展。
王玲
关键词:句法结构
城市语言环境变化与城市语言冲突事件被引量:5
2013年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语言环境。结合相关的调查来分析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同时以粤语事件为例来探讨在新语言环境下语言冲突发生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语言环境逐渐向双语化过渡,二是城市中不同语码的使用空间和地位差异明显。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像"捍卫粤语"这样的语言冲突事件。对广州事件的分析发现,开放的语言意识和较高的语言能力有助于避免语言冲突事件的发生。
王玲刘艳秋
关键词:语言环境语言冲突语言能力
现代汉语评论话语使用状况研究
2013年
评论话语是用来引起评论行为的先行符号,有直接评论话语和间接评论话语两类。早期对评论话语的研究侧重于静态描写其特征,结合自然语料展开的研究较少。对自然语料的定量统计结果显示,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不同,对评论话语的选择和使用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喜欢使用主观性强的评论话语,并且更加委婉;南方地区常使用"我感觉",北方地区偏好使用"我认为"和间接评论话语;受教育程度越高,评论话语的使用越全面丰富。
王玲郭晶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