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51B04)

作品数:57 被引量:329H指数:10
相关作者:吴晓春汪宏斌杨弋涛邵光杰闵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宝钢特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模具钢
  • 15篇热作模具
  • 15篇热作模具钢
  • 10篇热稳定
  • 10篇热稳定性
  • 9篇化物
  • 7篇碳化物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合金
  • 7篇力学性
  • 6篇钢锭
  • 6篇奥氏体
  • 6篇CR5
  • 5篇韧性
  • 5篇偏析
  • 5篇热疲劳
  • 5篇回火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塑料模具钢
  • 4篇退火

机构

  • 52篇上海大学
  • 10篇宝钢特钢有限...
  • 5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上海市钢铁冶...
  • 1篇东北特殊钢集...

作者

  • 40篇吴晓春
  • 13篇汪宏斌
  • 11篇邵光杰
  • 11篇杨弋涛
  • 8篇闵娜
  • 7篇闵永安
  • 7篇张洪奎
  • 5篇马党参
  • 5篇金曼
  • 5篇陈英伟
  • 5篇彭坤
  • 5篇佟倩
  • 4篇宋雯雯
  • 4篇邓黎辉
  • 4篇石楠楠
  • 4篇陈锟
  • 4篇王良平
  • 4篇江浩
  • 4篇周伟
  • 3篇武迎麦

传媒

  • 15篇上海金属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7篇机械工程材料
  • 6篇金属热处理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4篇铸造技术
  • 2篇钢铁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2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冒口高度对大型锻造钢锭内部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冒口高度对45 t钢锭凝固过程和内部质量的影响,通过钢锭生产和钢锭模测温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对大型上注钢锭,冒口高度越高,心部疏松越小,但对钢锭本身温度场分布和偏析形成影响不大,凝固条件主要受钢锭本身结构的影响。
党卫东吴晓春闵永安汪宏斌
关键词:大型钢锭凝固疏松数值模拟
不同退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用OM、SEM研究了亚温退火、等温退火、缓慢冷却退火3种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退火后碳化物粒度最小,缓慢冷却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较大,退火硬度较低;等温退火及缓慢冷却退火对提高碳化物尺寸、分布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碳化物均匀性的提高对提升H13钢退火态及淬、回火态冲击韧性有一定作用,但组织中夹杂物、一次碳化物制约着H13钢韧性的提高。
周健马党参张才明康爱军李向阳陈再枝
关键词:H13钢退火工艺碳化物均匀性冲击韧性
热作模具钢1.2367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德国牌号1.2367热作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620℃对1.2367钢进行高温抗压试验。根据Uddeholm自约束法进行热疲劳试验,比较试验材料裂纹形貌和损伤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在具有较高硬度的情况下,1.2367钢的热稳定性和冲击韧性均优于H13钢;与传统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3Cr2W8V相比,1.2367钢具有高的抗压性能和良好的热疲劳抗力。
陈英伟吴晓春
关键词:强韧性热疲劳
4Cr2Mo2W2V钢中碳化物的演变对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结合硬度试验、热稳定实验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对热作模具钢4Cr2Mo2W2V中的组织成分、碳化物的形态、大小及其演变规律和对材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稳保温过程中碳化物的演变与马氏体回复过程是耦合出现的,4Cr2Mo2W2V钢在工作温度620~700℃下的热稳定性能优于传统热作模具钢3Cr2W8V,4Cr2Mo2W2V钢在650℃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性与传统热作模具钢3Cr2W8V在620℃条件下相当。基体中的较多的Mn和相对稳定细小的Mo、V系碳化物保证了4Cr2Mo2W2V钢高温时效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硬度。
石楠楠吴晓春闵娜
关键词:热稳定性
冶炼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了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电炉+LF+VD两种特殊钢冶炼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对提高H13钢洁净度,降低H13钢中S、P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偏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H13钢心部横向冲击韧性,但由于组织中大量一次碳化物的存在,制约着H13钢横向冲击韧性的提升。
刘振天周健马党参秋立鹏刘宝石
关键词:H13钢冶炼工艺带状偏析
不同组织类型对3Cr2MnNiMo钢抛光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800mm厚塑料模具钢3Cr2MnNiMo经调质处理后,内部组织由回火索氏体、回火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组织不均匀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随偏析程度的增加,局部显微硬度值增高。样品经机械抛光后表面的三维形貌显示从基体至元素偏析区表面逐步隆起;粒状贝氏体区的局部光洁度最高,回火下贝氏体最低。经高温扩散退火处理后,显微硬度均匀性显著提高。
王勇围郭强康爱军马党参董瀚
关键词:回火索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
影响奥氏体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因素被引量:6
2008年
在700℃下,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难以工作,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基于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6种不同成分的试验钢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试验测定了6种钢的硬度、室温冲击韧性、热稳定性,利用二次型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建模,得出了三者与成分、工艺之间的回归方程,并与H13钢和DIEVAR钢对比。结果表明:增加Si、Mn、V含量,降低Cr、Mo含量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同时在所设计的热处理工艺范围内可以使钢的室温冲击功达到300J;在700℃保温20h,硬度HRC诚少1~3。
王良平吴晓春
大型塑料模具用钢锭凝固和内部缺陷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45 t制造塑料模具用大型钢锭的凝固过程,预测内部偏析和缩孔、疏松的分布情况,与实际钢锭和锻件内部质量比较,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因而表明,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优化大型铸造钢锭结构,改进钢锭内部质量,节约生产成本。
党卫东吴晓春闵永安汪宏斌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大型钢锭数值模拟
稀土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和强韧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测试了加稀土元素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强韧性及热稳定性,并利用SEM对冲击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高热稳定性,稀土的加入改善了钢的组织性能,室温冲击韧性超过300J/cm^2,在750℃保温20h的试验条件下,硬度降低1~3HRC,表明试验钢可以运用在高温工作条件下。
王良平吴晓春闵娜江浩王庆亮
关键词:稀土元素强韧性热稳定性
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型模块的组织和硬度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对810 mm厚的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的硬度分布,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整个模块硬度差≤3.2 HRC,大模块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和回火贝氏体组成,且成分较均匀,夹杂物含量少,能满足大尺寸塑料制品行业的使用要求。
王勇围郭强康爱军顾容董瀚马党参陈再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