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8DZ2271100)

作品数:350 被引量:1,562H指数:16
相关作者:杨驰张富强何冬梅陈敏洁魏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5篇下颌
  • 37篇口腔
  • 30篇颞下
  • 30篇细胞
  • 29篇颌关节
  • 29篇颞下颌
  • 29篇颞下颌关节
  • 29篇下颌关节
  • 28篇颌骨
  • 21篇手术
  • 18篇义齿
  • 18篇成骨
  • 17篇术后
  • 16篇髁突
  • 16篇根管
  • 14篇蛋白
  • 14篇上颌
  • 14篇球菌
  • 13篇畸形
  • 8篇应力

机构

  • 34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0篇上海市口腔医...
  • 5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泉州医学高等...
  • 2篇上海埃蒙迪材...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7篇杨驰
  • 43篇张富强
  • 25篇何冬梅
  • 23篇陈敏洁
  • 18篇魏斌
  • 17篇杨育生
  • 16篇王国民
  • 15篇唐国瑶
  • 15篇于卫强
  • 14篇沈国芳
  • 14篇王旭东
  • 13篇张善勇
  • 12篇吴忆来
  • 12篇孙坚
  • 11篇张勇
  • 11篇焦婷
  • 11篇李军
  • 10篇张修银
  • 10篇沈毅
  • 9篇陈洁

