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6000857)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利程建新张宁李方李凤仙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保定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8例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术后病理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术后病理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前后诊断EAH的诊断符合率为72.72%(144/198),术中剖开子宫内膜光滑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08%(116/122),明显高于内膜不光滑组的符合率63.16%(48/76),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结论: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关注患者年龄、术中探查宫腔病变及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 李文君马明娜李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宫腔镜
- 细胞色素P450酶及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半定量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1B1,CYP1B1)及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transferase,COMT)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006-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子宫内膜癌组织39例(病例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2例(对照组)中CYP1B1及COMT蛋白的表达,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中CYP1B1蛋白的表达量(3.637±1.697)明显高于对照组(2.371±1.145)(P=0.003);而S-COMT、M-COMT在病例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104±0.576、0.970±0.46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02±0.665,2.091±0.609)(P=0.001,P=0.000)。病例组CYP1B1/S-COMT及CYP1B1/M-CO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P=0.000)。三期子宫内膜癌中,CYP1B1及S-CO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结论 CYP1B1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靶点及预后的指标。COMT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 李利杨威威高会影李方程建新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色素P450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蛋白表达
-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17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和114例对照者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结果:合并杂合型T/C和突变型C/C后与野生型T/T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1.635)。在绝经年龄<50岁的病例组,T和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初潮年龄≤14岁,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经BMI分层分析,未发现MspI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有关。结论:CYP1A1基因MspI多态中突变等位基因C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且绝经年龄越早、初潮年龄越早携带等位基因C的个体越易感子宫内膜癌。
- 李凤仙李利李琰王建英张军程建新张宁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CYP1A1基因基因多态性子宫内膜肿瘤
- 子宫内膜癌中CYP1A1,CYP1B1及COMT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P)1A1, 1B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A1,CYP1B1和COMT mRNA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A1,CYP1B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 CYP1B1 mRNA的高表达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Ⅱ期子宫内膜癌CYP1B1 mRNA的表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B1 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李利张宁李琰杜亚飞胡美丽樊霞程建新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
- GST-π、NQO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oxidoreductasel,NQO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GST-π、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 GST-π和NQO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QO1在Ⅲ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π、NQO1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NQO1可作为判断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 石莉高秀泽李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氧化还原酶类
- COMT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相关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体外反应体系,以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DBA)为底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终反应产物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4-OH-3-MBA)的浓度,以此反映COMT的活性。应用此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待检者外周血中COMT活性,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COMT的活性差异。结果:可溶性COMT(soluble-COMT,S-COMT)是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主要活性形式,子宫内膜组织中S-COMT活性明显高于外周血中S-COMT的活性(P=0.00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人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活性改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李方付焱李俊玉刘雪静李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血液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 NQO1基因C609T、C465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第六位外显子(C609T)、第四位外显子(C465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和209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QO1 C609T、NQO1 C465T的基因型,并统计等位基因,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基因型T/T、C/T及等位基因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NQO1 C465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P均>0.05。观察组初潮年龄<15岁者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T/T、C/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未绝经者NQO1 C609T基因型C/C分布低于对照组,T/T、C/T分布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NQO1 C609T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 李利高会影杨威威李方程建新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 4-羟雌二醇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4-羟雌二醇(4-hydroxyestradiol,4-OHE2)是内源性雌激素代谢产物中活性最强的一种,属一种致癌物质。其代谢产物儿茶酚雌激素-3,4-苯醌(CE-3,4-Q)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都具有基因毒性,可与DNA结合,导致DNA的损伤。4-OHE2可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前体(ProMMPs)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促进肿瘤的转移与发展。4-OHE2可激活细胞核因子(NF-κB)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还可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路线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4-OHE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赵焕焕李利
- 关键词:氧自由基NF-ΚBERK/MAPK
- 细胞色素P450 1B1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及与mRNA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B1及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对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影响及与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22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和114例对照者CYP1B1基因119位、432位密码子和COMT基因158位密码子G→A位点的多态性。对其中36例患者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B1和COMT mRNA的表达。结果 CYP1B1基因119位的突变型(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8.2%)明显高于对照组(3.5%),432位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OMT基因多态在绝经年龄<50岁组,合并杂合型(G/A)和突变型(A/A)与野生型(G/G)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422)。野生型(G/G)型COMT mRNA的表达量低于杂合型(G/A)与突变型(A/A)COMT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1B1基因119位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潜在的相关性,COMT基因多态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绝经年龄越早,携带突变等位基因A个体的发病风险减低。所有多态中只有COMT基因第158位密码子多态影响COMT mRNA的表达。
- 李利李凤仙张宁杜亚飞程建新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