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QL02)

作品数:23 被引量:17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涛刘波陈慧娴朱连华周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深基坑
  • 8篇基坑
  • 7篇沉降
  • 6篇地表沉降
  • 6篇地铁
  • 4篇支护
  • 4篇数值模拟
  • 4篇隧道
  • 4篇值模拟
  • 3篇地铁车站
  • 3篇洞桩
  • 3篇洞桩法
  • 3篇盾构
  • 3篇围护结构
  • 3篇计算方法
  • 3篇车站
  • 2篇支护结构
  • 2篇支护桩
  • 2篇深基坑围护
  • 2篇随机介质理论

机构

  • 2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成都兴蜀勘察...
  • 2篇北京首都国际...
  • 1篇北京住总集团...
  • 1篇中铁三局集团...

作者

  • 23篇李涛
  • 10篇刘波
  • 4篇陈慧娴
  • 3篇朱连华
  • 2篇黄佩格
  • 2篇宋常军
  • 2篇王帅
  • 2篇周妍
  • 2篇王昕鹏
  • 2篇杨伟红
  • 2篇杨成淳
  • 2篇贺鹏
  • 1篇许鹏
  • 1篇黄杰
  • 1篇窦海洋
  • 1篇陶龙光
  • 1篇江玉生
  • 1篇李岩
  • 1篇李鹏
  • 1篇江永华

传媒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土工基础
  • 1篇市政技术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质吸力对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通过室内剪切试验,得到了非饱和重塑红黏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水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采用滤纸法进行了基质吸力的量测,得到不同干密度下的水-土特征曲线;基于试验结果,获得了考虑基质吸力的破坏包络面,初步分析了基质吸力对红黏土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红黏土黏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按Gauss函数变化;内摩擦角随含水量的增加符合Sigmoidal函数,在水质量分数为0时,达到最大值;有效内摩擦角φ′在等基质吸力平面上为一定值,在不同的基质吸力平面上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逐渐增大;φb具有随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先不变后减小的特征,且随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基质吸力在高净法向应力时,对抗剪强度的贡献较大.
李涛刘波杨伟红黄佩格周妍
关键词:基质吸力抗剪强度
成都地区膨胀岩土原位剪切试验研究
2013年
以成都望江锦园膨胀岩土体为试验对象,根据压剪实验及一次水平剪切试验得出该地区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及抗剪强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法向压力作用下,受雨水影响小的深层土壤抗剪强度比表层土体高,深层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均比浅层膨胀土大,这说明控制土体的含水量对于实际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钱霄朱连华陈慧娴李涛
关键词:膨胀岩土抗剪强度原位剪切含水量
桩-土相互作用支护桩受力变形计算方法被引量:11
2016年
为研究桩-土非线性相互作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位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桩-土相互作用支护桩受力变形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将基坑开挖面以上的桩体视为有限数量的弹性体,开挖面以下的桩体视为Winker地基梁,支撑结构为二力杆弹簧,并考虑支护桩和内支撑的变形协调,基于桩结构分段分坐标法和弹性地基梁法,推导出了考虑桩-土-内支撑共同作用的支护桩体挠曲微分方程.结合理论土压力,采用该方程计算获得了不同开挖深度的桩体水平位移和桩体弯矩,并与规范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比规范法小15.2%,最大弯矩较规范法小26.6%,均与实测值更为相近.
李涛江永华朱连华关辰龙
关键词:桩-土相互作用深基坑
基于微观结构的饱和红黏土孔隙比计算被引量:10
2011年
广州红黏土在地铁建设中极易软化、崩解,对城市地铁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得到了广州饱和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该类红黏土体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特点.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土体微观模型,分析了微观结构对该类红黏土物理性质的影响,并运用此模型求得了该类饱和红黏土的孔隙比.结果表明:该类红黏土的饱和含水量为62%,自由膨胀率达到40%,黏性矿物所占比率很大,片状和扁平状黏土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的层状微集聚体是组成红黏土微观结构的主要结构单元体,运用微观结构参数求得的孔隙比为1.62~1.80,与宏观试验结果相一致.
李涛刘波李岩李鹏
关键词:孔隙比扫描电镜
膨胀土地层锚索预应力损失与流变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预应力锚索在膨胀土地层中的锚固效果受地层含水率影响较大,且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土体应力松弛之间关系紧密。据此,以四川成都地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4种不同含水率下膨胀土地层锚索预应力的损失规律;并针对膨胀土独特的黏弹塑性力学特征,建立基于应变相等的膨胀土-锚索耦合效应计算模型,得出耦合模型的本构方程和松弛方程,并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论证。结果表明:锚索预应力的衰减大致可分为快速衰减、缓慢衰减和相对稳定3个阶段;锚索预应力的衰减速度和衰减幅度都随着膨胀土层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膨胀土地层中锚索的初期预应力损失可达到总损失量的80%;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基本一致,可对已知物理参数土层的锚索锚固效果进行评估。
李涛蔡海波刘波罗兴浩钱霄
关键词:土力学膨胀土预应力损失
临近荷载对砂土地层支护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9年
地面荷载的大小与分布形式对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安全建设影响显著。以北京地铁6号线轨排井工程为例,通过物理模拟研究竖向荷载、力桩距和嵌固深度比等因素对支护桩体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并将物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竖向应力对支护桩体的受力变形有较大影响,桩顶水平位移随竖向应力的增大呈现出初始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3个阶段;获得了砂土地层桩顶水平位移的经验公式,与实际工程对比表明了其工程适用性。
李涛韩伟治霍九坤王岩任宏伟
关键词:支护结构变形
北京地铁车站洞桩法扣拱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北京地铁6号线田村车站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洞桩法车站不同扣拱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边扣拱后中扣拱施工顺序下地表沉降比先中扣拱后边扣拱施工顺序下地表沉降小2. 06mm,减小幅度为5. 23%,两者对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致相同;沉降差异主要发生在初支扣拱施工阶段;边跨扣拱施工会使中跨土体应力升高,不同扣拱顺序下中跨土体弹塑性状态有很大不同。
李涛贾奥运徐公文崔远刘千
关键词:地铁车站洞桩法沉降
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主动土压力实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基于北京地铁车站的土压力实测结果,研究主动土压力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主动土压力的分布模式与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并与国内类似工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主动土压力先增加后不变,在桩后近似呈梯形分布,转折点位于桩顶下14m处;合力作用点位置几乎不随基坑开挖深度而发生变化;实测主动土压力小于理论值,其原因与理论计算方法、土体固结、围护结构刚度与变形以及施工因素有关。研究结果对认清桩后侧主动土压力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李涛关辰龙霍九坤刘显宽王帅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主动土压力
洞桩法导洞内台阶错距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以北京地铁14号线菜户营车站洞桩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同时分析不同的台阶长度的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导洞开挖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约占总沉降的85%,其中上导洞开挖完成引起的地表沉降约占55%;在开挖距离相同时,台阶开挖长度越大,地表沉降越大。
李涛王璐瑶王岩刘松李彦颖李彬如
关键词:洞桩法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支挡结构土压力计算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7年
鉴于土压力计算问题在支挡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土压力研究的基本现状,详细阐述了土压力计算的几个关键问题:土拱效应、水-土压力、位移效应、时间效应以及特殊土等,并指出了土拱效应在不同位移模式以及位移和时间的耦合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最后指出完善试验模拟系统和数学计算模型、土拱效应和蠕变抽象影响因素的量化、数值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相结合、加强特殊土体研究、加强现场监测和原位试验是土压力问题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李涛霍九坤贺鹏刘显宽方雪飞
关键词:支挡结构土压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