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71)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发明费光春许家斌李佑国刘焰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藏南碳酸岩脉成因及其气候效应被引量:2
- 2013年
- 始新世末期以来,全球大气CO_2浓度持续下降,但长期以来不清楚为何这一时期全球大气CO_2浓度下降,巨量的大气CO_2赋存于何处。深入研究该问题有助于准确理解未来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趋势,特别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人类自身碳排放的后果。这一时期,小印度陆块持续与大亚洲陆块汇聚,导致了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山脉群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很早就有学者从地球表层碳循环的角度提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了全球变冷"的观点,但这一观点既没有解释清楚"巨量大气CO_2到何处去"的问题,也没有讨论青藏高原本身向大气圈排放CO_2等问题,因此该观点最近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这些激烈的争论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地球表层碳循环研究已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本文从深部碳循环这个视角重新探讨青藏高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在印度与亚洲陆块持续汇聚期间,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巨型山脉快速崛起,然后持续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大量消耗大气CO_2。化学风化的产物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前的前陆盆地内,形成了巨量含新生碳酸盐矿物和有机碳的西瓦里克沉积杂岩,随后新生的西瓦里克杂岩又随持续平板俯冲的印度陆壳被带入青藏高原内部,与平板俯冲的印度陆壳共同经历高温变质作用。俯冲板片内的(黑)云母等含水矿物发生脱水,形成花岗岩浆。花岗岩浆再与俯冲的西瓦里克杂岩内的碳酸盐岩发生交代反应,释放出含钙、镁离子、以CO_2和水为主的高温流体,本文称其为壳源火成碳酸岩浆。碳酸岩浆沿张性裂隙上侵、冷凝之后形成藏南的碳酸岩脉。虽然青藏高原内部的火山、温泉等均向大气圈排放CO_2,但所排放的碳均为再循环来自大气圈的碳,并且排放量略小于吸收量,否则消耗大气CO_2所新生的碳酸岩脉就不会在青藏高原内部保存下来。藏南大量晚新生代碳酸�
- 刘焰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藏北安多县白垩纪马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安多白垩系上统马登火山岩(K。md)出露于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中段。对马登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属低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以富A1203(14.40%~17.70%)、低MgO(0.31%~l.36%)、低Ti02(0.33%~0.68%)、贫K20(O.74%~1.95%)、Na。O〉K。O为特征。安多马登火山岩稀土总量较高,约96.15×10-6~126.05×10-6,无Eu异常(8Eu=0.80~l.20,平均0.96)。分配型式属于轻稀土富集型(LREE/HREE一7.88~1l.12,平均9.51)。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K,Hf,Zr,La和Ce;相对亏损Ba,sr,Nb,P,Ta和Ti。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a和Ti,具有典型岛弧火山岩特征。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马登火山岩最有可能来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地质背景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分析,安多马登火山岩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是与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洋向北向南双向俯冲的产物。
- 费光春赵发明许家斌李佑国
-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