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15)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伟全刘大群于秀梅张萌刘伯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马铃薯
  • 3篇马铃薯疮痂病
  • 3篇疮痂
  • 3篇疮痂病
  • 2篇致病
  • 2篇链霉菌
  • 2篇马铃薯疮痂病...
  • 2篇STREPT...
  • 2篇病菌
  • 1篇单产
  • 1篇单产水平
  • 1篇毒素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现状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致病毒素

机构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3篇于秀梅
  • 3篇刘大群
  • 3篇赵伟全
  • 1篇周俊
  • 1篇张丽娟
  • 1篇陈俊杰
  • 1篇信净净
  • 1篇刘伯
  • 1篇张萌
  • 1篇柳俊
  • 1篇秦舒浩
  • 1篇张文莉
  • 1篇王娜

传媒

  • 2篇中国马铃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温强光胁迫对西葫芦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研究高温强光交叉胁迫对西葫芦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光下西葫芦幼苗的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低于适宜温光处理。处理28 d后,高温强光处理的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适宜温光处理,而蒸腾速率(Tr)则显著低于正常温光处理。另外,高温强光下叶片的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Ⅱ)技术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PSⅡ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低于适宜温光处理,而NPQ和丙二醛含量却显著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
秦舒浩王娜张文莉
关键词:西葫芦高温强光叶绿素荧光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30株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同时测试菌株的生理生化及生长限制因子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将结果与11株链霉菌标准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个测试菌株中包括Streptomyces scabies种群10株,S.bobili种群7株,S.turgidiscabies种群1株,S.galilaeus种群6株,S.diastatochromogenes种群2株,S.setonii种群1株,S.enissocaesilis种群3株。【结论】由此可见,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组成具有明显多样性,其中S.galilaeus,S.bobili和S.enissocaesilis等种群为新发现的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
张萌刘伯于秀梅赵伟全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表型特征
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 CPS-2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为建立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典型菌株CPS-2的转化体系,对该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菌株CPS-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TSB培养基一级培养24h,改良YEME培养基(含10%蔗糖和1.0%甘氨酸)二级培养60h,溶菌酶用量为3.0g/L,37℃酶解90 min,原生质体形成量可达4.4×109个/mL;在R2YE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22.71%。采用含25%PEG1000的Tbuffer介导转化质粒pIJ702,24h后覆盖含有硫链丝菌素的营养软琼脂,4d后可筛选到转化子,每微克质粒DNA可获得102~103个转化子。
陈俊杰赵伟全于秀梅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菌原生质体
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致病毒素组分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致病毒素的产生条件、毒素活性和毒素组成情况。【方法】经适宜产毒素培养基和培养时间筛选后大量获取毒素;通过乙酸乙酯萃取、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纯化毒素,所得色谱纯毒素进行质谱分析;采用萝卜幼苗法、小薯片法和幼薯法检测毒素活性。【结果】确定菌株CPS-2的适宜产毒素培养基为燕麦麸皮培养基,产毒素高峰时间为接种后第9天。获得了两个可显著抑制萝卜幼苗生长的毒素组分Ⅱ和Ⅲ,梯度稀释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毒素浓度与活性呈正相关,且组分Ⅱ可使小薯片和幼薯组织褐变坏死。质谱分析测定组分Ⅱ的分子量为437.1810,组分Ⅲ的分子量为313.1。【结论】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galilaeus菌株CPS-2可产生致病毒素,至少有两种毒素组分在该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
信净净于秀梅赵伟全刘大群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致病毒素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2020年
因病毒引起的种薯退化是马铃薯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产脱毒种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而试管薯是脱毒种薯生产的首要环节。然而,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的试管薯形成能力差异较大,阻碍了试管薯的应用。比较了4个杂交组合后代共222个基因型材料(Solanum tuberosum L.)在短日照(8 h光照/16 h黑暗)诱导条件下的试管薯形成情况。结果显示,4个组合在结薯方式、结薯时间、结薯率及单薯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受亲本遗传基础影响十分明显。进一步比较各个组合内不同基因型的试管薯形成情况,发现组合内差异大于组合间差异,差异程度也因组合而异。此外,基于SSR分子标记与试管薯形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4个组合中与结薯时间、结薯率及单薯重相关的遗传位点差异明显。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中仅存在个别共有位点,同一组合中不同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则因组合而异。结果从群体层面上结合表型和遗传位点,进一步证实了遗传基础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决定性影响,为马铃薯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艳佩朱才华柳俊周俊
关键词:马铃薯基因型SSR标记
不同遗传基础的资源材料与马铃薯种质改良被引量:1
2009年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它的用途广泛,营养全面均衡,单产水平远高于小麦、玉米和水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满足这种要求,培育优良品种,就必须加大对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的研究力度,因为种质资源是育成品种的基础。本文将对马铃薯育种现状、资源材料类型及贡献做以概述,同时对今后不同遗传基础的亲本材料在马铃薯育种中的作用做以展望。
张丽娟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资源材料种质改良育种现状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