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34)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秦曰龙李晔柳英绿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五音通韵》
  • 2篇语音
  • 2篇语音史
  • 2篇正字
  • 2篇清抄本
  • 2篇字汇
  • 2篇汉语
  • 2篇《正字通》
  • 2篇《字汇》
  • 2篇抄本
  • 1篇等韵
  • 1篇语音意识
  • 1篇韵书
  • 1篇韵图
  • 1篇征引
  • 1篇知庄章
  • 1篇声母
  • 1篇声母系统
  • 1篇清末
  • 1篇字典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秦曰龙
  • 3篇李晔
  • 1篇柳英绿

传媒

  • 3篇华夏文化论坛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复旦学报(社...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五音通韵》征引《正字通》考辨被引量:1
2010年
《正字通》,是对明万历以后成书并大行于世的《字汇》的匡正,也是明末清初社会语言规范的正字工具书,在当时非常流行和受人尊重。而继踵于《康熙字典》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却多有对《正字通》的批评。由《五音通韵》征引《正字通》诸条目的具体分析,可以探察《五音通韵》时代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并了解当时辞书编纂的具体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切实地把握清初社会语言状况,亦有助于《五音通韵》研究的深入开展。
秦曰龙
关键词:《五音通韵》《正字通》
《五音通韵》编纂特点述论被引量:1
2012年
《五音通韵》是一部鲜为人知的等韵著作,不署作者名姓,未见刻本,仅有两部抄本传世。日藏全本《五音通韵》,分为卷首序言凡例、韵图和韵书三部分。通过考察韵书小韵首字与韵图列字的相合度,我们发现日藏全本《五音通韵》韵书为主、韵图是辅,二者和谐相配、互为补充,具有比较典型的编纂特点。这种结构给后世的韵书、字书等辞书编撰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推动和加强了"韵书等韵化"与"字书等韵化"的趋势。
秦曰龙李晔
清末对日汉语教科书《新编辽东语类》的价值与意义
2012年
《新编辽东语类》是清代末期不多见的"汉语东北方言"教科书之一,是由中日两国学者合作完成的,总体内容分为词汇和民俗资料两部分,为日本了解中国东北区域情况提供了材料,是考察当时东北地域民俗文化可依据的文献。但是,其记录的词汇并非全为东北方言,语音也过于附会北京官话、音系性质较为模糊,受语体限制口语性价值不大,并不具有独特性,是北京官话、东北方言的杂合体。当然,如同当时的众多中国语教科书一样,该书编纂的根本目的是为当时日本扩大在华势力、侵略中国政策服务的,这是需要我们在研究时多加注意的。
李晔柳英绿
关键词:民俗文化
《五音通韵》所见《字汇》刍议被引量:1
2011年
明代万历年间的《字汇》采用偏旁分部检字法,并《说文解字》的540部为214部,承继和发扬了此前字典辞书的优良传统,奠定了近代字书编辑之基础,成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语文工具书之一,影响深远。但是,编撰于清代初期的韵书《五音通韵》却不乏针对《字汇》相关正字、注音条目的不同意见,有时还批评得相当尖锐。由这些条目的具体分析,可以探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帮助我们比较切实地考察清初社会语言使用状况,亦有助于《五音通韵》、《字汇》研究的深入开展。
秦曰龙
关键词:《五音通韵》《字汇》
清抄本《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被引量:1
2012年
编纂于清代前期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对《字汇》、《正字通》、《广韵》等字书、韵书、韵图多有批评。分析这些相关批评材料,可以考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音观念,即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另外,也可以据此了解当时韵书编纂的具体状况。
秦曰龙李晔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五音通韵》《字汇》《正字通》语音意识
清抄本《五音通韵》的声母系统
2011年
《五音通韵》是一部反映清代初期实际语音的等韵文献,仅存抄本两部。《五音通韵》中,全浊声母全部清化,影喻合流、微母消失,零声母进一步扩大,知庄章合流,声母系统大大简化。它共有十九个声母,与《五方元音》等音系相同,反映了该时期汉语语音的历史变化,具有一定的语音史价值。
秦日龙
关键词:语音史《五音通韵》声母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