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788)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宏旻张海茹刘浩吴昊王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吸收剂
  • 2篇活性焦
  • 2篇火灾
  • 2篇赋存
  • 2篇钙基
  • 2篇钙基吸收剂
  • 2篇高架仓库
  • 2篇CO2
  • 1篇袋除尘器
  • 1篇单质汞
  • 1篇电炉
  • 1篇动力学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烟道
  • 1篇烟气流动
  • 1篇氧化钛
  • 1篇余热
  • 1篇余热回收

机构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圣诺热管...

作者

  • 10篇杨宏旻
  • 8篇张海茹
  • 8篇刘浩
  • 7篇吴昊
  • 6篇王萌
  • 1篇周雷宇
  • 1篇鲍静静
  • 1篇陆桂清
  • 1篇赵士林
  • 1篇夏雯
  • 1篇陈军

传媒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10t/h燃煤锅炉汞释放及赋存方式转变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2年
运用详细汞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和涡耗散概念(eddydissipation conception,EDC)模型对410 t/h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炉内汞释放及下游烟道内汞赋存方式变化进行了模拟,得出煤粉燃烧时炉内汞的析出释放和分布规律,以及下游烟道内汞赋存形态的转变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燃煤烟气中,HCl是单质汞氧化的关键组分;温度高于1 000 K时,单质汞是汞的主要赋存形式,HOCl是氧化单质汞的重要组分;温度低于900 K时,氧化态汞是主要的存在状态,氯化物形态的汞化合物含量约为92.36%、HgO含量7.64%,Cl2是产生HgCl2的重要组分;汞的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尾部下行烟道中,HgCl2浓度随温度下降均呈迅速上升趋势。
张海茹王萌吴昊杨宏旻
关键词:燃煤锅炉数值模拟
高架仓库非稳态火灾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2014年
通过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高架仓库发生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应用涡团耗散模型对机械排烟模式下仓库火灾烟气的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讨论了不同时刻系统不同截面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易挥发物质的燃烧非常剧烈,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系统温度的最大值发生在空气入口附近;持续燃烧2s后温度最大值发生在燃料储存罐周围。机械排烟设备的启动使大量高温烟气导流至室外,烟气出口温度较高。
杨辉雯张海茹陈军陆桂清刘浩
关键词:高架仓库温度场数值模拟
操作参数对生物质热解液化及焦炭特征的影响
2011年
以稻壳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床中热解制取液体生物油.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氮气流速和升温速率对热解3种产物分布的影响.在25℃/min的升温速率达到热解终温550℃,氮气流速为150 mL/min工况下液体产率达到最大值49.91%.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液体产率升高,焦炭的产率降低.利用热重分析考察了原料的热分解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和SEM对热解焦炭的晶相和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焦炭的晶相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很大,在550℃的热解温度下得到的焦炭有较突出孔状结构.
周雷宇王萌吴昊张海茹杨宏旻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焦炭
余热回收沉降室的CFD数值模拟优化及沉降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电炉余热回收中重力沉降室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通过三维稳态、k-ε紊流模型获得了沉降室各方案的系统变量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沉降室温度分布均匀;方案A、B、C系统速度最大值分别是54.2,39.7,47 m/s,不同方案的沉降室内速度场分布具有相似性,系统速度最大值均位于出口区域;方案A、B、C中系统烟气颗粒的沉降量分别为2.609,1.776,2.300 t/d,实际工程可根据输灰方式、沉降室建设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具体方案。
张海茹杨宏旻
关键词:沉降室
活性焦汞吸附特性及动力学机理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固态吸附剂汞吸附效能测定系统进行了太西活性焦吸附单质汞的实验,考察单质汞Hg0入口浓度和温度对太西活性焦脱汞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CO2/N2/O2/NO/Hg0体系中,不同Hg0入口浓度获得的汞脱除效率曲线相似,脱除效率随Hg0入口浓度增大而增加;变入口浓度工况下,汞的吸附全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在反应温度从403K升高到423K的过程中,系统发生了化学吸附或者化学反应,423K可作为活性焦的最佳除汞温度;Bangham方程可对变温工况下活性焦脱除单质汞的吸附过程进行准确描述,并获得不同温度下活性焦脱汞的吸附速率常数存在k423K>k463K>k403K的关系。
