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01)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傅强罗举刘玉坤赖凤香张志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飞虱
  • 6篇褐飞虱
  • 5篇水稻
  • 3篇致害性
  • 3篇种群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分
  • 2篇蛋白质组分析
  • 2篇电泳
  • 2篇性状
  • 2篇双向电泳
  • 2篇水稻恢复系
  • 2篇品种类群
  • 2篇类群
  • 2篇恢复系
  • 2篇白背飞虱
  • 2篇白质
  • 1篇灯下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作者

  • 7篇傅强
  • 4篇罗举
  • 4篇王渭霞
  • 4篇赖凤香
  • 2篇曾宪平
  • 2篇刘玉坤
  • 2篇张志涛
  • 2篇何佳春
  • 2篇王爱英
  • 1篇陈峰
  • 1篇陈林
  • 1篇胡国文
  • 1篇赖风香
  • 1篇陆贤军
  • 1篇任光俊
  • 1篇吕世华
  • 1篇高方远
  • 1篇康海岐
  • 1篇潘建红
  • 1篇罗大刚

传媒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种近似种的数量动态被引量:17
2010年
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广西、湖南、江西及浙江等4省5地,对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个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下褐飞虱比例相对较高,2008年和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58.4%和50.5%;伪褐飞虱稍少,分别为41.5%和46.8%;拟褐飞虱最少,分别为0.1%和2.7%。总体上,前期伪褐飞虱为优势种,后期褐飞虱为优势种。但是,不同地区间褐飞虱及其近似种动态格局有明显差异,广西两地以褐飞虱为主,达60.4%~91.3%,但湖南临湘、浙江富阳以伪褐飞虱为主,达59.3%~80.7%。广西两地褐飞虱4月灯下即有发生,6月就开始处于优势地位,6-7月和10月(或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而江西万安、湖南临湘、浙江富阳5-6月份灯下才开始出现褐飞虱,至9月份才超过50%,仅在9-10月出现1个高峰。正确鉴别灯下褐飞虱种类对于改善稻飞虱预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罗举傅强陆志坚吴彩谦李一波段德康刘玉坤张志涛
关键词:褐飞虱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蛋白质组分析
为探明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蛋白质表达调控方面的特点,采用双向电泳法(2-DE)对分别在不同水稻品种TN1(感虫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ASD7(含bph...
王爱英王渭霞赖凤香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致害性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蛋白质组分析
为探明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种群蛋白质表达调控方面的特点,采用双向电泳法(2-DE)对分别在不同水稻品种TN1(感虫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ASD7(含...
王爱英王渭霞赖凤香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致害性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水、旱稻产量相关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析水、旱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其产量性状的水分生态特性,为节水抗旱稻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5份水、旱稻材料在水种、无覆盖旱种及旱地膜覆盖种植等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为依据,通过多元分析系统解析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结果】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旱稻供试材料在性状之间、材料与性状之间及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水分生态效应差异,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GYP)的影响方式及互作关系差异明显,材料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也不同。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单株产量与9个产量相关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千粒重(KGW)、有效穗数(PPP)和穗实粒数(FGP)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共同因素,当水分条件发生变化时,将有1-3个其它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其次为穗总粒数(SP)和千粒重,其它性状的决定作用相对较小。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其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穗总粒数为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其它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主要通过前三者产生。当水分胁迫程度增强时,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与其它相关性状间的互作关系变得复杂和多元化。而水分增多时,有效穗数的增产作用则凸显出来,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则相对降低,与其它性状的互作关系趋向简化,体现了水稻在不同水分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在水分递减情况下,水稻的产量性状特征先由穗大粒多兼顾大粒向大穗大粒、多蘖多穗高结实率2个向量方向分化,最后趋向于以多穗获得产量。因此,针对节水抗旱稻培育,其
康海岐吕世华高方远罗大刚陆贤军任光俊
关键词:水稻旱稻生物节水
褐飞虱与其近缘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SSR标记的初步研究
褐飞虱Brown rice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属于同翅目飞虱科(Homoptera:Delphacidae),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伪...
