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A201110)

作品数:45 被引量:232H指数:7
相关作者:汪霞钱小龙崔军高黎钱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5篇教育
  • 12篇课程
  • 8篇高等教育
  • 7篇大学建设
  • 7篇教学
  • 7篇高水平大学建...
  • 6篇通识
  • 6篇本科
  • 5篇通识教育
  • 5篇文化
  • 4篇教育理念
  • 4篇开放教育
  • 4篇开放教育资源
  • 3篇教育质量
  • 3篇教师
  • 3篇高校
  • 3篇本科生
  • 2篇大学生
  • 2篇育发
  • 2篇社会

机构

  • 43篇南京大学
  • 10篇南通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铁道职业...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红河学院
  • 1篇保山学院

作者

  • 23篇汪霞
  • 10篇钱小龙
  • 5篇崔军
  • 4篇高黎
  • 3篇钱铭
  • 2篇冯晖
  • 2篇吉兆麟
  • 2篇武正营
  • 2篇顾露雯
  • 2篇孙美荣
  • 2篇戴丽娟
  • 2篇江珊
  • 2篇刘学东
  • 1篇黄睿彦
  • 1篇席林
  • 1篇韦家朝
  • 1篇刘霞
  • 1篇嵇艳
  • 1篇彭敏
  • 1篇蔡军

传媒

  • 11篇大学(研究)
  • 6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世界教育信息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高教发展与评...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9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国研究型大学就业力培养研究——基于罗素联盟《就业力培养自述》的文本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英国在就业力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该国高校对于就业力的培养已有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汇总分析罗素联盟高校《就业力培养自述》文本内容维度的全面性,进而采用"理想类型"方法,深入探析全体文本的共性。研究发现:11所罗素联盟高校《自述》文本的内容维度大多全面,就业力培养路径相似。这些高校在就业力培养上的共性可以归纳为:就业力培养师资多元化,学科专业课程具有专业认证性,就业力培养过程电子化,生涯服务具有连贯性。研究还为我国高校的就业力培养提出了建议。
高黎汪霞
关键词:就业力培养文本分析
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被引量:43
2014年
斯坦福大学分别在2012年和2013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并于2013年秋季学期实行新的通识教育方案,包括思维与行为方法、有效思考、写作与语言等四类必修课。本研究对2011-2013年通识教育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在改革的过程中,斯坦福大学始终秉持通识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识,基于不同的通识教育哲学观建构了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新的通识教育方案实现了从学科到能力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有效表达能力。
刘学东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文化重构视野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2014年
大学文化的变迁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使大学文化系统面临重构,而开放教育资源正是在重构的目标指向下诞生和正式步入探索阶段。当人们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以几乎免费的方式向他人提出问题、给出答案、交流互动,进而构建起庞大、虚拟和自由的空间时,未来大学的发展之路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由于开放教育资源与大学文化的密切关系,大学文化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有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包括知识产权问题、语言与文化问题,以及互通性问题都有赖于大学文化作用的发挥,也才有可能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钱小龙汪霞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历史考察
加快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对策思考
2014年
江苏高校数量居全国之首,是高等教育大省。建设人力资源强省首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江苏高等教育在由大省向强省迈进的过程中,发挥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结构、地域、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重点扶持、协同稳进;优化结构,抓重点、做亮点、创特色;形成新的谋才和聚才思路,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汇聚优质资源,提供支持条件;加快国际化进程,扩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汪霞冯晖
关键词:高校建设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外部体制机制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亟需完善和加强外部体制机制。要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优化支持方式和投入结构。
汪霞
关键词:高等教育
近十年中英高等教育研究回顾——基于中英《高等教育研究》期刊载文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教育期刊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和成果载体,它既反映教育研究的变化,也主动地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和英国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杂志近10年所载的学术论文进行定量研究和数据分析,研究近10年来中英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研究表明,英国高等教育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采用基本均衡,但实证研究仍占主流。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高潮迭起,成果倍增;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分层,内容深化;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拓展,但定量方法仍然薄弱。
汪霞
关键词:高等教育载文教育发展教育质量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研究——以UCLA的聚合课程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聚合课程(Cluster Course)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通识教育的典型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学科视野上独具创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投入和学习技能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聚合课程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师生的互动联系。它是UCLA通识教育的"精华",这为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鉴:采用多学科视角的协作式教学,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关注理论、关注现实,加深师生与生生的人际交往。
戴丽娟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核心课程大众化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管理制度研究——基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个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生从事教学助理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学校师资压力,保障本科教学质量,还能锻炼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哥伦比亚大学教学助理管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培养方案个性化,发展途径多元化,且培训内容丰富,具有前瞻性。该校设立了专门的教学中心机构,并通过周工作坊、教学研讨和咨询、基础教学研讨班、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支持和培养教学助理,还设计了教学指南、暑期课程与教学设计比赛、教学成绩单等特色项目加强教学助理的工作能力,这些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彭敏
关键词:大学教学个案分析研究生教学研究生培养
美国高等教育接收国际学生情况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接收国际学生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1世纪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吸引国际学生留学方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动向:国际学生人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增长;国际学生来源国此消彼长,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主体;国际学生学习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外语学习恢复增长;国际学生学习机构选择趋向稳定,实力与规模存在矛盾;国际学生学费来源比例基本稳定,资助理念发生变化。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被视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学生赴美留学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吉兆麟钱小龙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
社会本位课程文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课程文化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获得其持续生命力的,是在教育进步、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推动下形成其基本价值取向的。根据约瑟夫的课程文化理论,社会本位课程文化可以视为一种内容最为丰富和发展最为成熟的课程文化,强调课程应以社会需求或改革为核心,采取的是一种批判主义取向的课程价值立场,体现了显著的实用主义与民主主义倾向。实用主义课程文化秉持一种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哲学传统,强调教学目标应以课程本身能够应用于真实世界作为原则,致力于通过完整的目的性活动,培养出擅长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从而将学校与职场联接起来。民主主义课程文化倡导学生和教师的民主化生存与共处,致力于通过强调平等的权利、开放的心态、自由的知识传播环境以及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当前,社会本位课程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时代潮流,已经成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导向。
刘霞
关键词:课程文化社会本位实用主义民主主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