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8071)

作品数:8 被引量:141H指数:5
相关作者:吕西林周颖黄志华卜一陈林之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混合结构
  • 3篇抗震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高层混合结构
  • 2篇弹塑性
  • 2篇载力
  • 2篇振动
  • 2篇振动台
  • 2篇振动台试验
  • 2篇台试
  • 2篇承载力
  • 1篇弹塑性反应
  • 1篇弹塑性反应谱
  • 1篇弹塑性时程
  • 1篇弹塑性时程分...
  • 1篇动力反应
  • 1篇动力分析
  • 1篇型钢
  • 1篇型钢混凝土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周颖
  • 7篇吕西林
  • 3篇黄志华
  • 2篇卜一
  • 1篇鲁亮
  • 1篇胡凯
  • 1篇尹超
  • 1篇卢文胜
  • 1篇蒋建
  • 1篇陈林之

传媒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结构工程师

年份

  • 3篇2009
  • 5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位转换大梁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2009年
为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和不同结构体系等要求,同一建筑中不同功能的楼层常常采用型钢混凝土(SRC)转换大梁来分隔。由此形成的梁柱节点受力情况比较复杂,为保证结构的安全,须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文中以上海虹桥机场综合培训大楼为工程背景,对该大楼高位转换大梁SRC梁柱节点进行了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并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及ANSYS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从多方面对栓焊连接SRC梁式转换节点的破坏形态及承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节点的可靠性。
周颖胡凯鲁亮吕西林潘全胜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
不同R-μ-T关系对比研究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位移需求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结合弹塑性反应谱的研究,给出了求解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位移需求的基本步骤,并采用不同的R-μ-T关系计算了某15层混合结构的位移需求。结果表明:选取不同模型计算所得的位移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偏差大致在25%以内,其中Newm ark&Hall模型会较大幅高估结构的位移需求。通过比较,本文最终选取吕西林、周定松模型,其估计的位移需求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偏差基本控制在30%以内,可以为工程界接受。对比分析不仅表明了选取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说明弹塑性反应谱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估计此类结构位移需求的方法,在混合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中具有应用价值。
黄志华吕西林周颖卜一
关键词:弹塑性反应谱
考虑我国场地土类型的弹塑性反应谱法在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弹塑性反应谱法中,强度折减系数、延性系数、周期之间的关系模型(R-μ-T关系)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各国学者考虑不同地震动记录、滞回模型、场地土条件、阻尼比等参数,提出了不同的模型,但在场地特征对关系影响上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按考虑我国场地土类型的模型,分别进行了某高层混合结构在设防7度、7.5度、8度、8.5度、9度下的弹塑性反应谱计算,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我国场地土类型的高层混合结构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结果与IDA分析50%均值曲线吻合较好。本文计算结果可为弹塑性反应谱法在复杂高层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周颖卜一吕西林黄志华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高层混合结构
中震弹性设计与中震不屈服设计的理解及实施被引量:83
2008年
我国目前的抗震规范规定结构抗震设计时,进行小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弹性变形验算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对中震设计的具体内容涉及很少。近年来随着我国复杂和超限结构的不断出现,国内一些专家提出对此类重要结构实施中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具体包含"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两种方法。文中首先就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概念、具体设计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某一高层混合结构为例,对比了按7度丙类建筑小震、乙类建筑小震、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丙类建筑中震弹性下的设计结果,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可供设计人员和规范修编参考。
周颖吕西林
关键词:混合结构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超限高层结构抗震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超限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复杂,计算分析和结构设计缺乏相应规范作参考。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是其中一典型实例,表现在平面规则性超限(楼板不连续)和立面规则性超限(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文中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出此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分析法对此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计算,并针对相关抗震性能指标做出了对比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连体对结构的侧向刚度、扭转状况均产生了影响,而竖向刚度较小的连体楼板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反应较大。
尹超周颖吕西林
关键词:抗震性能评估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研究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传统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指出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性能设计方法的解决之道,同时分析指出承载力并不是影响消能减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结构的模态位移、顶点最大位移及延性与减震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密切相关,位移设计方法是比传统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最后指出基于位移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蒋建
关键词:承载力设计方法消能减震结构
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我国已有多个采用这种结构体系的单塔楼工程实例,但对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不等高双塔连体混合结构,进行了7度多遇地震、基本烈度、罕遇地震和8度罕遇地震阶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得到了结构的破坏模式,并对模型结构和原型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此类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研究表明,高位连体的竖向地震反应比较明显,设计中应适当考虑动力放大效应;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变形均呈现弯曲型;主塔楼核心筒在中震下可以保证"不坏",但结构小震下的层间位移略超过规范限值。
周颖吕西林卢文胜陈林之黄志华
关键词: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合结构连体振动台试验动力反应
立面开大洞复杂高层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针对某平面不规则、立面开大洞、带高位转换层的超限复杂高层结构,首先建立了整体模型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模型,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选择了材料非线性参数,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了验证。用验证过的模型和参数对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该结构作出整体抗震性能评价。通过本文分析表明,按照试验微粒混凝土材性试验数据,考虑附加质量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到整体结构初始时的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选择现有的软件确定构件的本构关系,将其输入通用程序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能够获得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通过模型乃至原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以对该立面开大洞复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合理评价。
周颖吕西林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弹塑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