崔亚丽王渭霞罗举何佳春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SSR标记
文献传递
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及起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了取食分蘖初期、拔节期和孕穗抽穗期稻株上的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的卵巢发育和起飞情况。其中,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生育期稻株上试虫的卵巢发育级别羽化后的4d内均无显著差异,羽化后第5天的褐飞虱在孕穗抽穗期卵巢发育最快,分蘖初期最慢,拔节期居中。褐飞虱的起飞率在各个生育期均无显著差异。白背飞虱卵巢发育、起飞率均受水稻生育期的显著影响,在水稻分蘖初期,卵巢发育最快,孕穗抽穗期则卵巢发育最慢,拔节期居中,水稻分蘖初期,起飞率最低,孕穗抽穗期起飞率最高,拔节期居中。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对两种飞虱卵巢发育和起飞行为的影响明显不同。认为水稻生育期对两种飞虱卵巢发育与起飞行为的不同影响,应是水稻田间白背飞虱发生较早、褐飞虱发生较晚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宇傅强赖凤香罗举张志涛胡国文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褐飞虱白背飞虱起飞
四川及南亚水稻品种杂种一代农艺性状的分析
2016年
对四川及南亚2个水稻类群的10个代表品种的45个双列杂交F1组合(按Griffing方法 2设计)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1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的F1优势较大,亲本对其F1的贡献也较大;单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次之;株高、穗长、粒宽较小;2在12个农艺性状的66组相关系数中,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17组,占25.8%,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8组,占12.1%。与每穗实粒数相关的11个性状中,有8个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水平,与单株穗数相关显著的4个性状全为负相关;3构成和影响这45个F1的主要因子是穗部因子、籽粒因子和产量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0.39%、32.24%和20.51%。
曾宪平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品种类群相关系数主成份分析
寄主植物对3种稻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就不同寄主植物[水稻品种TN1、IR42、Rathu Heenati(RHT)和武育粳3号以及稻田常见杂草稗草]对3种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存活率及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稻飞虱在5种供试植物上的存活率明显不同,其中,褐飞虱在TN1上存活率最高,IR42、武育粳3号次之,在RHT和稗草上存活率极低或不能存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在TN1、武育粳3号和稗草上存活率较高,RHT、IR42上存活率显著降低。3种稻飞虱间,除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在若虫期无显著差异外,成虫期谷胱甘肽-S-转移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以及成虫和若虫期羧酸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寄主植物对3种飞虱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灰飞虱的影响最大,对褐飞虱的影响最小,对白背飞虱的影响居中。这与3种飞虱寄主范围表现出一致性。然而,即使在寄主适合度相似的供试植物上,3种飞虱间甚至同种飞虱成虫与若虫之间的变化并不一致,寄主适合度与解毒酶及保护酶间的关系因虫种、虫态、寄主植物而异。
刘玉坤王渭霞傅强赖凤香罗举
关键词:白背飞虱灰飞虱解毒酶保护酶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对四川及南亚2个水稻类群的10个代表品种及45个双列杂交F1组合(按Griffing方法2设计)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①LH130,R2539和S6297,CH047,MH77是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亲本,在多个性状上有突出的贡献,并且在性状分布上四川及南亚2个品种类群的一般配合力有明显的互补性;②双亲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2个品种类群的杂种优势明显;③在11个农艺性状中,广义遗传力(hB2)较高的有千粒重、粒长、播抽期、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狭义遗传力(hN2)较高的有粒长、株高、播抽期、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而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播抽期、每穗实粒数等性状的显性遗传作用较显著。
曾庆宁吕建群陈林曾宪平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品种类群配合力遗传力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刺吸电位图(EPG)的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刺吸电位图(EPG)比较分析了两个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性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种群类型、水稻品种对I波的影响最明显,A波次之,S波再次之;试虫性别对各参数均无显著影响。TN1种群在TN1上及Mudgo种群在TN1、Mudgo上这3种能致害处理下的S波、A波均短于TN1试虫在Mudgo上(不能致害),其中A波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能致害的3种处理的I波持续时间则显著长于不能致害处理。若以3 h内I波持续时间75 min为分界线,高于该值为能致害,低于该值为不能致害,对TN1种群、Mudgo种群致害性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6%和100%。提出该参数可用于进一步开发褐飞虱个体致害性检测新技术。
潘建红陈峰何佳春赖风香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致害性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