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0Z402)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全张瑞岩马翠平史赫张林波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虫
  • 3篇利什曼原虫
  • 2篇杜氏利什曼原...
  • 1篇药效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试验
  • 1篇猪轮状病毒
  • 1篇利什曼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效果
  • 1篇免疫效果试验
  • 1篇灭活
  • 1篇灭活苗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黑热病
  • 1篇IL-18
  • 1篇病毒
  • 1篇M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瑞岩
  • 3篇刘全
  • 2篇张西臣
  • 2篇张林波
  • 2篇商立民
  • 2篇吴永魁
  • 2篇史赫
  • 2篇马翠平
  • 1篇张宁
  • 1篇曹三杰
  • 1篇黄小波
  • 1篇文心田
  • 1篇王泽
  • 1篇徐璐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什曼原虫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试验被引量:1
2010年
以小鼠为模型评价了利什曼原虫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将利什曼原虫甲醛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单独或与质粒pVAX/mIL-18联合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共免疫2次,间隔2周;同时以PBS作为对照。ELISA检测抗体表明,利什曼原虫灭活疫苗单独或与pVAX/mIL-18联合免疫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利什曼原虫的IgG。免疫接种4周后通过尾静脉攻击利什曼原虫,联合免疫的减虫率达47.7%,单独免疫组减虫率达到31.4%;质粒pVAX/mIL-18组减虫率达到29.1%,灭活苗与pVAX/mIL-18联合免疫组肝脏负荷都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表明灭活苗与pVAX/mIL-18联合免疫组对Balb/c小鼠有一定的保护力,具有一定预防利什曼原虫感染的作用。
马翠平王泽刘全史赫张瑞岩商立民张林波
关键词:利什曼病灭活苗
硝唑尼特对杜氏利什曼原虫体内药效活性研究
2011年
为观察硝唑尼特对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小鼠的保护效果,将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接种昆明小鼠,饲养30 d后每天灌服3个浓度(400,200,100 mg/kg)的硝唑尼特,并设阴性(玉米油)、阳性(两性霉素B)对照,连续给药10 d,治疗结束10 d后处死,分别以有限稀释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肝组织HE染色检测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显示,400 mg/(kg.d)的硝唑尼特能明显减少小鼠体内杜氏利什曼原虫数(P<0.05),有限稀释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显示其对肝、脾的抑虫率分别为91.54%、92.05%和90.97%、91.63%;200,100 mg/(kg.d)药物组同样具有一定的抑虫效果。结果表明:硝唑尼特对体内杜氏利什曼原虫具有较好的药效活性,并具有剂量效应相关性。
张瑞岩张宁商立民张西臣刘全吴永魁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药效
猪轮状病毒OSU株的培养特性与致病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开展猪轮状病毒OSU株的细胞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确定轮状病毒培养的关键技术与致病规律。方法以MA104细胞培养病毒,对预处理病毒的胰酶浓度与时间、维持液中最佳胰酶浓度等关键条件进行优化,透射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测定病毒TCID50,口服感染3d龄仔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病毒经20μg/mL胰酶预处理1h,37℃吸附细胞2h,维持液最佳胰酶浓度为4μg/mL,病毒典型细胞病变为病变细胞葡萄串状堆积、胞浆相连、拉网等病变。透射电镜下病毒粒子呈圆形车轮状,直径约80nm。病毒感染3日龄仔猪10h后出现典型的黄色水样腹泻,感染42h后死亡,剖检可见胃内有凝乳块、肠壁变薄充满液体,盲肠、结肠充气。主要病变为: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高度扩张、充血和伴有轻微出血;粘膜上皮脱落,粘膜下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研究阐明了轮状病毒OSU株的培养特性与致病特征。
黄小波徐璐曹三杰文心田
关键词:猪轮状病毒
硝唑尼特对利什曼原虫的体外药效试验被引量:4
2010年
为观察硝唑尼特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药效作用,以6个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200μg/mL)的硝唑尼特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48h和72h。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药物对虫体的抑制率升高,显微镜下可见虫体变形,核和动基体不完整,细胞质内有空泡,鞭毛脱落,即硝唑尼特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较好的抑杀作用。
史赫张瑞岩张林波马翠平张西臣刘全吴永魁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体外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