张海茹吴昊刘浩王萌杨宏旻
关键词:活性焦温度除汞
布袋除尘器进口烟道气体流动特性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布袋除尘器进口烟道进行研究,应用k-ε湍流模型对烟道在冬季极端恶劣情况下的强制对流散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讨论了不同截面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等分布。结果表明:低温烟道在不保温的情况下,在进入布袋除尘器前仍具有较高温度;烟道直段的降温速率约为0.2℃/m,弯头较集中区域,降温速率约为0.5℃/m;在出口区域,烟气温度出现"反弹"现象;烟道弯头处的冲刷较严重。
鲍敬云张海茹于贤群
关键词:烟道流动特性
SO_2对钙基CO_2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系统中,研究了SO2对钙基吸收剂CaCO3捕集CO2的影响,获得了SO2对钙基吸收剂碳酸化特性、煅烧特性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SEM分析结果,从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角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钙基吸收剂吸收CO2的能力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逐渐发生衰减,在SO2影响下,这种衰减会进一步加剧,且衰减程度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十次循环后,碳酸化转化率分别为25.5%(0%SO2)、16.9%(0.1%SO2)和5.2%(0.2%SO2)。造成这种衰减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产生较厚的硫酸化产物层,硫酸化产物层使颗粒表面孔隙发生堵塞,阻碍了CO2在吸收剂内部的扩散,降低了碳酸化转化率。
吴昊王萌刘浩杨宏旻
关键词:钙基吸收剂碳酸化CO2捕集SO2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掺杂Cu/Mn二氧化钛的表征及脱硫性能
2015年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TiO_2及掺杂Cu/Mn的TiO_2(MWCNTs/TiO_2,MWCNTs/CuTiO_2及MWCNTs/Mn-TiO_2)。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X)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Mn掺杂的光催化剂TiO_2晶相以锐钛矿为主,晶粒尺寸较纯TiO_2降低。DRS图谱表明MWCNTs/TiO_2光吸收边拓展至可见光区域,而10%MWCNTs/Cu-TiO_2及0.5%MWCNTs/Mn-TiO_2在紫外可见光区域都有较强的光吸收强度。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光催化剂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MWCNTs/TiO_2具有较强的光催化脱硫能力,10%MWCNTs/Cu-TiO_2及0.5%MWCNTs/Mn-TiO_2的光催化脱硫效率分别提高至71%和69%。
刘浩杨宏旻于贤群鲍静静
关键词:CU掺杂MN掺杂
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特性
2013年
针对循环次数、吸收剂粒径的大小、碳酸化气氛中CO2的浓度、煅烧气氛中CO2的浓度和水蒸气的浓度对于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特性的影响,在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吸收剂碳酸化阶段的转化率在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中存在衰减现象,10次循环反应之后,转化率会从72%降至30%以下;吸收剂碳酸化阶段的转化率随其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碳酸化气氛中CO2浓度的提高,会抑制钙基吸收剂碳酸化阶段转化率的衰减;煅烧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会加速钙基吸收剂碳酸化阶段转化率的衰减,导致循环捕集CO2性能锐减;水蒸气能降低固体产物扩散的能量壁垒,延长碳酸化反应时间,提高转化率.
赵士林刘浩夏雯吴昊杨宏旻
关键词:钙基吸收剂转化率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NO的排放特性被引量:6
2013年
以徐州烟煤和娄底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在水平管式炉上对比了O2/N2和O2/CO2两种气氛下N0的析出释放规律,获得了O2/CO2气氛下,温度、氧气体积分数、石灰石添加剂与煤种对N0排放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形成的还原性气氛是导致富氧燃烧条件下NO排放总量低于空气气氛的主要原因;700~900℃时,升高温度对两种气氛下NO的释放均有促进作用,O2/CO2中两种煤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O:体积分数增加能够促进两种煤NO的释放;CaCO3的加入在两种气氛下都能对NO起减排作用,在O2/CO2气氛中的减排效果要优于O2/N2气氛;高含氮量煤种的NO排放总量更大,但转化率低。
王萌吴昊刘浩杨宏旻
关键词:O2CO2煤粉燃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