传媒

  • 77篇上海口腔医学
  • 77篇中国口腔颌面...
  • 3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4篇口腔颌面外科...
  • 20篇口腔材料器械...
  • 12篇口腔医学研究
  • 9篇国际口腔医学...
  • 7篇牙体牙髓牙周...
  • 6篇口腔医学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6篇口腔颌面修复...
  • 6篇中国实用口腔...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口腔种植...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口腔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20篇2013
  • 48篇2012
  • 67篇2011
  • 109篇2010
  • 86篇2009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后渗血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2019年
目的:针对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后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分析探讨手术技巧及渗血处理对策。方法 :对2003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接受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且围术期出现术区渗血的患者,根据其探查止血记录,总结渗血部位、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5年间,接受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的患者共1141例,术后出现伤口明显渗血9例(0.79%),均返手术室在全麻下探查止血;出血部位分别为软腭部4例(44.5%)、咽瓣蒂部2例(22.2%)、鼻咽部3例(33.3%),经缝扎和电凝后控制。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中尤其要注意软腭部血管的保护,蒂部血管的处理,勿损伤鼻咽部黏膜。一旦术后发生渗血,较为凶险,一般需立即返手术室在全麻下探查止血。
吴忆来王国民杨育生万腾陈阳梁赟
关键词:腭裂出血
TNF-α阻断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对口腔扁平苔藓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2009年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实验证明TNF-α及其受体不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组织中高表达,而且参与关节炎症、关节破坏和相关复合病变的发生。因此,TNF-α阻断已经成功应用于RA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黏膜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细胞因子变化与OLP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TNF-α在OL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TNF-α阻断疗法在RA中的应用给OLP的治疗带来新的启示。本文就TNF-α在RA和OLP中的作用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张文怡唐国瑶
关键词:TNF-ΑRAOLP
呋喃C-30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合成的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按终浓度10、100μmol/L分别配制于含变异链球菌的牛心脑浸液培养基,37℃微需氧培养24h,形成生物膜后,用生物膜定量分析仪检测生物膜形成的量。结果:100μmol/L呋喃C-30组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磁珠成像开始减弱和完全消失的时间均迟于对照组;生物膜开始形成后,其生物膜形成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喃C-30在100μmol/L浓度时能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其应用可能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王玉霞王倩胡曰健马瑞唐子圣朱彩莲何智妍黄正蔚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生物膜
基于三维视觉测量的上颌牙弓形态分类要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应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不同牙弓形态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寻找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指标。方法:选取上颌模型100例,将样本按不同牙弓形态分为尖圆形组、方圆形组、椭圆形组。通过三维扫描将牙列模型转化为计算机三维数据,测量上中切牙唇面至上尖牙连线距离(IIC)、双侧上尖牙牙尖之间的距离(ICW)、双侧上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的距离(AW)。结果:不同牙弓形态组两两之间IIC值、IIC/ICW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尖圆形牙弓与方圆形及椭圆形牙弓之间ICW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IC、ICW、IIC/ICW这3项测量指标对牙弓形态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杨安刘菁方早谭宇孙健熊耀阳
关键词:牙弓形态上前牙
Vitapex糊剂预防全脱位再植牙牙根吸收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Vitapex糊剂在预防全脱位牙再植后牙根吸收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因外伤致上前牙完全脱位5h内牙根发育完成的患者30例,患牙36颗。用生理盐水冲洗完全脱位牙及牙槽窝,局麻下复位,不锈钢丝加树脂夹板固定患牙。2周后行牙髓摘除及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1周后,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暂时根充,B组采用Vitapex糊剂暂时根充。每3个月复诊,拍摄牙片,观察评价牙根吸收程度并更换充填糊剂。1.5a后,X线片观察牙根吸收稳定后改作永久性根管充填。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的成功率,尽管氢氧化钙在随访1.5a后成功率略高(分别为88.9%和83.3%),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itapex糊剂具有氢氧化钙和碘仿两者的优点,碘仿的X线阻射性便于充填效果及药物吸收情况的观察,而且操作方便。结论:本研究表明,Vitapex糊剂具有较好的预防脱位牙牙根吸收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韩俊力何宏徐震顾托张露东朱亚琴
关键词:再植牙根吸收VITAPEX糊剂
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犬牙槽突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与临床牙槽突裂自体髂骨移植相似的Beagle犬动物模型,为临床唇腭裂序列治疗提供实验对象,适用于牙槽突裂植骨后的评价和相关研究。方法:7只24周龄Beagle犬,用外科手术方法制备上颌单侧牙槽突裂,再即刻植入自体髂骨建立动物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4、8、12周进行X线片检查和术后12周行组织学观察对其进行评价。1只犬仅制备牙槽突裂,不植骨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所有实验组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突裂隙植骨区,裂隙两侧的牙齿未受损伤。术后12周,空白对照犬的牙槽突裂隙区无新骨形成。结论:该牙槽突裂即刻植骨动物模型与临床情况相似,重复性、稳定性好,可模拟临床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杨雁储沨婷张栋杰钱玉芬
关键词:牙槽突裂动物模型BEAGLE犬
不同X线投照角度对下颌第一磨牙4根管分辨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寻能使X线根尖片上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最佳投照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完全且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120例。每颗牙均拍摄诊断丝偏移投照片,拍摄角度分别为远中20°、远中10°、0°、近中10°、近中20°、近中30°。由3位观察者独立读片,诊断牙根内的根管数目及根尖清晰度。采用SPSS9.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近中3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3.3%,近中2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0.0%,均显著高于常规0°投照的40%(P<0.01)。近中30°和近中20°所拍X线片的清晰度分别为71.5%和89.7%,后者与0°投照片的清晰度(9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中20°偏移投照能更好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的4个根管。
张露东陈向伟何艳韩俊力王海宁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X线牙片
不同烧结温度下三维打印成型多孔钛植入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三维打印成型技术(3DP)用于多孔钛植入体制备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试件大小为25-20mm圆柱体,设定每层的黏结面积为80%。选择纯度98.5%、颗粒直径约75μm的钛粉为原料,聚乙烯醇粉作为黏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粉作为辅助黏结剂。通过三维打印获得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初胚,在氩气保护下,将试件分别烧结至1200、1300、1400℃;对烧结完成的试件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孔隙率、显微硬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结果最终获得的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其收缩均匀、无明显变形、细节清晰、肉眼可见排列整齐的微孔结构、表面无裂纹,呈现金属光泽。在1200、1300、1400℃的烧结温度下,孔隙率分别为(65.01±1.03)%、(46.73±0.73)%、(41.06±0.31)%,显微硬度为115.2±0.6、148.6±1.1、182.8±2.1,弹性模量为(5.9±0.5)、(16.2±0.9)、(34.8±1.5)GPa,抗压强度为(81.3±4.3)、(135.4±8.5)、(218.6±7.1)MPa。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相互连通成三维网状结构。结论证实了应用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制备多孔钛植入体的可行性,得到的多孔钛植入体具有与骨组织相匹配的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孙健熊耀阳陈萍张富强
关键词:力学性能
不对称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不对称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3.6岁),根据不同的拔牙模式分为2组。实验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1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对照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软硬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2组矫治前、后组内比较显示,颌骨测量项目NAPog角、SNA角、ANB角、MP-SN角均有显著差异;上、下前牙的倾斜度、突度除实验组的L1-MP角外均有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项目中,上、下唇倾角,上唇厚度,上、下唇突度,上、下唇长度,Z角和鼻唇角均有显著差异,而下唇厚度、颏沟倾角无显著差异。2组矫治前、后变化量的组间比较显示,仅L1-MP角、U1-L1角的变化量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对称拔牙矫治后,患者的上、下前牙均内收,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陈蔚陈荣敬潘晓岗于泉胡铮沈刚
关键词:拔牙X线头影测量
偏突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盘冠状向位置的MRI评估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偏突颌畸形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盘-髁突位置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关节盘移位程度与偏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骨性Ⅲ类错患者进行标准化临床影像学检查得到闭口斜冠状位MRI,通过计算机软件测量分析其冠状位关节盘内外侧移位情况,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各组间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上的差异。结果40例偏突颌畸形患者中,偏斜侧7侧(17.5%)关节盘外侧移位,16侧(40.0%)内侧移位;而40侧偏斜对侧关节盘中,27侧(67.5%)关节盘内侧移位,仅2侧(5.0%)关节盘向外侧移位。14例(28侧)无偏斜骨性Ⅲ类患者中,18侧(64.3%)存在关节盘内侧移位,未发现外侧移位的关节盘。本研究证实了偏斜侧关节盘内外侧位置与偏斜对侧及无偏斜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等到重度偏突颌患者偏斜侧关节盘位置与轻度及无偏斜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位磁共振图像中显示,中等到重度偏突颌患者偏斜侧关节盘倾向于向外侧移位,偏斜对侧关节盘倾向于向内侧移位。
夏碧清王旭东石慧敏沈国芳房兵闫晋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冠状位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